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陕西)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75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有了更新的机遇与挑战,但是也使得建筑行业内部的竞争变得更加的激烈,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想获得一定的生存和发展,就要努力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工作,从而降低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现阶段下,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不能够完全的适应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需求,所以应该要不断的创新动态管理方法,从而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1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现状分析
1.1建筑工程经常出现设计变更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间,往往在施工的工程中间,有些施工的环节和施工工艺在起初设计的时候,并不能做到完全的符合现实要求,这种情况下,在开工的时候,往往会导致设计图纸的变更,这种变更,很大的可能会造成,工程造价的变动,进而造成了建筑工程造价的升高。当然,这种图纸的变更,也有可能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1)施工勘探的时候,没有进行仔细的勘探,导致了设计出来的土制造时机施工中间存在有不符合实际需求的情况发生;(2)设计图纸往往是理想化的设计过程,很难兼顾到实际施工中间的方方面面,导致了设计图纸会与实际施工中间遇到的问题存在有差异性。
1.2建筑工程没有重视起工程造价
就我国现状来说,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还是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情况,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造价管理并不严格,对于造价管理,没有建立起专业的流程,企业的造价管理的人员水平也往往达不到实际的工程需求,这种情况会导致,企业的工程造价水平和实际情况存在有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往往会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间,工程施工会因为早间管理存在有问题,而耽搁了施工的进度,甚至严重点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从而导致了企业社会形象受损,企业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
1.3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上缺乏主动性
当下,许多企业都在对工程造价控制上的问题施以事后控制,主动提前加以预防控制的比较少,而且负责造价管理的人员多是注重竣工阶段结算的管控,尤其是针对大项目的关注度要大于小项目。这就是造成在审核施工图的过程中,有关报价程序不够严谨,缺乏工程造价事前管控的主动性的主要原因,进而造成施工图的预算结果与竣工结算结果产生很大的差异。不仅增加了工程造价的工作量,而且极易使得超额投资情况出现。
1.4动态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在对建筑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的过程中个别关键性可依据的投资估算指标缺失。在对项目施以总体概算时,编制概算定额及指标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因各部门之间缺失统一的相关定额及指标的标准,从而导致总概算结果失准,同时,个别部门在市场造价信息来源上缺乏可靠性及及时性,这也会造成工程造价工作失准及失真。
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措施
2.1评估决策阶段的动态管理措施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评估决策阶段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促进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做好相关建筑信息资料的收集工作,还要进行整理与审核,确保建筑资料的真实、全面以及有效。而建筑资料应该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理信息资料、造价信息资料以及建筑工程资料。地理信息资料主要是指施工场地、周围环境、地理地势以及水质土质等等。而造价资料则是包括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以及人工费用等。建筑工程资料则是指相关的建设要求以及使用的信息。然后工作人员再根据各个数据信息制订出一些比较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投资决策表,在进行编制的过程中,应该要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还有就是要保障投资方案要具有一定可行性以及科学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招标阶段
招标标底是项目顺利完工所需投资的最低限额,要想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必须在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对标底加以编制,以保标底符合市场现实状况,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并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做好招标过程的保密工作是保障招标作用得以实现及项目公平竞投的关键。另外,在施工队伍选择时,首先要依据投标企业所提交的规模及资质认证,对其工程施工资质及能力施以严格考核,以保工程如期高质量完成;其次评估投标企业提交的施工方案及其所用施工材料及工艺所能达到的工程效果;最后分析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另外,也要依据建筑工程规模的大小确定是选择使用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来进行项目施工,同时,也要积极实行招标总价包干机制,降低施工中扯皮行为发生的几率,以保工程建设实现经济及社会效益双赢。
2.3工程设计阶段的动态管理措施
一般,工程设计的费用占项目工程整体施工建设成本的1%,但是却能够影响项目工程整体造价7%的费用。所以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也能够提高项目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在进行设计阶段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要做好对于施工场地的勘测工作,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几何勘测数据进行设计,设计之后还应该要同工程造价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讨论,从而使设计方案的施工成本降到最低,然后工程造价人员可以根据设计方案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管理,保证施工成本得到控制。
2.4工程施工阶段的动态管理
(1)建筑材料的动态管理应该要从采购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要控制采购材料时的价格。尽可能的选择好价格比较合理、运费比较少的建筑材料企业,并且还应该要做好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2)人工费用方面的动态管理,施工单位可以同施工人员签订劳务合同来规定双方所需要执行的责任和义务,做好相关施工人员的工作划分,同时还要对施工质量进行质量检测等工作,保障施工质量。(3)就是设备方面的造价管理工作,施工设备的成本投入占比也比较多,每个施工设备的功能不同也就导致了使用费用也有所不同,所以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该要做好设备费用的统计工作,通过不同设备的搭配来减少施工成本。在竣工之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还应该要对各个施工阶段的资金支出进行统计,并且同工程造价方法进行对照,从而明确工程造价方案与实际工程造价的差额。
2.5施工材料的造价动态管理
2.5.1加强材料采购的成本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对于材料的采购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做好采购价格的管理有效地能够降低施工材料成本。在进行建筑材采购的时候,往往会存在有多家材料供应商,对材料供应商的选择时候,确保质量的情况下,降低价格是成本采购的重要因素。
2.5.2加强材料的利用率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材料的浪费也是造成材料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材料的利用率管理,有助于在施工过程中间成本的降低。对于材料的利用管理,一个是加强工人培训,在工人中间形成材料节约的意识;另一个是加强施工管理水平,达到降低材料使用的目的。
2.5.3考虑到材料的运输成本
虽然对于材料管理中间来说,运输成本往往并不是大头,但是要考到一个工程大量使用材料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对于运输成本进行控制的话,材料运输中间造成的资金也会是很大的一部分成本。
总之,由于我国建筑工程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我们必须自投资决策阶段开始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对工程造价施以科学有效的动态管控,以市场为基础,提高工程造价所需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及可靠性,及时找出工程造价工控中的不足,制定有效措施及时修正,优化资源配置,促使建筑工程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佟禹霖,王吉春.试析工程项目的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管控[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214-215.
[2] 廖孝伟,狄鹏娣,毛华武.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研究[J].河南建材,2019(02):108-109.
[3] 潘笋.探究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策略[J].四川水泥,2019(03):163.
论文作者:孙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动态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成本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