浅谈古希腊时期自然哲学中的政治哲学论文

浅谈古希腊时期自然哲学中的政治哲学论文

浅谈古希腊时期自然哲学中的政治哲学

韩泽媛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 100048

摘 要 :自然哲学就是人类思考与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界而形成的哲学思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分别从自己独特的角度探讨了关于政治哲学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关于政治哲学的观点,这些哲学思想可以说是早期政治哲学的萌芽,为我们今天研究政治哲学理论提供了良好的文本依据。本文重点就是探讨四位哲学家的政治哲学思想。

关键词 :自然哲学;政治哲学;国家;正义

一、柏拉图国家起源的学说——社会分工论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是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建者,柏拉图的著名代表作是《理想国》。这本著作开辟了人类政治学研究的先河,柏拉图在该书中创立了严密的政治哲学体系,主要体现为柏拉图的国家起源思想。

当前,许多城市商业银行还处于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营销观念上,银行还没有将服务营销放到营销工作的要点上来。许多银行认为金融产品的市场营销应该以增强该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为首要工作,从而导致银行在产品的功能上花了许多精力,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然而,现在银行存款市场处于买方市场,客户对于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感知已然成为重中之重[1]。当前,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并未以客户营销为导向,使得客户对于银行服务营销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不高,最终导致客户甚至客户群的流失。

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人类的需要,个人的需要又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个人的才能又是单一的,这种多样性和单一性的交叉带来了社会的分工。他认为,国家必须根据人的性格、专长安排他们做适合自己的工作。他指出,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自己的工作,把其他事情交给适合的人去干,这样就会使人们各司其职,国家稳定发展,这种国家就是正义的,也是善的。他在《法律篇》中指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各种工艺的发明,若干家庭居住在一起组成村庄,后来出现了政治家,再把若干的村庄组成城邦,国家就产生了。柏拉图的思想里一直都有分工合作、共同生活的思想。社会分工是国家产生的前提,国家的产生又是政治产生的前提,所以,早期古希腊哲学中不单单是自然哲学,还蕴含着政治哲学。

二、亚里士多德自然生成论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师承柏拉图,也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有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音乐等方面。与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书籍。

不论何时,抢占读者的注意力都是媒体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注意力经济时代,“吸睛”即“吸金”。因此,报刊媒体融合最重要的是适应网络媒体的发展新趋势,占领网络舆论阵地。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自幼十分聪颖好学,曾拜师学习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因向往东方的智慧,他经过了万水千山,游历了巴比伦和印度,吸收了阿拉伯文明和印度文明。再后来他就到意大利传授数学及宣传他的哲学思想,后来和他的信徒们创立了大名鼎鼎的毕达哥拉斯学派。

三、毕达哥拉斯的正义论

亚里士多德在国家起源学说中指出,人类具有社会性,这是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显著特征,而社会性的存在为人类过上优良的生活提供了前提。这一特性不仅为人类创建了社会,还组成了城邦,过上了有组织有秩序的优良的生活。同样,繁衍后代是一种自然的行为,这种自然结合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类的繁衍和发展,社会组织也随之发展。社会组织是由两人以上的群众所组成的,它包括家庭、村坊和城邦。家庭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形式。村坊的存在是为了适应人类日益增多的需要。而城邦的产生是村坊的高级进化,所以人类的需要会被完全的满足,只有这样,人的本性才能最充分地表现出来,而国家不再是单一的人类聚集地,它也是一种政治团体,是最高的社会团体。

苏楠把维基百科有关这次洪水概述的链接发到微信上,很快引来很多评论。大多数人感到很惊讶,驻马店有过这事?李峤汝也回复,我也是刚刚知道。嘿,咱俩还真是心有灵犀啊。

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德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全善和神一样。所以一切都是和谐。他提出要敬神明、尊敬父母,在选择朋友时要选择道德高尚的人做朋友,对待朋友要谦让和宽容;主张公民之间的正义与平等。并且他强调,统治者不仅要统治被统治者,还要给予被统治者爱;反过来,只有被统治者也拥护统治者,才能让城邦充满公平与和谐。毕达哥拉斯痛恨独裁统治,也反对无政府状态,他认为城邦建立法则是必要的,公民遵守法律是最大的善,无政府状态则是最大的恶。就现实来说,法律成为了人类生活的底线,约束着人类,规范着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有了法律,国家才能有序地运行着,象征公正的天平才不会倒向一边。由此可以看出,毕达哥拉斯的正义论也可以被称为是包含了政治哲学内容的正义论。

四、赫拉克利特“火”的学说和正义论

赫拉克利特是爱奥里亚学派学术思想的发展者,他所思考的是爱奥里亚学派众多学者所没想到的——事物运动的原则和世界变化的原因。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永恒运动、发展的火,燃烧的火象征着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与变化。他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对立统一。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本身就是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和不断更新,一切都在变化着,也存在着,所以运动和发展与物质本原是不能脱离开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著名命题,并指出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不断变化中。但是这个命题隐含着承认河流在一瞬间还具有稳定性的寓意,因此他认为我们走下而又不走下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在今天看来,这个命题也是值得人们去深入思考探讨的。

[ 参 考 文 献 ]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译.商务印书馆,1986.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

[3]罗素.西方哲学史[M].上卷.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中图分类号 :A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79-(2019)10-0296-01

作者简介 :韩泽媛(1995-),女,汉族,山西朔州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标签:;  ;  ;  ;  ;  

浅谈古希腊时期自然哲学中的政治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