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论文_郭双

探析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论文_郭双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口泉中学 037001

摘 要:生活化教学方式是新时代社会所需要。人们普遍推崇的,因为借助于一种轻松的气氛和生活经验来引导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可以通过生活去感受知识、应用知识,让学习效果可以真正的发挥。结合实际,本文选取了高中化学生活化进行研究,希望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活化教学 策略

所谓的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的所学能够从生活中得到体验和证实,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书本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一、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依据的理论分析

1.构建主义理论分析。建构主义是通过自身实践做到知识整合、知识验证、知识吸收的过程,结合生活经验,学生可以亲自去做到知识转化,重新构建一种知识体系。这种理论强调的是积极主动和学生的探索性,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达主体,更应该通过生活化的引导去给学生创造主动观察、亲自体验的机会,让知识真正的变活、真正的为自己所用。

2.教育与生活理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的生活,因此,教育与生活理论也是高中化学进行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依据。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可以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所学去积极引导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陶行知也有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和杜威有异曲同工之处,他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教育本身也是为了辅助生活。因此,现代的教学不能是单纯的知识灌输,应该注重与实际的结合,让教学的效果在生活中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

二、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传统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构建与灌输,但是忽视了知识的实践性,让很多知识都被架空了,也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这就完成了知识学习和生活实践的脱轨。对于高中化学更是如此,为了应付高考,学生需要不停的做题,吸收知识,已经成了一种化学知识的吸收工具。但是所学并不能很好的引导他们积极的生活,甚至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还会让他们讨厌学习、缺乏创新的意识。其实,知识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因此高中化学应该结合实际,鼓励学生去动手、去验证、去体验,从而提升学习效果。比如,很多现实中的案例就是验证化学方程式的机会,只有亲自动手才能将这种知识真正的吸收、变成为自己所用的工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分析

1.教材内容的生活化。高中化学是高中生的一门必须课程,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参考依据,因此想要做到教学生活化,对于教材的改革是必要的。比如江苏版的高中化学教材就很好的结合了实际,很多案例和习题都来源于生活,这就是以教材为引导,真正地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想要实现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考虑从教材内容的生活化调整入手,设置不同的栏目和环节,给学生更多去实践、去体验的机会。诸如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决策、拓宽视野、联系与实践等。

2.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当今社会不再接受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式,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给学生一种知识转化实际运用的机会,帮助他们去接受、理解某个知识点。教学情景的创设其实就是将生活中的案例转移到课堂知识教授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近距离的在生活案例中去体验一种新知识。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对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取舍和筛选,把一些积极的生活素材搬到课堂,转化为教学工具,为知识传授做好铺垫。高中化学本来就是一个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可以通过生活去进行教学,让教学效果达到很好的提升。比如,想要告诉大家摩尔的知识,可以将相关的典故引入其中,利用曹冲称象故事的引导告诉大家,什么是物质的量以及粒子数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再比如,现实中有些市场上的银耳特别白,人们一般都不会去购买,那么为什么呢?通过这种情景创设,告诉大家里面的原理是借助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因此既做到了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也可以给大家灌输一种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3.教学方式的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是真正做到教学生活化的关键因素。结合实际需要,改革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是必然的趋势;结合实际生活,利用引导式的授课方式来教授知识,给学生更多体验、感受的机会。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体。如教学《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化学科学》,教师指导学生分组搜集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相关资料,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并讨论交流空气污染、水污染的危害与化学防治方法,让学生了解认识人类活动,能对环境、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当代社会面临的能源、水资源、环境等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化学科学的支持。

4.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整合,创设生活化的习题。习题生活化才是真正让知识被运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生活化的习题,将生活中一些实际的案例转化为习题,比如这几年高考工艺流程图,源于生产实际,诸如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节能减排、“绿色化学”、循环利用等问题和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既做到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也能让学生有效的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能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推理一些相关的化学知识和社会责任感,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这也是高中化学真正要实现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刘铁芳 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2005。

论文作者:郭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  ;  ;  ;  ;  ;  ;  ;  

探析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论文_郭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