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中国的现代建筑行业起步较晚,缺乏比较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发展体系,技术和管理等存在漏洞,导致出现工程延误、施工事故或者是建筑物不合格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质量。为了解决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强化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以确保建筑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1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低
建筑业本就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有相关知识的技术人员参与施工建造。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缺乏大量劳动力,使得建筑施工队伍中大多是农民工,造成建筑施工队伍人员工作水平较低、缺乏基本的知识结构体系。而且施工人员流动大,影响了建筑施工中的工作效率,有可能导致工程不能按期完工。在某些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人员没有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职责,严重影响施工的进行。
1.2 建筑施工各部门缺乏监管与配合
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加强监管。但由于各部门间权力划分模糊,存在大量的滥用职权,监管不到位,使得建筑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在购买或使用施工材料时缺少监管,没有按照规定购置材料,材料采购部门与使用部门之间暗箱操作,也使得施工材料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后期的工程施工。
1.3 施工环节的控制不到位
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工程来说,整个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在工程的整体质量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目前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水平还不是很高,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够,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等问题,均是由于施工环节把控不到位,从而使得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进一步下降。
1.4 施工技术不过关
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目前,一些施工企业过度追求速度和经济效益,而忽视建筑质量。在施工时缺乏有效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没有重视高新技术的利用,导致外墙渗漏、门窗漏水、混凝土裂缝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民用与工业建筑物的质量。建筑出现渗漏的情况主要包括:外墙出现渗漏、层面出现渗漏、建筑的厨卫位置出现渗漏等情况。由于大部分建筑的填充材料都是空心砖及混合砖,承受能力差,在进行装卸与铺设时,很容易对其造成损坏。或者是因为常年受到长时间的风吹日晒而出现细微的裂缝,从而导致渗漏。地基作为房屋建筑的基础,如果地基发生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进程。
2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提高施工队伍整体从业素质
对于建筑施工中,除了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外,施工人员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所以要注重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施工队伍整体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尽最大限度的规避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完善企业员工与施工人员的职责分工,并且切实履行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其次,施工单位还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使得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能顺利开展。
2.2 各个施工部门要互相协调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在施工过程中,要权责明确,加强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并完善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体系。从建筑材料采购、使用及建筑施工技术等各方面明确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使得各部门之间可以协调施工,最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2.3 控制好施工的各个环节
(1)施工前的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制定计划是施工环节管理中的重心,在工程开工前,一定要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施工企业一定要按标准采购建筑材料并运送到工程现场,提供产品使用说明书和检测报告等。而且在施工前期要做好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的详细勘察和记录,确保施工计划符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施工环境。(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施工工序,必须根据施工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对于施工工序比较复杂的环节,要加强审核和监督控制。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改进图纸设计,保证施工施工的顺利进展。安排有施工技术经验的人参与建筑建造过程,建立动态的质量控制,明确建施工质量监督控制的工作职责,从而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
2.4 建立完整的施工体系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工作本就是一项需要各部门合作、分工,建立完整的施工体系促进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工程体系,所以企业应当制定完整的施工体系。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建筑质量,应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严格控制检查当前的施工作业,并组织各部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进行质量评判。注重建立与完善健全的工程项目监理制度,通过健全的工程项目监理制度,来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有效控制。
2.5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控制
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促进工程项目的管理制度的落实效率,缩短工程施工时间。
2.5.1防渗漏技术
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选择混凝土材料时应选择细骨料砂,根据设计图纸与实际使用合理的水泥标号和水泥品种,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前要做好试配试验,使其符合混凝土设计性能的指标。还要对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抗压强度进行检查,确保其抗渗能力好。在浇筑混凝土时,控制好浇筑的厚度和高度,确保基层与水泥砂浆的粘和性。完成浇筑后,应加强养护,将湿度和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避免出现裂缝。其次,在进行门窗施工时,在搬运时不要出现损坏、变形和扭曲的情况。装好窗框后,使用集合物和硬物防水砂浆按照l:2的比例进行填实,并使用外墙涂料对板底进行涂刷。
2.5.2 地基处理技术
桩基技术主要是缓冲来自地基上部荷载力传输到地基深部过程中所产生冲击力。水泥粉煤灰碎石的承载能力比单一的碎石桩高,而且采用的碎石桩还可有效地消除上部地层氧化的现象。所以通过联合使用这两种技术来对地基进行处理,可以达到很好缓冲地基的沉降速度的目的。
2.5.3 凸窗窗框主体的现浇预留技术
为了视觉效果,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会把转角窗的位置设计得比较突出,但这些凸窗遭到风吹日晒,受到的侵蚀比较严重。凸窗框位置主要使用刚性防水材料,砂浆材料在凝结后收缩效果不好,会产生许多细微的裂缝,影响室内的墙面装修。所以在对混凝土窗台板进行浇筑时,先为框槽预留一定的位置,然后使用混凝土的结构来加强防水功能。对装在凸窗班框槽内的窗框要调整好,使用质量好的防水砂浆进行严密的填充,再贴上双面胶,以提高防水效果。在对凸窗进行防渗防漏施工时,(1)要检查凸窗模板,使其保持平整与光洁;(2)保证支撑凸窗的牢固性以及窗板一次性浇筑成型,截面的尺寸满足相关的规定;(3)加强混凝土的振捣,使混凝土结构的防水达到符合规定的标准,确保其严密性;(4)确定下料铝合金窗框。在下料前,先测量好窗框的尺寸,通过综合的分析,再下料。
3 结束语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是涉及到很多方面,由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存在着监管不善、施工技术落后问题,导致质量下降。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监督管理,各部门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做好整个流程的配合,控制好施工环节的质量。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竞争环境,从而提高整个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景华.民用建筑施工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门窗. 2016(05)
[2]吴继祖.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J].城市建筑. 2013(06)
[3]王双伟.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及预防措施[J].智能城市,2016,v.201:150-151.
论文作者:夏志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建筑施工论文; 工业论文; 各部门论文; 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窗框论文; 地基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