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对政治考试改革的专访(一)_高考论文

姜超对政治考试改革的专访(一)_高考论文

人物专访 蒋超谈政治科考试改革(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考论文,专访论文,政治论文,人物论文,蒋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物专访

考试改革,是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难题。搞好政治科考试改革,不仅要敢于揭露矛盾,而且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性,并用以统一广大师生的思想,使这一改革稳步推进。鉴于广大读者对政治科高考十分关注,我们采访了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政治科负责人蒋超同志,请他谈谈对政治科考试改革的看法。由于篇幅的原因,本期刊登专访的前一部分,后一部分在本刊第三期上连载。以下是我们采访蒋超同志的谈话记录。

记者:时下,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其中最敏感也是最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是联结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高考。

蒋超:的确如此。这是因为在我国现阶段,高考具有调节未来人才智能结构的重要功能,它左右着未来人才智能发展的方向,相对地限制着未来人才智能发展的程度。讨论教育改革,就不可能回避高考改革,这是焦点问题。

记者:就我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有人认为高考改革面临的最大矛盾是现行招生考试制度同基础教育的冲突,高考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就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也有人认为,高考改革面临的最大矛盾是知识考查同能力考查的评定,高考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人认为,高考改革面临的最大矛盾是标准化考试同传统考试的冲突,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实现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等等。蒋超先生,你对此有何评价?

蒋超:人们之所以对现行教学和考试改革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评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认识能力和水平差异所致。当然,从更深层次上说,由于存在不同的利益集团或阶层,人们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甚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有差异的,价值取向也不同,那么,对现行高考改革产生这样那样的看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记者:显然,这里既有认识根源,也有社会根源。单从认识根源来看,我们教学和考试改革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和失误,是否同我们的认识论有着直接关系呢?

蒋超:是的。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在我们的认识论研究和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单向认知”观念,即把认识仅仅理解为主体反映客体,认为认识就是主体的意识向客体接近这一单向运动及其反复。认识的辩证法被归结为只是认知客体的辩证法。而在实践和认识过程中,主体改变客体,使客体也向主体接近,这种反向的过程,则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过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欧洲旧唯物主义的这种缺陷,在我们的认识论研究中不仅没有被抑制和克服,反而变本加厉,更为突出。我们知道,在中国哲学历史中,主体的思维从来没有取得过普遍性的地位,主观性始终是客观性的奴隶,内在意识始终是外在现实的奴隶。虽然出现过陆九渊、王守仁学派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观念,但这个“心”乃是一个已经包含着万事万物之理,固存着一切伦理道德,只待人们去求去悟的自在实体。

马克思说:“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属于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化了的人,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面丧失自身。”而在我们的认识论研究和教学领域,特别是关于认识的结构和特点这方面,的确还存在很多缺陷和偏差。这些缺陷和偏差,或多或少影响了我们的教学和考试改革,只是人们还未意识到罢了。

记者: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已深刻地影响了认识论的发展。关于认识的结构和特点的研究,当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流派和思想。你认为人们在这一方面的观念和认识水平制约着我们的教学和考试改革,那么,能否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蒋超:在各种流派和思想中,我比较赞赏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建构学说。例如,皮亚杰认为:“认识的建立,或者更广泛地说,认识论诸种关系的建立,包括的不是外界事物的一个简单摹本,也不是内部预先形成的主体结构的展开,而是在主体世界和客体世界之间相互作用而不断形成的一整套结构。”他认为各门具体科学都应有自己的认识论,但一切认识都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建构。所谓建构,是指主体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立自己的思维结构,然后再运用主体结构去逼近客体结构,每一次建构都把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个思想对现行教学和考试改革很有意义。

记者:关于这个问题,你能详细阐述一下吗?

蒋超: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具体实现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主客体相互映现、相互改造、相互接近。它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使客体在物质和观念两种意义上向主体接近,客体主体化,客体对主体的改造,使主体在物质和观念两种形式上受客体制约,向客体接近,主体客体化。

这两个方面,体现了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尺度”的作用:作为主体的人按照自己的内在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客体,改造客体;同时,作为主体的人还必须遵循客体自身的内在尺度,按照对象本身的规定性和规律去认识客体,改造客体。

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同按照人的内在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二者是统一的。我认为,这一思想应是目前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的方法论基础。

(本刊记者)

标签:;  ;  

姜超对政治考试改革的专访(一)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