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云
金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危险源管理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它能够和施工现场管理高效的结合起来,并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的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应用危险源管理,需要制定出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的方案,而且要将危险源管理的流程进行不断的优化。本文分别介绍了危险源管理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并制定出了基于危险源管理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危险源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引言:
我国经济社会经过不断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分支,每一个行业之间都有相应的联系。建筑业就是一种和其它行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行业,因此,对于建筑业而言,必须加强其自身的建筑施工管理。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进行管理,已经成为建筑行业老生常谈的话题,因此,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更加注重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效率。危险源管理其实在以往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已经有了相关的应用,只是并没有形成专业的危险源管理思路和路径,随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活动的加强和不断的改善,也催生了高效的基于危险源管理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略。
1 建筑工程危险源管理概述
1.1 危险源辨识依据与方法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较多的危险源,而且导致危险源出现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要重视对施工现场危险源科学的辨识依据和辨识方法的制定,同时要针对危险源出现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危险源管理的主要核心是制定出预防性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因此管理人员要具备预防的管理思路。在施工之前,要勘察施工现场,从辨识危险源出发,制定出危险源管理方案,以尽量控制在施工现场,出现较多的安全隐患。对危险源进行识别,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法实现。首先体现在,施工人员的交流上,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进行辨别,这可以作为辨识施工现场危险源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施工人员能够了解危险源的大概位置,对于实现危险源的控制意义重大。其次,辨识危险源的另一个可靠的路径是,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在实际考察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找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此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加强与相关专家的交流,并且可以查阅相应的工程事故记录,这些都能够帮助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找出相应的危险源,并以此为科学的依据,制定安全事故预防方案。
1.2 以危险源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科学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在于危险源管理,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当前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体现出了更加智能化的特点。在以危险源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中,主要的构成是对危险源的评价以及分析。也可以将对危险源的评价和分析这一环节,看作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在完成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辨识工作之后,需要对危险源进行评价和分析,在评价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是计算机技术,需要对获得的危险源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而在处理和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相关的数据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搭建起一个科学的危险源评价系统,其次,管理人员要加强与信息技术人员的合作,使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更加智能化。要提高危险源评价和控制措施制定平台的运行效率,要实现平台之间的联动。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流程
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危险源管理,要遵循相应的管理流程,而这一管理流程中主要强调的是对危险源的辨识、对危险源的分类,接着要对危险源进行控制,以最终实现对危险源的有效管理和消除。首先要交由专业人员对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应该拉长工作战线,因为在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可能出现安全隐患。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全过程的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即从施工前到竣工阶段都要做好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施工现场的危险源是动态的,因此必须要实现全过程的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的工作人员要制定科学的辨识依据,并且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在完成危险源的辨识工作之后,接着要对危险源进行分析,此时施工安全的管理人员已经收集了充足的危险源数据,危险源的分析人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集中的分析和处理,以此了解危险源的范围、种类以及性质。每一个建筑企业都应该建立起自身的危险源数据库,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分析之后,要将数据上传到危险源数据库中,以便于后期的危险源控制措施制定人员的工作执行。
当危险源管理小组接收到任务之后,要建立专门的项目实施小组,认识到所承接的建筑工程的危险源辨识需求。在此基础上要划分危险单元,按照危险源的性质和范围,形成不同的危险源种类。接着要明确危险源,并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措在了解到相应的危险源未至在了解到相应的危险源位置之后,要进一步加深对危险源的分析,为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危险源控制方案提供参考,要尽量的降低或消除危险源可能会对建筑工程安全和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下表1展示的是挖方施工中危险源管理的具体应用。
表1 挖方施工中危险源辨识、分析与措施制定
3 基于危险源管理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形成科学的管理思路
我国的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危险源管理而言都缺乏充分的实践,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缺乏丰富的经验支持,这就要求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的管理人员形成科学的危险源管理思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要有危险源的辨识能力,要首先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勘察,在了解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源的前提下,制定出相应的危险源控制措施。关键在于,在辨识出危险源之后,要对危险源进行评价和分析,以准确的了解危险源的性质和可能对工程安全产生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案。
3.2 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在开展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活动时,若想要充分的了解到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源,需要借助相应的探测设备,以及利用相关专家进行研讨。因此可能会耗费较多的人工费和机械费,这就要求建设单位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供充足的资金,确保能够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提供便利。
3.3 加强人员危险源管理的知识培训
由于我国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普及危险源管理这一管理理念,导致大部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对危险源管理的科学认知。因此建设单位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危险源管理的知识培训,确保其具有专业的危险源辨识技能,并能够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结语:
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而言,必须形成科学的危险源管理控制思路,要加强对危险源管理的应用实践,以确保切实的提高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危险源辨识能力。做好危险源管理能够显著的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能够显著的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系数,符合当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亮.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安全管理方法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03).
[2]刘婷.建设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2):39.
[3]屈映池.基于重大事故的施工场地危险源分析与控制[J].价值工程,2018,37(08):106-108.
论文作者:何海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危险源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