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文化与犹太文学_文学论文

犹太文化与犹太文学_文学论文

犹太文化与犹太文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犹太论文,文化与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上犹太人在文学、政治、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人才辈出。我们所熟知的海涅、马克思、斯宾诺莎、爱因斯坦、罗斯柴尔德家族(18-19世纪欧洲最大的银行家族)都是犹太人。遗憾的是,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广大读者对犹太民族和它的文化了解甚少。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犹太民族的文化与文学活动做一初步探索:一、犹太文化渊源;二、犹太文学的分期;三、19世纪至二次大战前的犹太文化与文学;四、当代美国犹太文学。

一、犹太文化渊源

犹太人是以色列信奉犹太教的各个部落的后代。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他们的总人数约为1600万人。在战争中有500-600万人被纳粹屠杀。多一半的犹太人讲意第绪语。意第绪语是居住在东欧的犹太人说的一种源于中世纪德语的语言,其中有许多希伯莱文字,又吸收了他们所居住的各个国家语言的词汇。希伯莱语是有学问的犹太人所用的语言。

圣经《旧约》是记载犹太人历史的最初书籍。根据《旧约》记载,以色列人是基督教创始人亚伯拉罕·艾萨克和雅各的后代。犹太民族的历史始于他们作为农民定居在埃及的时代,这要比基督降生早许多世纪。后来,犹太人在埃及沦为奴隶,受到了迫害。大约在公元前1225年,犹太人在摩西的带领下,离开埃及,穿过西奈沙漠,迁移到耶路撒冷。在这场大迁移中,摩西创立了犹太教最初信条《十诫》,这是犹太教教义的雏形。后经过改革、发展,《十诫》成为犹太教教义。犹太人征服整个巴勒斯坦后,为了抵御来自各方的侵略,在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以索尔为国王的权力中心,后定都于耶路撒冷并建立了犹太教的第一座神殿。公元前597年,巴比伦征服了犹太人,毁坏了神殿,把大部分犹太人放逐到巴比伦。犹太人在波斯帝国推翻了巴比伦后,返回家园,修复了被毁坏的神殿,重获独立。但在公元前63年,耶路撒冷又被罗马人所摧毁。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犹太人出现在西欧,犹太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公元9-12世纪是犹太文学活动的黄金时代,自十字军东侵开始到19世纪,犹太人一直受到迫害。随着19世纪世界革命运动的不断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整个欧洲犹太人的处境开始有所改善。犹太人境遇的改善,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运动:一种是由摩西·门德尔松发起的与各居住国文化同化运动;另一种是由西奥多·海泽尔发起的犹太复国主义。从1881年开始,自俄国到法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迫害犹太人的运动。1933年纳粹在德国掌权之后,对犹太人的迫害愈演愈烈,许多人逃到了巴勒斯坦。1948年,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建立了以色列国。更多的犹太人则逃到了北美和世界各地。

二、犹太文学的分期

犹太文学始于《旧约》,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有影响的文学之一。犹太文学主要是指犹太作家用希伯莱文、阿拉米文(一种古代西亚通用语言)、希腊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和德文写作的文学作品。19世纪以后,犹太学者开始用各种欧洲语言写作,其中意第绪语又成了国际通用的犹太语。

犹太文学从编年上讲可以分为8个时期。古代犹太文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主要由圣经《旧约》构成。第二时期(公元前953-公元前586年)主要是有关对以色列各个时期的国王、犹大(不是后来出卖耶稣的犹大)以及一些先知的描述。犹大是圣经中犹太人十二列祖之一。第三时期(公元前586-公元前135年)是圣经中《教会》、《约伯》、《箴言》、《诗篇》及《轶事》等章节的构成时期。与此同时,《旧约》中的大部分被生活在埃及的犹太学者从希伯莱文译成希腊文。这一时期的其它作品还有由预言家丹尼尔、恩纳克、摩西、巴鲁克和艾兹拉作品组成的《旧约》中的《启示录》,埃森尼式犹太学院的《死海卷经》,及哲家家腓洛·朱迪斯和历史学家弗莱维奥斯·约瑟夫斯的著作。

第四时期(公元前135-740年)最主要的成就是《犹太教法典》的完成。《犹太教法典》包括犹太律法、医药、天文、气象、农业等与人类生存有关的论述。法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律法,此部分是用希伯莱文写的。第二部分是续篇,是以大量的讨论和语录形式组成,其中既有希伯莱文,又有阿拉米文。《犹太教法典》是信奉犹太教的教徒必读的经典著作。

第五时期(公元740-1040年),最早的希伯莱文祈祷书编成,第一本关于《犹太教法典》的辞典写成。这一时期还出版了阿南·本·大卫所写的《告诫书》。这一时期另一重要作家是萨迪亚·本·约瑟夫,他把大部分《旧约》译成了阿拉伯文,并编与了第一套系统的犹太宗教哲学著作,即《教义与信仰》。在11世纪首次出现了希伯莱文的韵律诗。

第六时期(1040-1755年)以生活在欧洲的犹太学者和作家的作品为主,西班牙的犹太学者在用阿拉伯文或希伯莱文写作诗歌、哲学和历史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最著名的有诗人犹大·哈·莱维和哲学家梅蒙尼德斯。后者除哲学外,在法律、逻辑、医学以及数学方面都有卓越贡献,他的论文《迷津者手册》是最重要的犹太宗教哲学著作之一。伟大的哲学家巴鲁克·斯宾诺莎产生于这个时期的后期。

第七时期(1755-1880年)以摩西·门德尔松的作品最为著称。他用德文发表的作品,特别是他翻释的《诗篇》和《旧约全书》的首五卷对在中欧的犹太人中传播犹太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他与一些著名德国作家的友谊和他有关宗教宽容性的著作,对改善犹太人在德国的社会及政治地位有很大帮助。此时期,以他为首的犹太学者用希伯莱文发行了最早的现代文学期刊“Meassef”(意为“搜集者”)。他们提倡犹太文化与当地文化的结合,所以当时的许多文学作品是无犹太民族特性的。

第八时期(1880-至今)的特征是有关世俗主题的希伯莱文学的复兴,自19世纪中叶,希伯莱文化开始有了浪漫主义色彩。其代表有麦克·约瑟夫·莱本松(1828-1853)的诗歌和亚伯拉罕·马布的散文。另一特征是民族主义成为希伯莱文学的主要题材。民族主义作家中包括犹太国歌的作者纳夫塔列·H·英博。他们的作品以抒情诗的形式反映了恢复以色列国的心愿。另一些作者提倡犹太文化复国主义,即使巴勒斯坦成为犹太文化的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即现在的以色列成为希伯莱文化的中心,希伯莱文再次成为在以色列定居的犹太人的通用语言。此时期的诗歌和散文歌颂和描述了犹太人在其故土上的生活、斗争和胜利。

除了以色列,美国也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犹太文化中心。

三、19世纪至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犹太作家

19世纪到20世纪初是犹太知识阶层各种思想和流派蓬勃发展和相互冲突的时期。他们的言行和论述反映了他们的传统思想是如何接受现实的挑战的。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

摩西·海斯,是鼓吹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的早期幻想家之一,他在1862年写的《罗马与耶路撒冷》中,通过建议在巴勒斯坦建立殖民地为犹太民族主义打下了基础。他认为犹太文化是民族主义与宗教的一种结合。《罗马与耶路撒冷》是以给一位女士写的12封信的形式表现的。他的主要思想是犹太人是一个有权获得自己国家地位的民族,他们回到他们原来在巴勒斯坦的家园无论是对犹太民族,还是对整个人类都有好处。

艾萨克·赫·威斯(1815-1905),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摩拉维亚,1858年定居维也纳,是著名的犹太教法典学者和文学史家。他对许多经典的犹太作品进行了严格的批判和语言上的处理。他认为不能用现代的概念去理解古代犹太法学权威们的言论,他坚决维护繁多的作家们所写的圣经首五卷的统一性。他对犹太史中的一些关键人物做了天才的传记描述。他写的犹太法典史《诸代及其阐述者》是一部记录了从古至中世纪的口传法规的历史。它很快地成了一部范本并对以后各代的学者产生了重大影响。

莫里兹·斯坦施奈德(1816-1907),生于摩拉维亚的普罗施尼茨,是著名的文献学家。他是最著名的希伯莱犹太文学史的编著者和第一个对18世纪末以前的犹太文学做了系统调查并做出成果的人。他所搜集的大量的有关犹太书籍和手稿的目录遍及于牛津、柏林、汉堡和慕尼黑的公共图书馆中。

艾舍·金斯伯格(1856-1927),笔名阿哈德·哈-阿姆,出生于乌克兰的一个叫斯克维拉的小镇的一个极为正统的犹太家庭。自幼对犹太教法典和世俗主题有非凡的理解。他后来移居黑海边的奥德萨,在那里参加了一个叫“天国爱好者”的组织,旨在鼓吹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殖民地,他很快成了该组织的重要成员。

19世纪80年代末,他写了一系列文章,开始并未敢在俄国国内发表。但后来受一友人劝告,把一部分手稿交给了在沙皇俄国发行的最老的希伯莱文期刊《哈-梅利兹》,由于他当时只是一个茶叶公司的小职员,出于谦虚和谨慎,他在文章上署名为阿哈德·哈-阿姆。1889年题为《不该这样做》的文章一发表就在俄国的犹太人圈子里引起了轩然大波。该文的中心思想是:犹太人要想在他们的故乡复国,必须事先,或至少同时有一种文化和精神上的复兴。为了做到这种复兴,就有必要由服从这种思想的热心者组成无数的小结社,以便唤起民众的觉悟。

根据阿哈德·哈-阿姆的观点,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与其说这种运动是反犹太主义的结果,不如说是以色列精神世界的产物。他认为,在当时要使犹太人都回到一起是不可能的。人们应该谈论的是建立一个文化中心,而不是国家。要实现真正的复国,人民必须有一个准备阶段,而教育和文化就是准备工具。希伯莱文学的目的就是要唤起犹太人民觉悟,并去除掉以色列民族灵魂中的某些缺点,这些缺点是该民族在各国长期流放和生活在犹太居民区条件下的产物。要想变革就必须在以色列建立一个民族精神中心,以便引导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团体。

自1889至1902年,他就犹太历史和哲学的各个问题发表了许多论文。人们认为他对历史的解释新颍且发人深省。他成了现代希伯莱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西门·杜布诺(1860-1941),出生在俄国,他根据原始研究和新发现的文件,发表了3卷有关哈希德主义(公元2世纪时与Hellenism相对的一个犹太人分支,其成员主张严守宗教教规)的研究专著。他的巨著是十卷犹太民族史。他写的历史避免了上一代格雷茨写的历史的主观主义弱点,他对东欧的犹太文化做了深入研究。

以色列·金柏格(1873-1943),他以用意第绪语写的八卷犹太文学史著称。这部历史后来被译成了希伯莱文,这是有关希伯莱和意第绪文学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利奥·贝克(1875-1956),是20世纪最著名的犹太教教士和神学家之一。1939年,当犹太人在德国的生活变得不能令人忍受时,他曾被邀请去美国,许多其它国家的犹太人也请求他离开德国,但他拒绝了。他勇敢地与残暴的纳粹作斗争,结果被流放到捷克斯洛伐克,并在那里被拘禁了两年。

他是一个多产作家,他用德文和英文发表的《犹太教本质》被认为是阐述犹太教和犹太历史的范本。贝克认为,那些先知就是犹太教真正的原型,他们是宣布自己信奉上帝、人和人类的人。他虽然不反对传统的宗教礼仪,却认为由那些先知、犹太教法典圣贤和编篡者们所阐述的道德法规就是犹太教的本质,宗教礼仪只不过是可以改变的外在形式。他认为人的神性、人类一生为达到道德完美所做的努力,以及“以色列的拉比身份”都是一些基本原则。上帝之所以选择了以色列为他的子民并不是由于以色列人高人一等,而是由于以色列人承担了更大的义务,有更严格的标准,并愿为一种理想而受难。以色列只有在遵循上帝的法规时才离上帝近,否则就会像经常所发生的那样,背离它而远离它。在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中,其它民族曾有机会引导世界进入正义和博爱,但他们都失败了,而以色列接受了这种挑战:宣称上帝是全世界的,并实现生活中的道德法规。犹太民族尽管有过无数次失败和罪过的历史,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认为自己是“订了契约的民族”。贝克认为宗教是能使犹太人团结在一起的唯一联系物。他认为,“以色列或者是像上帝训诫的那样生存,或者根本不存在”。他开始时反对政治上的犹太复国主义,但后期对以色列国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1927年,他用德文发表,后被译成英文的《法利赛人》在基督教教堂中引起激怒。因为在《新约》中法利赛人被描述为是一些伪君子,并被影射成与把耶稣钉上十字架有关。贝克则证明法利赛人是当时最进步的一支,虽然他不是第一个提出这种看法的人,但由于他渊博的知识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使他的观点受到了全世界学者的重视。该书在纳粹出现以前曾引起了一场热烈的国际讨论。他的最后一部著作《这个民族:犹太文明的存在》是在集中营内写的。

马丁·布勃(1878-1965),是一个同时被犹太人和基督徒都公认的当代最深刻的思想家。他在宗教、哲学,在对圣经和犹太教义的解释,以及在向世界阐述哈希德主义的精神与其重要作用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熟悉圣经和犹太教法典。之后,又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并获博士学位。他研究哈希德文学多年,并写出了《哈希德故事集》,把差不多已被人们遗忘的丰富的哈希德文学重新展现给犹太世界。他所搜集和整理的这本故事集成了欧洲文化与获太文化的一部分,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宗教著作之一”。1949年他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

布勃认为,哈希德运动只不过是一种在对上帝的爱和博爱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正义社会的努力。这也是布勃生活哲学的基础。他首次提出了“我-你”关系和“我-它”关系这种说法,在“我-它”关系中,人把自己与它的关系看成只不过是与一种死的、物的关系。这样在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有亲密感。在“我-你”关系中,人进入了“另一方”进入了另一个人的世界,他们之间有对话,有交流,他把这种互相和双边的体验看成是友谊和爱的本质。他认为,人只有在不仅仅想到自己,而是与另一个人建立起一种不是利用他人的“我-你”关系时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从更广泛和深刻的意义上说,这种“我-你”也必须适用于人与上帝的关系中。布勃认为上帝就是个大“你”,是人必须与之建立关系的最大的“你”,上帝是永恒的,不朽的“你”,他总是会及时赶到现场,如果“我-你”对话没有发生,缺席的总是人,如果人类愿向上帝敞开心扉的话,上帝随时准备把他看成是自己的伴侣,但若“我”不在的话,“你”则没有了谈话的伙伴。

布勃认为,只要人停留在“它”的世界中,他就不可能找到上帝。他只要把自己转变到“你”的世界中,才能找到上帝。一个纵情物欲的享乐主义者是找不到上帝的。布勃认为与上帝相遇并不意味着人类要进入到一个超自然的世界,如我们所熟知的那样死去,而是要确认生命是有意义的。当这种确认被实现之后,人就必须回到社会,把自己的“我”与社会中的“我”结合起来。

布勃的“我-你”对话的哲学对当代的思想有很大影响。他的理论可以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和其它领域中。他的思想在基督教世界有很大影响。目前他被认为是唯一一个能在不使犹太教做出妥协的情况下,使犹太教与基督教结合起来的犹太思想家,他与德国的弗朗兹·罗森维格和俄国的列夫·西斯托夫是历史上三个最著名的犹太存在主义者。

莫迪凯·M·开普兰是“重建主义”宗教运动的创始人。他出身于一个绝对保守的犹太家庭,自幼熟悉犹太民族的传统,博览群书,像许多犹太思想家一样,在他的头脑中,宗教信仰和习俗与现代的科学概念发生着严重的冲突。开普兰认为,根据现代的知识,Judaism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而且也是一种文明,它“包含了犹太人的全部文化遗产”,是犹太民族一切行为的总和,犹太宗教只是代表了精神价值和犹太民族的意识。他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当犹太人面对着现代科学概念时,犹太教在一个世俗的时代中如何生存?

他不像别人那样提出改革,而是主张重建,即保留犹太信仰中的那些可以保留的信条,而放弃那些不能保留的东西。譬如,他认为,那种自古以来就认为犹太人是“被上帝选中的人”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中是站不住脚的,因此没有必要加以保留。此外,对上帝的传统理解也必须改变。他认为应用“经验的上帝”来取代“神奇上帝”和“形而上学的上帝”,如果生命本身要求的一种动力是上帝,就没有必要再搞围绕着信仰上帝的许多形而上学的和超自然的细节,一些碍事的观念和习俗必须摒弃掉。另一方面,重建主义在对犹太传统进行剧烈变革时是小心翼翼的。

四、当代美国犹太文学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于种族迫害和连绵不断的战争,犹太人一直由各原来的居住国向外移民,他们主要的落脚点是以色列和美国。美国早期犹太移民多为文化层次较低的东欧移民,他们多用意第诸文写作。两次大战期间国外移民的犹太人的文化层次发生了变化,其中有不少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他们都倾向于用正宗的犹太文--希伯莱文写作著述。于是无论是在以色列还是美国,都出现了不少用希伯莱文刊印的杂志。

但是不论是用希伯莱文还是用当地语文写作,由于犹太民族在传统上是个没有国家的流浪民族,他们无论走到哪里也难以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感觉,在美国亦不例外。犹太的教义,以及多少世纪以来,特别是在纳粹统治下所经历过的迫害和苦难,都使犹太作家的作品具有较鲜明的民族特色,这就是为什么它与其它文学有区别的所在。

二次大战后在美国的犹太作家人才辈出,作品也浩如烟海。其中较为人熟知的作家有: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菲利浦·罗思,柴姆·波托克,E·L·道克多罗,布鲁斯·杰弗里门,史丹莱·埃尔金及约瑟夫·海勒。

辛格于1904年出生在波兰,用意第绪文写作,1935年移居美国,晚年加入美国国籍。他的作品以选材离奇、语言流畅著称。他的代表作有《莫斯卡特一家》(1950),《格雷的撒旦》(1955)和短篇小说集《傻瓜金波儿及其它故事》(1957)。《莫斯卡特一家》,小说内容的时间跨度为1911年至1939年,通过对一个富有却没有社会地位的波兰犹太家庭三代错综复杂的关系,描述了这个家庭在道德和精神上的崩溃。它的故事使人想起海涅对本民族的评论:“犹太教与其说是一种宗教,更不如说是一种不幸。”他的小说证实了历史上到处可见的流浪的犹太人的形象--一批性格内向、四处漂泊、充满幻想但又命中注定永远达不到自己目的的知识阶层。《格雷的撒旦》与其说是一部小说,更不如说像是一组结构松散的短文,它对犹太人期待着自己的复国救世主到来的梦想,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道德差距做了深刻的探索。故事写的是1648年在哥萨克发生了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之后出现了一个叫赛巴太·扎维的假救世主。他欺骗犹太人说会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安宁和世俗的欢乐,实际上却在他们当中播下了不和和痛苦的种子。《傻瓜金波尔》描述了弗莱姆波儿小镇上的一个叫金波尔的烤面包师,他一生善良,轻信他人,结果却永被玩弄和欺骗。开始他被骗娶了镇上的一个荡妇,婚后4个月那女人就生下了孩子,金波尔却信以为真地把那孩子当做自己的亲儿子。他半夜从面包房回家发现自己的妻子正与他的徒弟私通,他不加拦阻反以为是自己的幻觉。镇上的人骂他傻,他却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怀疑别人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妻死后他到处流浪,听到许多谎言,看到许多假的东西,却都信以为真。他的一生似乎在向我们说明:人类的基本冲突并不是发生在他与上帝或魔鬼之间,而是发生在自我约束和本能需要之间,物质世界只不过是曾脱离真正世界的假象。

索尔·贝娄,1915年出生,在芝加哥长大,先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文艺奖,是当代最受重视的美国作家之一。他在1944年发表的《悬挂的人》,描述一个叫约瑟夫的芝加哥人在二次大战期间登记入伍,由于官僚主义使他变成了一个摇晃于平民和军人之间身份不明的人。他性格内向、情绪复杂、世界观热情而不合理性。索尔·贝娄的其它小说如《受害者》(1947)、《奥其·马修的奇遇》(1953)和1959年发表的《雨王亨德逊》1964年发表的《赫佐格》都以其活力和新颖的手法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尊敬。他的作品大都反映了犹太文化背景与周围环境和现实的冲突。

伯纳德·马拉默德是另一种类型的小说家。他擅长描写犹太下层人民的生活,用悲喜剧的手法反映他们身处艰难然而又坚强的性格。他的小说《店伙》(1957)写一个名叫弗朗克的意大利移民,利用为一犹太店主做店伙的机会不断从收款机里偷钱,之后又受良心谴责主动帮助店主波贝尔重整生意清淡的店铺并把钱悄悄补上。波贝尔虽几次对他的偷窃行为有所察觉但却不忍心将他彻底赶走。波贝尔死后他挑起重担经营铺子并爱上了波贝尔的女儿,但因其有过粗野的行为而被拒绝。整个小说以感人的手法描述了人类的爱心,以及犹太人那种善良容忍的天性。他的另外两部小说《新生活》(1961)和《修理工》也都描述了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及与不公正的社会的冲突。

与前几位作家相比,菲力浦·罗思属于较为年轻的一代作家。这一代犹太人考虑更多的不是他们的宗教背景和习俗,而是现代思想与传统思想的冲突,他们经常为自卑感、家庭束缚和性的困惑所苦恼。他的成名作《再会吧,哥仑布》(1959)和《随波逐流》都反映了这些方面的问题。他的其它作品还有《波特诺伊的抱怨》(1969)、《我们这一伙》(1971)和《情欲教授》(1977)。

柴姆·波托克是后起之秀的犹太作家之一。他1976年出版的《被上帝选中的人》通过两个都出身于犹太家庭的青年的友谊及关系中止,描述了美国的开放社会对老式犹太家庭文化传统和习俗的冲击。他的另外一部小说《许诺》实际上是前一部小说的续集。他的另两部作品是《开头》和《我叫艾舍·莱夫》。

E·L·道克多罗的作品没有鲜明的犹太个性。在他写的《拉格泰姆》(1975)中,犹太人、黑人和白人平分秋色。布鲁斯·杰·弗莱曼,斯坦利·埃尔金和约瑟夫·海勒都是以写黑色幽默小说著称的作家。海勒的《二十二条军规》写的是一群厌战的美国飞行员的故事。其情节荒诞、离奇,跳跃很大。早在十几年前已被介绍到中国来。

更后来的一些“犹太”作家其作品已几乎完全不带犹太风格,他们更像是一般的美国作家。这些人当中有诺曼·梅勒。作品有长篇小说《裸者和死者》,反映美国部队中军官与士兵之间的矛盾。他的其它几部长篇是《巴巴里海滨》(1951)、《鹿苑》(1955)和《美国之梦》(1965)。赫尔曼·沃克是以其著名长篇《战争风云》为美国和中国读者所熟知。欧文·肖的代表作有《幻狮》、《水上的面包》和《阔人,穷人》。

在犹太女作家中较有名的有格蕾斯·帕利、朱迪斯·罗斯纳和雷娜塔·阿德勒。罗斯纳写的《寻找古德巴先生》已被拍成电影,讲的是一位生活在纽约的天主教学校女教师由于不甘寂寞,晚上去酒巴找男人,最终发生悲剧。阿德勒的作品有《快艇》(1976)和《漆黑》,都在美国文坛上受到了重视。

总之,随着时代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论是哪种宗教都不得不受到愈来愈严重的挑战,而那些过去一直受传统宗教思想和道德规范约束的教民,其世界观在新的科学思想的影响下也必然遭受到不断的冲击,他们被迫在不断或多或少,乃至全部地摒弃自己原来对世界的认识,最终加入到一般现代人的行列中去。我们也许可以预料,在未来,美国的犹太文学也可能会成为一种“过去”,因为有相当多的年青的犹太人正在试图把自己溶合到一般的美国人中去。

标签:;  ;  ;  ;  ;  ;  ;  ;  ;  

犹太文化与犹太文学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