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操纵研究_会计论文

会计操纵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银广夏事件”触发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信誉危机,到美国安然公司(Enron)与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涉嫌串谋,一连串事件使投资者对会计行业的信任降至冰点,而会计操纵问题更引起广泛关注。其实早在1998年9月,时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的Arthur Levitt在著名演讲《数字游戏》(The Numbers Game)中,就对美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操纵行为进行了谴责。会计操纵(Accounts Manipulations)根植于企图影响投资者对公司风险之评价的动机,具体包括盈余管理(EarningsManagement)、收入平滑(Income Smoothing)、巨额冲销会计(Big Bath Accounting)和创造性会计(Creative Accounting)。会计操纵的对象涉及两类指标:一类是以EPS(每股收益)为代表的收益指标,另一类是以债务/股本比率为代表的财务风险指标。Copeland(1968)指出,操纵是指随意增减所报告的净收入的能力。但事实上,会计操纵的内涵较此更为广阔。本文将对会计操纵的种类、手段与动机展开剖析。

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对信息不对称的利用,目的是吸引投资者购买相应股票,进而提升公司市值。其手段包括分析预测、管理层估计、维持既有的利润趋势等。理论界对盈余管理存在两种基本观点:第一,经理人员可能会为增加自身报酬而实施操纵;第二,盈余管理可能被作为财富从新股东向老股东转移的手段。

一、盈余管理的基本手段

盈余管理有三种基本手段:(1)应计项目管理(Accrual Management);(2)采纳指定会计政策的时机选择;(3)自愿的会计变更。研究文献多集中于应计项目管理。应计项目管理是指为实现预想的目标而改变年终应计项目(如收回债权的可能性等)进而影响利润水平。应计项目会计(Accrual Accounting)与现金会计(Cash Accounting)的不同在于时间安排的差异。就公司整个生命周期而言,两种方法是无差异的。但短期内,收入和费用的不同搭配会产生不同的利润结果。对差异的处理存在一种标准的方法,而盈余管理不过是以另一种方法处理这些差异:当需要利润时将费用延后,以期在将来利润理想时再计入这些费用。因此,盈余管理是公司为达到经理人员的具体目标而选择会计政策的过程。

应计项目被认为向市场传递了有关信息,应计项目也形成了利润和现金流之间的差异。因此,假设现金流难以操纵,则降低或提高应计项目就成了利润操纵的唯一方法。但是,应计项目的正常水平或基准是多少呢?

Jones(1991)提供了相关研究方法。首先是确定哪些应计项目是非相机处理的(即通常与业务活动的水平相关),哪些应计项目是相机处理的。与早期研究不同(早期的研究多集中于具体的应计项目,例如McNichols和Wilson(1988)仅分析了坏账调节),Jones的研究包容了与税收相关变量之外的所有应计项目。但就不同公司业务活动水平的差异而言,Jones只根据资产规模衡量差异大小,而未假定相机处理应计项目的水平是恒定的。而且作为解释变量的有形资产的水平不适用于知识型公司,对这种公司而言,以有形资产质量作为测度是不准确的。其他学者对相机处理应计项目的测度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1)以一定期间内的均值来估计非相机处理应计项目;(2)以行业平均水平来衡量非相机处理应计项目;(3)标准化期初总资产、综合收入和固定资产的增长来计算非相机处理应计项目。

二、盈余管理之动机

1.动机之一:报酬动机

Healy(1985)指出,经理人员的报酬常与公司盈利挂钩,经理人员很可能为增加自身报酬而实施盈余管理。他检验了经理对应计项目的决策、会计程序和其收入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其奖金计划存在上下限约束时,经理倾向于选择降低收入型应计项目,而当其奖金计划无上下限约束时,倾向于选择增加收入型变量。

2.动机之二:满足债务条款

Sweeney(1994)发现,不能满足债务合同条款的公司存在显著的操纵。其解释是,公司管理层为避免债务违约而实施积极的会计管理。

3.官方检查

某一公司或某行业的公司出现不当商业行为常引发官方检查,如普遍的虚假利润、倾销或卡特尔联盟等。在这种情形下,经理人员的明智做法是减少利润,因为巨额利润常被视做弄虚作假的征兆。

4.首次公开发行(IPO)

IPO是盈余管理的良机。以常理推论,由于IPO之前股票没有市场价格,因此操纵将提高其上市开盘价。与成熟发行不同,IPO没有既定价值且信息缺乏,投资者更依赖于财务信息陈述,因此IPO就为原始股东利用信息偏差谋取利润提供了机会。Friedlan(1994)发现,公司倾向于在IPO前夕提高其收入。尽管他也指出,由于公司上市往往选择成长期,其盈利应有一个自然增长。但在94%的IPO样本公司中,应计项目使得亏损变成了盈利,这超出了偶然性的解释。Aharony,Lin和Loeb(1993)的研究发现,不同子样本存在差异,即拥有高质量承销商和审计师的子样本没有操纵,而较小的、负债率较高的公司实施利润操纵的可能性较大。

5.会计选择

Bremser(1975)比较了80家进行了会计变更的公司和80家未披露会计变更公司的EPS(每股收益)后发现:相比之下,进行了相机会计变更的公司其EPS或其趋势较差。Navissi(1999)证明了新西兰制造业公司在其可申请产品提价的年份里选择了降低收入型相机处理应计项目,Lim和Matolcsy(1999)亦发现澳大利亚受到价格控制的公司调整了相机处理应计项目,降低其净收入,以增加提价申请被批准的概率。

6.最小化所得税

税收也可能成为盈余管理的驱使因素。Eilifsen,Knivsfla和Sattem(1999)的研究表明,如果应税额与会计收入相联系,则存在对盈余管理的自动抵御。

7.其他动机

收入最大化假说。Copeland和Wojdak(1969)分析了“购买-聚集决策”(Purchase-pooling Decision)的影响,发现公司经理有时为最大化收入或平滑收入而进行并购活动。Dempsey,Hunt和Schroeder(1993)指出,当经理并非所有者时,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从而印证了企业代理理论。Han和Wang(1998)发现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的石油公司为消除石油零售价格上涨所带来的丰厚利润的不利政治影响,采取了降低收入型会计政策。Cormier,Magnan和Morard(1998)以瑞士公司为样本检验了盈余管理模型,重点检验了监管机构、财务困难企业和接管企图等事件,验证了盈余管理的三个基本动机:最小化政治成本、最小化财务成本和最大化经理财富。Wu(1997)证明了在MBO前经理人员通过盈余管理降低盈利,进而降低收购成本。

三、盈余管理与外部审计

Becker(1998)的研究发现,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客户较少采用收入增加型应计项目。有关研究显示,公司对应计项目的外生倾向越高,则聘请国际“五大”的可能性越大。尽管经国际“五大”审计的公司的总体应计项目水平较高,但相机处理应计项目较少。因此,国际“五大”对盈余管理有一定约束作用。

四、金融分析师与盈余管理

Robb(1998)检验了银行经理为达到市场预期而通过相机处理应计项目实施盈余管理的假说,结果表明,当分析人士就业绩预测达成一致时,银行经理可能通过坏账准备操纵利润。专业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可能对公司的盈余管理产生影响,经理人员有时企图制造出与预测结果接近的业绩,以维护公司声誉并避免法律纠纷。

Mozes(1997)则认为分析盈余管理的预测含义更有价值。如果观察到的收入操纵不涉及违背正当商业标准的行为,则分析师就不应纠正此类操纵的影响。此时,操纵可能是经理就未来业绩预期所发出的信号。因此,被操纵的财务报表同样可以成为公司业绩衡量的依据。

收入平滑

收入平滑假说由Hepworth(1953)提出,并被Gordon(1964)改进。收入平滑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降低利润波动,以创造稳定增长的利润流。这要求公司能产生足够多的利润以备不虞之需。由于利润的波动性是利润风险的测度指标,研究人员认为,一个稳定的利润流会对市场参与者产生误导。有关收入平滑的研究集中于:平滑行为的存在性、不同会计技巧的平滑能力、平滑有效性的外部条件、平滑的实施动机、平滑的对象(营业收入、净收入)和平滑的尺度(实际的或表面的)等。

一、收入平滑的界定

Hepworth和Gordon给出了收入平滑的四个经典假设:(1)假设1:经理在选择会计原则时所采用的标准是其效用或福利的最大化;(2)假设2:经理效用是其工作的安全性、收入的成长性和公司规模的成长性的增函数;(3)假设3:命题2中经理目标的实现部分地取决于股东对公司业绩的满意度;(4)假设4:经理要想自由地追求自身目标,股东对公司收入的成长性和稳定性感到满意是必须的。若上述四个假设被接受,经理就应该在权力范围内(即会计规则许可范围内)平滑所报告的收入及收入的成长性。关于收入平滑的不同定义参见表1。

表1

 收入平滑的不同定义

Copeland,1968  通过将利润从高峰年度向业绩不佳年度转移

而减轻收入的波动

Beidleman,1973 平滑是指蓄意降低公司利润的波动,使其低

于正常水平

Imhoff,1981

收入平滑系财务信息披露不充分的例子之一,

它企图采取导致收入流波动性降低的方式进

行信息披露

Ronen和 收入平滑可被视做管理层向财务信息使用者

Sadan,1981

 传递信号的一种方式

Koch,1981

  收入平滑是经理通过表面的(会计的)或实

际的(交易的)操纵而降低报告收入流波动

的手段

Givoly和收入平滑是经理传递信号的手段,经理有权

Ronen,1981

 在GAAP框架内选择会计手段,以最小化收入

波动,使其符合经理所预期的投资者对公司

业绩的期望

Fern et al.,1994降低利润波动的企图,特别是抑制报告利润

的异常增加的蓄意行为

Tirole,1995

收入平滑是指操纵利润或利润报告的时间特

征但在长期内并增加报告利润的行为

注:GAAP,即美国通用会计准则

二、收入平滑的类型

Imhoff(1977)最早试图将表面平滑行为与实际平滑或自然平滑的复杂影响区分开来,连他也承认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Wang和Williams(1994)提供了两种区分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若公司的基础现金流量也被平滑(即公司经营现金流量的波动在最低的50%之列),则公司的收入平滑更可能是实际的而非表面的。第二种方法是:若与公司的收入平滑相伴的是现金流和应计项目的变动(即现金流的显著增/减,同时应计项目显著减/增),则公司很可能在从事会计平滑。参见图1。

图1 收入平滑的类型

三、平滑之目标

不同公司对“收入”一词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平滑目标的差别。从研究内容看,收入平滑之目标包括净收入、EPS(每股收益)、ROE(股权收益率)、收益(减优先股股息)、税前收益、每股正常收入、每股异常收入、每股经营收入、拆股和分红还原后的EPS、毛利、税收和异常项目前的正常收入、少数股东权益和异常项目后的合并净收入和折旧后的经营收入等。

四、平滑工具

平滑工具(Smoothing Devices)是指经理为平滑特定的会计数据而使用的变量。Copeland(1968)指出,一个完善的平滑工具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一旦采用,它不会导致公司必须在将来采取特定行动。例如,一些手法使公司能提前报告将来的某项收入,从而达到平滑效果,但是这些手法的运用又使得公司须在将来进行反平滑。

2.它必须基于专业判断,并符合GAAP。一个平滑工具不能迫使管理层暴露平滑行为,更不能迫使审计师出具否定意见。

3.必须导致收入的实质性变化,即操纵须是实质性的。所谓实质性是指操纵所带来的收入的净变化。

4.它不能要求与第二方发生真正的交易,相反,它只要求对内部账户余额进行调整。即一个平滑工具应只涉及对事件的会计解释,而不是事件本身。

5.它必须在若干连续期间内单独或与其他手段一起运用。与此相对,Beidleman(1973)提出了一个对平滑工具的宽松要求:第一,必须使管理层能够降低所报告的利润的波动性;第二,一旦采用,不会迫使公司将来采取特定行动。

五、平滑途径(Smoothing Dimension)

平滑途径是指平滑得以实现的方法,包括时间平滑和分类平滑,参见图2。分类平滑(Classificatory Smoothing)主要基于边界项目(Boderline Items),如在美国会计中的存货勾销、主要长期合同的坏账准备和资产处置损失等。

图2 收入平滑之途径

六、收入平滑的动机

Beattie等(1994)指出,在以下假定之下,收入平滑是管理层的理性行为:第一,管理层努力实现效用最大化;第二,收入波动和利润的不可预测性是决定市场风险的偶然因素;第三,股息率是影响股票价值的偶然因素;第四,管理层效用由公司股票价值决定。Carlson和Bathala(1997)的研究表明,所有权结构(机构持股和股权分散度)、管理层激励结构和公司盈利能力是收入平滑的主要决定因素。管理层实施收入平滑的动机是多样化的,包括:获取税收利益;改善与投资者、债权人和职工的关系;传递其对将来现金流量的预期;降低管理层被解雇威胁;逃避债务条款;操纵管理层薪酬。

由于部分薪酬结构使管理层从收入平滑中受益,因此奖励计划是刺激管理层采取平滑行为的最主要因素。代理理论认为,为降低权益持有者对公司经济风险的评价,公司经理常采取平滑行为。因此,与所有者控制型企业相比,经理控制型企业收入更平稳,因而市场风险较低。

七、收入平滑之影响

尽管收入平滑被认为是管理层操控财务报表的机会主义行为,但其本身并没有想象中的罪恶。Imhoff(1977)的经验研究认为,被平滑的收入流对公司和股东而言既无害也无利。而Beidleman(1973)却声称收入平滑有利于投资者和市场分析人士,因为它可以提高外部使用者预测公司将来收入的能力。Wang和Williams(1994)甚至认为,收入平滑能增强利润报告的信息价值。被平滑的收入受到市场积极评价,收入更为平稳的公司被认为风险较低。

巨额冲销会计

从直觉上看,巨额冲销会计很容易理解:每当财政部长和政府换届,继任者都称预期的赤字将超过其前任所公布的,因为他发现了不少被前任隐藏的费用。简言之,继任者利用这一机会净化平衡表,并谴责其前任的不负责任。在企业中同样存在这一现象。新CEO上任,都会净化财务报表,为将来的利润平滑做准备。

给股东留下好的影响,同时自己也可获得稳定报酬。通过收入延后和加速勾销策略来降低当前利润的行为,被称做“储藏”。其逻辑是,当奖金之窗的较低界限不易达到时,最好尽可能地为将来预留空间。

Moore(1973)指出,新的管理层对特定资产倾向于持悲观态度,而且管理层变更后,降低收入的会计处理使用更为频繁。降低当前收入可以“一石二鸟”:其一,所报告的低利润被归咎于前任,将来业绩比较的历史基点得以降低;其二,由于将来的收入不再受这些费用拖累,利润能实现较好的增长。Pourciau(1993)检验了管理层的非正常变更情况下的巨额冲销会计,发现接任者在第一年采取了降低收入的储藏行为,以在下一年更明显地提高收入。

创造性会计

与盈余管理和收入平滑领域活跃的学术研究相比,创造性会计主要为专业人士(特别是财经媒体)所关注,源于市场观察而非理论。实际上,创造性会计是非常宽泛的概念,财经媒体所谓“操纵、欺诈和误述”、“会计诡计”、“乱弄报表”、“化妆报告”和“橱窗展示”等均与此接近。它主要包括盈余管理(与收入平滑毫不相干),并集中于分类操纵(既与收入报告无关,又与资产负债表无关)。

Griffiths(1986)甚至认为“每一家公司都在乱弄利润,每一个报告都是建立在被轻微加工甚至完全粉饰的报表之上的”。由于经理、实际控制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经理和控制性股东常利用信息优势误导其他投资者,以降低公司资本成本。在大众媒体中,创造性会计和收入平滑被描述为“欺骗性的”、“误导性的”和“不道德的”。Naser(1993)出版了《创造性财务会计》(CreativeFinancial Accounting)一书,对创造性会计的原因和结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其对利润的影响、对债权人和股东的影响、对财务风险结构的影响等。由于创造性会计的一般研究方法是仔细分析会计程序和会计标准以发现可疑之处,必须甄别可接受的行为和不可接受的行为,因而对研究者的经验和知识要求甚高。

必须指出的是,创造性会计与创造(Creativity)无关。即使养老金会计、某些成本的资本化和品牌会计(Brand Accounting),也主要是一个会计选择问题而不是创造。但是,会计有时的确是“创造的”,例如当一个新的法律、经济或金融现象出现,而又没有既存的会计表标准去约束它时。在这种场合,创造性会计是必要的,且能反映法律和金融创新的活动。不幸的是,会计标准所创造的真空又导致了一种逆向推理:有些法律的或金融创新的计划因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而被组织出来,即“有会计目标的财务创造或报表管理”,例如降低公司负债率即为潜在目标之一。

结束语

上述探讨澄清了以下几点:首先,收入平滑是广义的盈余管理的一种,被认为是盈余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次,狭义的盈余管理与收入最大化或最小化有关,而收入平滑则与利润趋势相关,即收入平滑的目标是降低报告利润的波动,而非在各种状态下都夸大利润,相反,它在利润偏高时调低利润并在利润偏低时调高利润。第三,巨额冲销会计是新任管理层所实施的极端的盈余管理。最后,创造性会计是其他机制的混合体。创造性会计被以各种方式运用,给会计操纵领域带来了更混乱的信息。

会计操纵是否非法?会计操纵和法律、欺诈及真实公正观点之间有何关联?这些问题尚未取得一致见解。尽管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效率并非天然存在,它是由市场参与者(分析师、记者和其他信息提供者)日积月累的工作所导致的。从这种意义上讲,会计操纵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可能是富有效率的。但安然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一旦这种操纵超越规则界限,公司必将为之付出代价。

标签:;  ;  ;  ;  ;  ;  ;  

会计操纵研究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