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群兰

(河池学院,广西 河池)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不再是单一的黑板+粉笔,或电子白板、PPT,而是多种教教学形式走进课堂。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次主要通过对微课的概念、特点、意义的研究,探究如何将微课资源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关键词: 微课;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一 微课的概念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授课方式,将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课程内容通过浓缩精炼到较短的时间内,通常不超过10分钟,主要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所呈现出的内容都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自主学习,能够较快抓住核心内容,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比起课堂教学,微课的时间更短,能有效地解决学生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的问题,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因此,本文将微课定义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针对某个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4]

二 微课的特点

(一) 时间短、容量小

微课的优点首先凸显在“微”上,不管是早先提出的“一分钟演讲”“60秒课程”,还是现在所提倡的“10分钟以内的小视频”,都表示课程的微小。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最佳学习时间是上课开始的10-15分钟,所以微课通常控制在5-8分钟,最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目的是在学生注意力可控制范围内,阐释某一知识点或解决某一问题,促进学习效率。

微课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图片、文字、声音、音乐等元素结合起来进行录制成小视频,时间短,所以资源容量相对较小,一般几十兆,学生可以很灵活方便将其下载到电脑、手机等设备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学习,展现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 教学内容少、针对性强、突出重难点

微课主要是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的重难点以及疑点等内容录制的小视频,而重难点作为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就好比搭建房子的基石,地基打实了,学生才能从宏观上对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精心设计大量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去探讨、感悟知识,但因其工程量大,耗时费力不说,学生学得也吃力。在这种情况下,微课就以其独特的优势,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希望。教师在思路非常清晰的情况下,通过微课将重难点的讲解制作成8-10分钟的短视频,既符合一个重难点的讲解时间,又能在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通过观看视频,场景再现,重新梳理知识,这样的设计实现“微”的内涵,同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三) 资源共享,选择使用,重复播放

我们知道每个教师都有其突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策略,即便是同一教学内容,他们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同一个知识就有多种资源,不同知识又有相应的微课资源,这些资源通过在公共网络资源平台发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教师也可以观摩学习交流,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可以重复播放或片段回放,学生可以就不懂的内容多次观看或回放视频及时学习,大大增加其学习的灵活性。

在多方共赢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本专业教学水平全方面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得到锻炼,近年来连续获得省级技能竞赛二等奖,行业竞赛一等奖等教学成果;课程内容进一步完善,不断产生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项目;学生就业率与对口率逐渐提高。学院在合作过程中大量减少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精力与经费,同时节约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开支。通过技术工作室外包服务孵化学生创业,产生校园创业项目,与企业合作范围不断扩大过程中提高学院在行业中的知名度,提高相关专业就业情况。

(四) 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而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已经出现逻辑思维,他们的思维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以形象思维为主[2]。数学的抽象性让学生对数学抱有畏惧的心理,如果教师还是选择一味地讲解,学生不仅听不懂,而且还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这会严重阻碍学习成绩的提高。微课的引入,极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例如在《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例2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摆小棒列竖式,边讲解边配文字描述。让学生借助摆小棒的具体情境,明白被除数十位上的4除以2表示什么?商是多少?写在什么位置?个位上的2除以2表示什么?商是多少?写在什么位置?从而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微课把数学概念、算理的抽象思维与学生的形象思维有效地联系起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课前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编辑,合理添加或减少一些元素。通过微课视频,模拟各种实验操作,不仅可以省去在实际操作中所需要准备的各种实验材料,还可以增强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例如在讲述《三角形特征——画三角形的高》这一内容时,引入微课教学,设计一个三角板人讲解知识的环节,它说:“三角形的高好比我们人类的脊椎,我们脊椎的长度可以决定我们的身高”。然后,视频中去掉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突出直角三角形的高。让学生在观察中提炼图像,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主要知识归纳出来,发现规律,提高课堂效率。

朱熹提出这种看法是有针对性的。事实上,方崧卿《韩集举正》在一定程度上就存在“惟石”甚至“佞石”之病。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有句云:“惟郓也,截然中居,四邻望之,若防之制水,恃以无恐。”《韩集考异》卷五《郓州溪堂诗并序》于“四邻望之”下有校记云:

农村党员中学里以初中和高中为主,大专及以上学历132人中,通过对调查发展只有24人长期生活在农村,其余的108人为大学生毕业后将组织关系转至农村党支部。2017年12月31日全国党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党员占全国比例的48.3%,由此可见N镇党员学历普遍偏低。

同时,微课能将研究对象或问题置于一个相对动态的环境下,从动态的角度,用动的方法,结合相关内容进行探索式、发现式教学。例如,在讲解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每个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既存在不一样的地方,又有一定的联系,这种理论的讲解学生听了之后,只感受到数学的无趣,进而呼呼大睡。而利用微课教学,通过视频用动态的形式将每个图形的变化趋势生动地呈现出来,例如,正方形如何转变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如何转换为梯形等,通过观看图形的变换过程,再结合公式的推导过程,将抽象知识直观化,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五) 可操作性、实验性强

3)设计技术架构,智慧城市具有的所有功能均需要通过技术架构实现,因此,设计期间需要分析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条件,探讨物联网在连接各个具有不同功能的系统时,是否具有符合物联连接要求的物理接口,采取的工作步骤和数据交换技术是否符合技术应用的规范要求,以此在条件完全满足系统架构设计的前提下,便可以将所有系统进行高质量的系统对接,通过技术方法完成系统架构工作。

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资源的意义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些,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丰富有趣。在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中,可以整合学生心理、认知的动画元素,或以动态的图文模拟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感受数学知识,激发学习欲。例如在《圆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可以制作如下的微课视频:在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里,森林王国正在举行运动会,熊大熊二参加了运送水果的项目,但在选择推车时出现了难题,现场的推车有圆形车轮、三角形车轮、长方形车轮、正方形车轮,选哪个推车好呢?如果你是熊大熊二,会怎么选?为什么?学生观看完视频后,纷纷陷入思考中,形成了想“一探究竟”的兴趣,促使接下来的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四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 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

符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推进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形式,也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走向现代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简称《课标》)指出:“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影响,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1]在微时代的今天,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新的教学手段,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捧,在当今的基础教育课堂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主要原因就是它契合了新课程改革关于“学生主体”“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充分有效地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拓展课堂学习的外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数学能力的提升。

(二) 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

《课标》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不应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1]。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不足,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小学阶段,尤其是第二学段,通过数形结合由具体到抽象呈现数学知识时,学生需要拥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何利用微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关键的就是要将数与形、抽象与具体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形。例如在《分数》教学时,可以制作如下微课:首先出示一个圆表示单位“1”,提问:如何用这个圆表示出?再出示两个圆表示单位“2”,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出如果只用一条线段又怎样表示以上分数?通过讨论、讲解,让学生明白将图形按分母是几平均分成几份,分子是几就取几份。将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 微课的使用要适度、适时、适量

微课有如此多的优势,是不是所有的数学课堂都要使用微课或代替数学教学呢?回答是否定的。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要适时、适量。教师如果完整使用一个微课资源包大概要8-10分钟,若一堂课过多地使用微课视频,将变成微课展示课,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将会被占用,这将会陷入另一种被动学习中,无法体现他们的主体性,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因此,教师使用微课时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其次,微课无可避免地要使用手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需要教师和家长积极正面地引导学生,避免以学习为借口,沉迷于网络游戏。

(四) 运用微课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摒除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图像文字、语言信息等多种内容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避免平铺直叙,采取灵活多样的提问策略,引导学生在观看微课时思考。例如在《圆的面积》的教学中,需要学生经历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可以制作动态的化圆为方的微课:首先用几何画板将圆平均分成n份,其中n=4,6,8,10,再将分好的两个半圆交叉拼成一个图形。让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圆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什么图形?在化圆为方的过程中,圆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充分发挥微课的有效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五 结束语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应用微课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在应用微课教学时应当认真对待,看清它的利弊,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互融合的有效策略,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D].北京师范大学,2012.

[2] 范文贵.小学数学教学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 叶智辉,韦宏方,王祖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面积》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1):58-59.

[4] 何淑仪.“微课”引进小学课堂提升学生 “数学素养”的实验对比与评析 ——以小学数学第八册《四边形内角和》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8(4)29-31.

本文引用格式: 李群兰.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69):147-149.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9.061

基金项目: 2018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8JGB288)。

作者简介: 李群兰,汉族,女,广西桂林人,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基础数学、教学法。

标签:;  ;  ;  ;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