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机组电气启动试验中的问题及处理论文_姜建龙,魏亚丽

火电机组电气启动试验中的问题及处理论文_姜建龙,魏亚丽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火电机组电气启动试验技术的飞跃,研究其相关课题,对于理想启动试验的整体效果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文章概述了相关内容,分析了试验操作问题,并分别从设备配合问题以及设备安装质量问题等多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火电机组;电气;启动试验;处理

1前言

随着火电机组电气启动试验条件的不断变化,对其中现存问题的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相关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期用以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与实践。基于此,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2概述

大型火电机组首次启动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电气试验,称之为总启动试验。试验目的是检验电气一次、二次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及调试质量,检验电气系统的完整性、可靠性,及时发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缺陷,保证电气系统及设备能够安全正常投入运行。电气总启动试验是系统性的大型试验,具有试验内容多、试验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的特点,对试验人员的技术水平、组织能力、对突发问题的应对能力以及生理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3试验操作问题案例

3.1电压互感器小车未合导致误强励

2007年4月,某300MW机组启动试验时,当励磁系统首次起励后,励磁系统过电压动作,跳开灭磁开关,而发变组保护无异常。

事故发生后,检查发电机机端电压互感器小车未推入。分析认为,发电机升压时,由于电压互感器未接入,所有二次回路检测不到发电机电压,励磁系统根据电压闭环原理持续增加励磁,发生误强励事故。

3.2电压互感器一次保险安装不到位导致匝间保护动作

2011年5月,某330MW机组在启动时,励磁系统刚开始建压,发电机匝间保护动作,跳灭磁开关并关闭主汽门,机组停机。事故发生后,检查发现发电机用于匝间短路的1TV电压互感器C相一次保险安装不到位,未接触上金属触头。当发电机起励后,保护装置因缺少C相电压,而检测出零序电压,由于此时发电机电压尚未正常,还无法判断电压互感器断线,因此匝间保护误动作。

3.3厂用6kV电压互感器小车装反

2011年3月,某3号机组厂用受电时,A段备用电源进线开关合闸后,调试人员检查发现备用电源进线PT二次侧相电压为反相序。

为确认检查问题,在A、B段之间进行二次核相,A-A电压100V,C-C电压100V,B-B电压0V,由此断定A段电压反相。为排除一次相序错误,用高压核相棒在A、B段之间进行一次核相,确认一次进线相序正确。进一步检查,发现工作电源进线和备用电源进线电压互感器小车装反。由于一次电源进线相序空间结构相反,工作电源进线和备用电源进线间隔电压互感器小车相序也相反。而2个小车结构外形完全一致,且未有明显编号标识,因此导致运行人员在操作时搞错电压互感器小车,发生相序错误。

3.4并网信号解除与恢复

2006年7月,某厂5号机组冲转过程中,汽轮机控制方式为转速控制,当汽轮机在1000r/min进行暖机时,当值运行人员为提前做发变组短路试验的准备,就地合5号发变组出口主开关后,汽轮机转速突然上升,至1800r/min时运行人员打闸停机。检查发现,在短路试验前,电气试验人员与热控试验人员未充分沟通,未解除并网信号控制汽轮机由转速控制切换为功率控制方式的逻辑,导致将短路试验合断路器误认为并网状态,汽机控制转为功率控制方式而升速。

与此相反,当电气试验结束,机组准备并网前,应该恢复发电机并网信号,从而使得并网后汽机转为功率控制方式,带初始负荷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08年6月,某电厂5号机组首次并网,由于热控人员忘记恢复并网逻辑,并网后机组功率一直在-1MW和0之间徘徊,属于逆功率运行状态,没有带上预定的初始负荷。机组异常运行约1min后,热控人员恢复并网逻辑,机组才带上初始负荷。

4设备配合问题案例

4.1线性灭磁电阻对转子交流阻抗测量的影响

2011年7月16日,某330MW整套机组启动调试期间,机组定速3000r/min时,在发电机机端碳刷处进行转子交流阻抗测量。当给转子施加220V交流电压时,电流达到了120A,远远大于交流阻抗出厂测量值31A,导致电源开关跳闸。经检查,该机励磁系统采用“晶闸管跨接器+线性灭磁电阻”的智能化灭磁柜,灭磁电阻约为2Ω。当灭磁开关分开后,灭磁开关的辅助触点去触发晶闸管跨接器,使得跨接器晶闸管导通,相当于将线性灭磁电阻直接与转子绕组并联在一起。当在转子绕组上施加交流电压后,线性灭磁电阻会分流,经计算分流电流约90A。当拆开灭磁电阻回路后,再次测量转子交流阻抗,测量值与出厂值基本一致。

4.2轴电压抑制器对转子接地保护的影响

2009年9月11日,某670MW机组进行发电机短路试验,当机端电流升至8kA(励磁电压99V,励磁电流1.025kA)时,发变组保护A柜发“转子一点接地报警”信号。停机检查,转子绝缘正常,灭磁电阻柜内绝缘为18kΩ,而该机组A柜乒乓式转子接地保护报警值为20kΩ,因此报警。分析认为,该柜内装设有阻容原理的轴电压抑制回路,导致对地绝缘较低。鉴于该机组轴电压不高,取消轴电压抑制回路无甚影响,因此拆除了轴电压抑制回路。然后,测得灭磁电阻柜绝缘大于2.5MΩ。再次启机后,再未发转子接地报警信号。

4.3注入式转子接地对轴电压的影响

2010年12月20日,某1036MW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后,测量轴电压U1=18V,高于一般机组10V以下的轴电压水平。分析认为,该机组采用注入式转子接地保护,在转子上叠加了电源电压约为46V、频率1Hz的低频电压。由于转子绕组紧密缠绕在大轴上,因此可能会将此电压耦合到大轴上。为验证上述分析,2010年12月30日,在机组带300MW负荷的情况下,申请退出注入式转子一点接地保护的低频电源后,测量发电机轴电压U1=7.8V,属于正常水平。由于该机组轴承主绝缘采用双绝缘,绝缘可靠性非常高,因此18V的轴电压不会导致轴承油膜击穿,机组可以正常运行。

5设备安装质量问题案例

5.1电流回路分流

淮阴电厂5号机组发电机短路试验时,发变组保护屏的2组发电机电流三相不平衡,一组A相电流偏小,另一组C相电流偏小,而且发电机差动保护A、C相出现了较大的差流,且差流越限报警。经检查发现,电流互感器接线盒盖压在二次接线上,并压破了电缆外皮绝缘,造成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与接线盒盖短路接地,发生了二次电流分流,导致保护装置二次电流采样偏小。

5.2匝间专用电压互感器一次电缆未联接

2009年7月25日,河源电厂一期工程2号机组进行电气整套启动的发变组空载试验时,发电机出口全绝缘电压互感器零序电压较其他机组大。检查发现发电机匝间保护专用电压互感器中性点至发电机中性点一次电缆未连接,电压互感器一次中性点未接地导致零序电压过大。

6结束语

通过对火电机组电气启动试验问题及处理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理想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其多项影响因素与关键环节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既有优势资源与条件,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启动试验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文斌,兀鹏越.华能海门电厂1号机组整套启动调试报告[R].西安: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2016(21):88-89.

[2]兀鹏越,董志成,陈琨,等.高压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应用及问题探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9):57-59.

论文作者:姜建龙,魏亚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9

标签:;  ;  ;  ;  ;  ;  ;  ;  

火电机组电气启动试验中的问题及处理论文_姜建龙,魏亚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