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价值分析论文_卿麦雨

湖南省东安县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5900

【摘 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0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2组都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同时对实验组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分析并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比对照组的20.0%低,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9.47±1.23)d,比对照组的(16.92±1.39)d短,P<0.05。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比对照组的76.0%高,P<0.05。结论:利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患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病情恢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价值;主动脉内球囊;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5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Jul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25 cases in each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as performed in both groups,and 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 was perform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4.0%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lower than 20.0%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9.47 + / - 1.23)d,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6.92 + / - 1.39)d,P < 0.05.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6.0%,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6.0%),P < 0.05. 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pplication value;Endoaortic balloon;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在我国临床上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可引发血小板聚集的情况,使得血栓形成,并对冠脉造成了堵塞[1]。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则属于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治疗手段,有助于促进心功能改善,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2]。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择取自2016年10月-2018年7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对所选病例进行分组,实验组(n=25)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为46-78岁,平均(66.23±4.58)岁;前壁心肌梗死者,18例;其它部位心肌梗死者,7例。对照组(n=25)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为46-77岁,平均(66.82±4.16)岁;前壁心肌梗死者,19例;其它部位心肌梗死者,6例。患者经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对此研究知情,有完善的病历资料。比较2组的梗死部位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于无菌操作下施以局部麻醉处理,采取Seldinger极技术对股动脉进行穿刺,并经静脉注入5000U的肝素钠,然后再将鞘管(6-8F)规范化的置入,同时经导丝将主动脉内球囊按要求置入,确保球囊在肾动脉开口以上以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下的降主动脉中。将球囊尾端和反搏泵进行有效的连接,选择心电触发模式,并以心电监护的情况作为参考采取1:2亦或者是1:1的比例对患者施以反博治疗。手术结束后,对患者施以胸部X线片检查,并对主动脉中的球囊导管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对管道进行肝素化,利用肝素钠以及生理盐水对管路进行冲洗,避免导管受压亦或者是打结。此后,以4-6h为周期,经静脉对患者追加1次肝素,控制激活全血酶固时间为60-80s。而对照组则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操作方法同实验组。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统计并发症发生者例数,并经分析后作出比较。

1.4 疗效判断

根据以下标准[3]评估治疗效果。(1)显效,无并发症和其它合并症感染的情况发生;救治成功。(2)有效,机体功能显著改善;相关症状和体征明显缓解。(3)无效,机体功能未改善;相关症状和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2组总有效率的计算根据如下公式进行:[(显效+有效)/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分析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9.47±1.23)d,比对照组的(16.92±1.39)d短,组间差异显著(t=20.0693,P<0.05)。

2.2 并发症分析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如表1。

2.3 治疗效果分析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比对照组的76.0%高,P<0.05。如表2。

表1 两组并发症的对比分析表 [n,(%)]

3 讨论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属于是心脏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能够致人死亡,危害性非常大,若患者的病情较严重,亦可引发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室间隔穿孔等病症。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为了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死亡风险。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则是一种机械性的循环装置,具有较好的左心室辅助功能,在治疗心肌梗死中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利用球囊的排空以及充盈,提高舒张期的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并由此起到改善左心功能的作用。多项研究表明[4],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采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疗法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并且,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得到了有效的降低,不仅有助于促进其术后病情的恢复,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此研究中,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临床疗效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证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实际运用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介入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建议采纳。

参考文献:

[1]周莲,江敏,文玲等.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76-1378.

[2]汪砚雨,段洪强,董平栓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0):2257-2259.

[3]杨斌,王旭,邵一兵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4):294-298.

[4]宋明才,雷汉东,张稳柱等.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早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预防心源性休克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1):3886-3888.

论文作者:卿麦雨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0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价值分析论文_卿麦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