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论文_庞标焕

广州易天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在国家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聚集地城市,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致使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生活品味的需求显得更加突出,人们更加渴望有一个可以游憩、锻炼、呼吸、放松心情、享受自然之美的地方与他们和谐共存,于是,在一座座摩天大厦拔地而起的同时,公园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驾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本文分别从城市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和细部设计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植物规划;设计原则

引言

公园景观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一部分,现今各式各样的公园被建设起来。几乎每一个一、二线城市都会拥有一个或多个主题公园,现在三、四线城市也加大了对公园的建设力度,为的就是给市民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数量虽多,大部分由于经营状况不佳,面临倒闭。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很多公园在景观建设设施等硬件上盲目的进行模仿,缺少文化性和创意性,这就使公园变成了一个简单且粗糙的游乐园。

现代公园景观的设计对于景观的含义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景色、风景,而是要具有复杂的结构,更为深刻的内涵。其中包括技术层面和人为的理解与感知以及要有文化的内涵。下面我就如何对城市公园景观建设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1.1指导思想

(1)以人为本。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们在城市环境中的存在于发展需求。任何空间环境设计都应以人得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对人的关怀;(2)尊重自然、显露自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3)保护资源、节约资源。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

1.2设计原则

(1)生态化设计原则。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要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2)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原则;(3)整体性原则。景观设计不只是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要相地合宜,要得体,与自然、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4)多学科综合原则;(5)人性化设计原则。设计应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人性化设计应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景观设计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

1.3景观设计

综合景观和景观设计的定义来看,笔者认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公园的景观规划和公园的景观具体设计两部分,它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现代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或有意识改造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以及绿地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主要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开放或封闭、融入城市或隔离于城市的公共场所,需要融入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生态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并且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

二、城市公园总体规划

2.1总体规划的意义

城市公园总体规划的意义:首先要明确该公园在整个城市绿地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服务半径;测定环境容量和游人容量;确定公园内的保护对象和保护措施;其次在通过全面考虑和总体协调后,使公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得到合理的安排,使各部分之间构成有机的联系,能妥善处理好公园与城市绿地系统之间、关系;还需要满足环境保护、文化娱乐、休息游览、园林艺术等各方面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近期与远期的关系,以便保证公园的建设工作按计划顺利进行。

2.2公园的主题和设计理念

2.2.1公园主题

城市公园的主题就是指城市公园在城市中的基本角色,也就是城市公园在城市中所表达出内容。城市公园主题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公园的整体布局并结合公园的内容决定的。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建设规模、服务对象等,都对公园定位有着密切的联系。若从其服务对象和规模来看,有市级公园、区级公园、社区公园等。从其与城市中心的关系来看,城市公园有中心城区公园、市内公园、郊野公园等。城市公园的主题根据其景观内容又可分为:文化休息公园、纪念公园、历史名园、游乐公园、植物园、风景名胜公园、盆景园等。城市公园主题的确立,与地方的城市总体规划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设计师的理解与创造力有关。

2.2.2公园的设计理念

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即公园设计的立意和出发点,它是一个公园的文化线索和精神灵魂。它可以是一个人物,一个家园,一种文化,一个地标,还可以是一段历史,一种情感……

要总结出适合当地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首先就需要从公园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作为出发点,挖掘其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历史文脉是一个城市的形成、变化和演进的印痕和轨迹,是一个城市历史悠久、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象征,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因此作为一个城市公园,它是一个大众集体生活和休息的平台,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去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以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展现和表达出来,起到一种延续的作用。同时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更新速度和节奏的加快,其更加回归物质生活,所以,为现代都市人创造一些具有地域景观特色和精神文化内涵的生活环境,显得格外地重要。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公园,凸显公园的艺术魅力和独特性。寻找失落的城市场所文脉,寻找失落的情趣空间环境,寻找一种既能继承和延续城市历史人文精神。

2.2.3公园景区景点规划

公园按照规划设计意图,根据游览需要,组成一定范围的各种景观地段,形成各种风景环境和艺术境界,以此划分成不同的景区,成为景色分区。由若干相关联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元称为景点。景点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单元。景区则是根据风景资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人观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每个景区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景观空间。一般公园中均由若干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景点组成景区,再由多个景区组成公园完整的景观系统。

公园的景观分区要使公园的风景与功能使用要求相配合,达到增强使用功能的效果。景区不一定与功能分区的范围完全一致,有时需要交错布置,常常是一个功能区内包括一个或多个景区,形成一个功能区内有不同的景色。

2.2.4公园水系规划

我国《画论》曾谈及:“水得地而流,地提水而柔”,“山无水泉则不活”,还有喻山为骨髓、水为血脉、建筑为眼睛、道路为经络、树木花草为毛发的说法。由此可见水是园林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造景元素,水体能使公园产生生动活泼的景观,形成开朗的空间和透景线。较大的水面往往是城市湖泊水系的一部分,可以用来开展水上活动;有利于蓄洪排涝;形成湿润的空气,调节气温;吸收灰尘,有助于环境卫生;提供灌溉和消防用水;还可以养鱼及种植水生植物。一般城市公园的水系挖掘工程量较大,故公园中的大水面要结合原有地形来考虑,利用原有河、湖、低洼沼泽地等挖成水面。

2.2.5公园园路规划

园路是公园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园路的布局要从公园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地形、地貌和景点的分布以及园务管理的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做到主次分明,功能明确。公园中的道路网规划设计,包括出入口和广场位置、个数、道路等级、路网密度、交通设施安排、游览组织方式、园路的线形、高程、结构和铺装形式等类容。在进行园路系统规划设计时,应根据公园的规模、各分区的活动内容、游人容量和管理需要,确定园路的路线、分类分级和园桥、铺装场地的位置和特色要求。

2.2.6公园植物规划

在城市公园中,植物绿化面积应占公园总面积的65%以上,所以城市公园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室外公共空间,因此植物是极其重要的设计元素,拥有不可替代的造景、绿化、遮荫等功能。植物不仅具有极大的生态功能,有时还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人们甚至会慕名而至,使空间显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在植物规划中要对现有树木加以充分利用,尤其对古树名木要进行有效的保护,通常这样的树木往往埋藏着某些记忆与故事,传承了场地的历史和意义。综合性公园的面积一般较大,园内地形较为复杂,功能分区较多,所以植物种植上不仅要遵循公园种植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应结合公园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地进行。所以在场地分析时,要调查当地在植物配置中,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绿、快长与慢长树种的比例,以及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的应用。

植物搭配关系,在植物的配置上一定要乔木、灌木、藤本、地被相结合,模拟自然植物群,在树种选择上要灵活而多变,组成有结构、有层次的人工植物群落,这样不但丰富了园林中的绿化景色,增添了自然美感,而且在最大限度上利用了空间,增加单位面积的绿量,有效地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环境质量。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以及政府对改善人居环境的关注和投入,城市公园景观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

参考文献

[1]王涛.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07.

[2]杨晓曼.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营造探析.安徽农业科学,2017.12.

[3]陈亮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研究.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16.06.

[4]王璐.浅析城市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现代园艺,2018.02.

[5]论卢哲.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策略.现代装饰(理论),2012.10.

论文作者:庞标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论述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论文_庞标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