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型论文_李 佟,李 亮,王光霞

天津市南开医院,超声诊断中心(天津 300100)

通信作者:李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总结5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资料,术前分析超声表现,作出大致病理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敏感性为95.7%(495/517),病理分型诊断符合率85.1%(440/517)。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病理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超声;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临床上缺乏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1]。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们对51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了术前超声检查,以探讨超声诊断的价值。

1 临床资料

全组共517例,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男219例,女298例。年龄15~76岁,平均43.4±15.3岁。病程2-24h,平均8±2.3h,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部分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可触及右下腹压痛,白细胞升高,均大于12×109 /L。

2 仪器与方法

2.1 检查仪器:Acuson Sequoia -512、My Lab-90、 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型探头,探头频率为3.5~5.0MHz;实时线阵高频探头,探头频率为7.0~10.0MHz。

2.2 超声检查方法

2.2.1阑尾的基本扫查方法

(1)解剖定位扫查法

依据升结肠、盲肠、末段回肠、髂腰肌、髂动静脉及阑尾系膜的解剖关系,寻找阑尾图像。适用于阑尾解剖位置正常者。

(2)盲肠追踪扫查法

对合并弥漫性腹膜炎和阑尾位置较高较深者,将探头置于右上腹沿右侧腹扫查升结肠,追寻至盲肠并显示盲肠的超声图像,然后旋转探头,在盲肠短轴像内侧壁可显示回盲瓣的图像。正常回盲瓣超声表现为“鱼嘴”样回声,部分凸入盲肠腔内。再略向下移动探头,于盲肠后内侧、回盲瓣下方1~2cm处有时可见阑尾开口,沿此开口摆动旋转探头可显示阑尾长轴及短轴像[1]。

(3)压痛点扫查法

腹膜炎较局限、阑尾位置较低、或者阑尾位置变异,应注意询问病史及症状,再通过探头加压确定压痛点,在压痛点区域进行多断面扫查。 同时注意加压时患者有无痛苦表情,不仅可以减少探头与阑尾之间的距离,减少肠腔内气体、液体及内容物的干扰,便于高频探头获取清晰的图像,还能更准确地判定压痛是否源于阑尾受到挤压。

2.3 观察内容 阑尾的直径、腔内回声、阑尾壁层结构,是否合并阑尾粪石及阑尾穿孔,阑尾周围是否有脓肿和炎性包块形成。肠管有无扩张及肠蠕动情况,测量腹腔淋巴结是否肿大,腹盆腔等部位的积液情况。根据声像图特征,判断不同病理类型的阑尾炎及并发症。综合文献和实际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归纳超声观察和判断指标如下:(1)超声直接征象:阑尾管腔扩张,直径增粗,短轴切面呈“同心圆征”或“靶环征”,阑尾壁厚、管腔内强回声伴声影或无声影、斑点样回声。

(2)超声间接征象:肠管扩张、肠壁增厚、阑尾周围积液、阑尾周围系膜淋巴结增大。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标准。

3 结果

3.1超声诊断的敏感性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为95.7%(495/517),假阴性率为4.3%(22/517)。

3.2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

495例急性阑尾炎阑尾平均直径为1.21±0.19cm。超声征象的发生率见表1,与手术结果比较见表2,与病理结果比较见表3。超声图像见图1-3。

4 讨论

近年来将高频超声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检查越来越广泛[2],文献报道[3-5],高频探头分辨率高,有助于显示阑尾炎的壁层结构及腔内回声,便于进行分型诊断。但对于盲肠(结肠)后位的阑尾或过度肥胖患者,则宜使用低频率探头,以保证足够的穿透力和良好的远场显像效果,从而提高检出率。本研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计算超声诊断的敏感度、假阴性率、超声征象的发生率、超声诊断与病理分型的符合率。

本组病例中,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约95.7%。国内学者对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做了大量研究,张万雷等应用凸型和线阵高频探头联合检查,认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是81.9%(136/166),血流显示率63%。封云等统计120例患者,认为诊断或提示诊断符合率约94%。本研究中,超声对急性阑尾炎假阴性率为4.3%(22/517)。其主要原因为病情较轻,超声图像显示阑尾接近正常管腔直径超声诊断显示率较低,其他原因如异位阑尾、肥胖、肠胀气、手法不当、经验不足等,在各类型的急性阑尾炎检测中都普遍存在。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大,无张力感。纵断面呈腊肠形,横断面呈同心圆或靶环征[1]。阑尾内腔呈均质低回声或无回声。阑尾粘膜下层增厚,可见阑尾壁层结构。阑尾管腔直径多<1cm,无明显肠管扩张及积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明显肿大,并略有张力感。纵断面呈腊肠形,横断面呈同心圆。内腔呈低或无回声。阑尾粘膜下层明显增厚,浆膜回声增强,阑尾壁层结构模糊。阑尾管腔直径多>1cm。阑尾周围可见局限性积液。阑尾系膜回声明显。右下腹肠管可伴有不同程度扩张,并肠蠕动缓慢。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明显肿大,尤其以先端部肿大为著,有张力感。纵断面呈典型的腊肠形,横断面呈圆形。内腔呈无回声、点状及斑点样强回声,透声差。阑尾壁层结构消失。阑尾管腔直径多>1.7cm[1]。阑尾周围可见明显积液。肠管扩张伴积液或出现肠麻痹现象,可见阑尾周围炎性包块或脓肿形成。超声检查因其简便、快捷、可重复性、无损伤,目前已成为急性阑尾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当阑尾因炎症或其他原因而肿大时,超声显像多可以直接观察到阑尾的形态、管腔直径的变化。配合高频探头还可以进一步判断炎性病变的进展程度,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超声不仅可以诊断阑尾炎,还可以观察阑尾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果阑尾与周围肠壁分界清,肠壁蠕动时两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表示阑尾与肠壁无粘连。如果阑尾与周围肠壁紧贴,呼吸时两者同时上下运动,且肠壁运动不明显者,提示有粘连,为临床医生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此外,超声检查不仅可以用于鉴别那些酷似急性阑尾炎的其他疾病,而且可用于可疑阑尾炎而又不典型患者的检查,可以显著降低误诊率和正常阑尾切除率,还可以对急性阑尾炎的重症程度进行评估,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将会越来越得到临床认可和患者欢迎。

参考文献:

[1]王光霞.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腹部外科超声诊断图谱[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254-264.

[2]邓彩妹,卢丽萍,沈锡琳.高频超声在腹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7,18(6):70-72.

[3]田莉萍.183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超声检查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08,48(40): 46-47.

[4]吴嗣泽,张建辉,黄利,等.高频凸阵小探头对急性阑尾炎的检查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08,17(3):233-4.

[5]葛辉玉.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学诊断 [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5):639-640.

论文作者:李 佟,李 亮,王光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  ;  ;  ;  ;  ;  ;  ;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型论文_李 佟,李 亮,王光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