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属矿产资源技术政策的发展与创新_铁矿石论文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技术政策的发展与创新_铁矿石论文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技术政策的发展与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矿产资源论文,金属论文,我国论文,政策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1文献标识码:A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同资源的发现、开发、利用伴随在一起的。在当今社会中,矿产等自然资源依然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的来源,全世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矿产资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来自矿产资源,95%的能源依赖于矿业提供。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处于过度消耗资源阶段,在一方面需要高速发展经济,一方面又要加大环保、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促进根本性转变,建立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国民经济新体系。

一、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齐全、配套程度较高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也是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历史最为悠久的矿业生产大国和矿产品消费大国之一。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还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1]。我国在铁矿石生产数量上有优势,但在结构上、质量上和品种上仍处于劣势,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首先,我国铁矿资源条件差,丰而不富。尽管探明储量有462亿t,但已被利用和可供选择利用的储量只有256亿t,且多为贫矿,平均品位只有32%左右。我国铁矿床开采难度大,适于露天开采的矿床逐年减少,剥采比逐年上升,选矿回收率无多大变化,这就导致我国矿石成本增加[2]。其次,我国铁矿山大都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矿山装备陈旧,技术水平低,矿山维持原有生产规模,面临技术改造任务。第三,我国矿山都是按计划经济模式建设的,人员多,摊子大,劳动生产率低,一些老矿又面临闭坑转产,人员安置亟待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导致我国铁矿企业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目前我国铁矿石市场,国产矿受到进口矿的冲击已很明显。现在钢铁企业普遍认为进口矿质量好,而且进口矿价格下跌,海运费下跌,更使进口矿受到用户欢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钢铁工业发展的要求,我国进口高品位矿产量逐年增加,国内低品位矿产量有所减少[3]。

二、我国金属矿产资源技术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1.自力更生的矿业发展政策

建国初期至1973年,我国钢铁工业一直坚持自力更生的铁矿资源方针,这是由当时国家的经济状况、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所决定的。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我国地大物博,国内铁矿资源能够满足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强调自力更生。党和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在钢铁产量还不算高的“一五”期间,铁矿石产量除了满足我国钢铁工业冶炼的需要之外,还部分出口。1958年开始全民大炼钢铁,面对矿山落后直接影响钢铁工业发展的局面,党和国家采取“大打矿山之仗”,选派人员出国学习,引进一批当时比较先进的采掘设备等措施,在“一五”末期使当时的铁矿石供应基本上满足了当时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

这一时期的铁矿资源方针,促进了我国铁矿资源的开发,为钢铁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铁矿石原料基础,对保证钢铁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利用两种铁矿资源政策的出台

1974年,国产铁矿石的供给已经明显地满足不了钢铁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国家被迫采取了进口补缺的铁矿资源方针,铁矿石的进口量呈逐年上升的势头。但在这一时期,进口铁矿石所占比例不大。

1976年至1980年间,在原国家计划委员会的支持下,进口了一批先进的采掘设备,增加了钢铁工业中铁矿采矿和选矿的能力。但由于铁矿投资额度和比例缩减,没有根本改变铁矿采掘落后局面,铁矿石缺口越来越大。

1981年至1985年期间,受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国家投资重点转移等因素的影响,铁矿投资额度和比例都急剧下降,致使铁矿工业出现了严峻的局面。在此期间内,铁矿石生产能力没有明显的提高。

3.两种铁矿资源政策的完善与发展

宝钢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钢铁工业利用两种铁矿资源政策的突破性进展。随着国家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针的深入贯彻执行,国家明确提出了钢铁工业利用两种铁矿资源的方针。在这一时期,我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当时进口铁矿石的价格比国产的相同质量的铁矿产品的价格高得多,另外我国还有相当数量的铁矿资源有待开发利用,以及我国的铁矿设计、施工和生产力量大量闲置,使得两种铁矿资源方针一时尚未深入人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发展,一国的经济发展采用单一的立足国内自力更生开发自有资源的战略已不适用,针对国内某些大宗矿产资源有重大缺口和部分矿产品供应不足的状况,为弥补国内资源不足,及时完成战略转变,不得不推行“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实现矿产资源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促进“两种资源”战略的实施,以国内短缺矿种为重点,从外贸进口矿石到“走出去”收购,参股采矿权,进行风险勘察、开发,在国家层次上研究建立全球矿产安全供应体系[4]。

4.我国矿产资源技术政策体系

针对我国矿山基础薄弱,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工艺装备水平落后,耗能高,污染严重,矿产品产量、品种、质量满足不了四个现代化要求的现状,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从1983年1月起,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联合组织全国2000多名专家进行了全国性的技术政策论证工作,于1985年出台了国家科委蓝皮书第7号《材料工业技术政策》。在《材料工业若干技术政策要点》中明确提出了8项技术政策:加强地质勘探和矿山建设;对资源必须综合利用;认真开发和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矿产品质量,满足用户要求;提高装备水平;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降低能耗,合理利用能源;认真搞好环境保护,加强安全生产。这些政策基本确定了今后的技术选择方向。

1985年以后至今,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其中,资源问题,特别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又处于突出地位。就发达国家而言,保证矿产资源,特别是金属矿产品(短缺金属)供应的安全性仍然是制定全球战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发展中国家而言,矿产资源不仅是发展经济的物质基础,也是引进资本、繁荣市场的主要条件。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的体制也开始进行改革,由政府提供的矿产资源勘察和开发资金的单一投资渠道已逐步向多元化投资渠道转变,矿业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改革正在深入,不按市场规律盲目生产和出口矿产品的势头有所遏制。同时,鼓励外商来华投资勘察矿产资源和鼓励国内企业到国外进行矿产资源风险勘探与开发方面取得了进展。到1999年涉及到的国家已达14个,已经形成了包括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的完整的政策体系,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安全运行提供了矿产资源保障。

三、我国矿产资源技术政策发展与创新

21世纪初的世界矿产资源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我们不失时机,加大改革的力度,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政策发展和政策创新,充分发挥技术政策的导向作用,正确确定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技术方向,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是可以实现的。政策创新首先是充分分析现有的技术政策,并随政策环境的变化而及时修订政策,保持政策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创新。必须看到,近年来还存在着政策导向作用差,缺乏保障作用;政策系统性差,缺乏前瞻性;政策的刚性差,贯彻得不得力;政策的连续性差,容易出现波动。例如,“八五”期间发展乡镇企业时,小矿山如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破坏了矿产资源,发展出现了问题,一方面造成国内矿产品缺口加大,一方面造成极大社会浪费。再如,实现了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后,从澳大利亚西澳洲皮尔巴拉地区、巴西铁四角和卡拉加斯地区进口大量铁矿,短期看是比较稳定的,但随着世界不稳定因素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增多,中国应寻求进口多元化,争取开拓新的资源。同时也应看到,我国超计划多进口1000万t富铁矿,相当于我国生产原矿2600万t,等于5万名矿工失业,国家少收税费5.2亿元人民币,而出口国则可多安排3000~5000人就业,还获得税收3000万美元,供应商获利3000~4000万美元[3]。这个反差尤其应该引起政府领导部门关注。

为此,要继续完善矿产资源技术政策体系,并随时出台适合国情的创新型政策。建议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以保证技术政策的实施。①迅速提高采矿装备水平政策。大幅度地提高坑内矿山开采强度、开采规模和矿山自动化生产水平,制定相关导向政策,支持和鼓励各类矿山企业应用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提高矿产资源在开采、洗选综合利用上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提高矿产品深加工能力和矿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好的经济效益。②积极鼓励推广先进开采工艺、采矿方法政策。推迟剥岩洪峰时间,达到节约早期基建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之目的。要鼓励、支持和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提供科技支撑。③加大对难选矿石科研攻关力度、科技投入政策。鼓励和扶持难采、难选、低品位矿产开发利用和尾矿利用的科技攻关项目。提高“三率”指标,降低资源损失,改善矿山的经济效益,提高矿山服务年限。④强化资源的综合回收和尾矿再利用政策;鼓励综合回收铁矿伴(共)生有益元素,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山经济效益的政策。为此,需进一步加强科学试验,改进综合回收的生产工艺,增加综合回收的品种,提高回收率。

标签:;  ;  ;  ;  ;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技术政策的发展与创新_铁矿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