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其建筑物多数是以混凝土作为主要的施工材料,因此在实际中必须要对建筑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此来确保混凝土结构可以达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受混凝土材料性质的影响使其在实际中会产生不同的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对这些质量问题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采用适当的质量控制措施来提升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效果,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混凝土施工质量属于建筑项目在建设中需要重视的基础内容之一,只有保证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才能避免建筑在建设阶段及投入使用后出现质量问题。为此本人从多角度分析了目前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几种质量问题,并提出了这些质量问题的形成因素及其所带来的影响,立足于此提出了在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采用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此来对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有的风险隐患问题进行有效的防控,避免在建筑工程中留有质量问题。
一、在建筑混凝土工程中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常见因素分析
1、施工材料所带来的质量问题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其对混凝土各类原材料的质量有着较高的标准要求,若是在施工中所选用的材料性能、规格、质量等不符合建筑方案的要求则可能导致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下降,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无法达到相关的质量标准。并且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其对混凝土的水灰比有着明确的规定,必须要按照混凝土配制方案的要求来确认水泥、骨料外加剂等材料的具体比例,而在进行混凝土配制的过程中若是其水灰比与实际的施工条件及施工要求不符,可能带来较多的质量隐患问题,如混凝土结构出现较大的空隙,影响混凝土整体的强度,使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无法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顺利的实行。
2、施工技术所带来的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其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有着较高的标准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建筑工程建设方案的要求来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这样才能确保建筑混凝土施工可以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来完成其各项施工工序。若是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其技术选用不合理则可能导致在工程中留有质量隐患问题,例如在混凝土浇筑中若是未按照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来进行钢筋的布设则可能致使钢筋出现位移的现象,进而使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露筋的质量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益。
3、施工养护所带来的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其混凝土对温度有较高的敏感度,若是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后未及时对其进行养护,则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裂缝、麻面、孔洞等问题。并且混凝土施工养护不到位也可也会影响混凝土的终凝,致使水泥的活性降低,导致建筑混凝土结构构件无法达到设计的标准要求,影响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
二、在建筑混凝土工程中对其施工进行质量控制的措施分析
1、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其原材料的应用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质量控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把控,确保所采用的原材料其规格、性能等符合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在混凝土中其原材料主要包括了水泥、砂石、外加剂、骨料等,而在混凝土施工中其对各类原材料都有着不同的质量指标要求,尤其是水泥水化热特征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对水泥的掺合量进行科学的调控,并且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还需结合工程具体的施工指标来确认混凝土中各类原材料的级配,以此来保证建筑混凝土能够具有良好的物理及化学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混凝土原材料进场使用之前需要通过抽检的方式来对其规格、品种、性能等进行试验检测,确认原材料的各项指标达到规定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要求后方可入场使用。并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依据施工方法、工程设计要求、组成材料质量等因子,通过调整、实验室计算和试配综合确定的,配合比设计过程所用的砂、石含水率与实际施工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施工时,为了确保按照设计配合比精确投料,按照施工现场石、砂实际含水量进行调整,维持水灰比不变。
2、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混凝土浇筑前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要对混凝土强度试验单及其配合比通知单进行确认,在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浇筑作业。同时还需对建筑模板工程进行检查,确认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等是否符合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标准要求,检查模板拼装是否存留有缝隙,以此来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渗浆的情况。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第一,在进行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连续性,其通常是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来对其施工过程进行控制,通过薄层连续浇筑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进行控制。第二,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来确认其振捣系数,以此来避免出现漏振、过振的情况,从而保证混凝土其密度及强度可以达到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并且在混凝土浇筑振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可能出现泌水的情况,一旦出现此种问题则需要及时的进行清理,防止其对建筑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第三,对混凝土的泵送进行控制,在混凝土泵送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其出现离析的情况,则需要保证整个泵送过程的连续性,若是在施工中必须要对混凝土泵送进行中断则需要注意其中断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并且要确保次层混凝土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浇筑完成。第四,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垂直度、表面平整度和光洁度达标。针对混凝土的上述指标,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及优质的模板意义重大。除此之外,为了达到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的标准,还要注意模板拼缝、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等。例如模板的拼合不严密,发生漏浆现象,在情况比较严重时,会导致新浇筑混凝土表面出现露石现象。除此之外,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的先决条件是模板的刚度,所以,在反复使用模板之前,一定要校准其刚度,杜绝使用变形较大的模板。
3、加强对施工养护的质量控制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必须及时的进行养护处理,在混凝土的表面,会发生蒸发现象,导致混凝土出现脱水现象。通常情形下,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的12h内,在其表面必须进行洒水和覆盖处理,且经常对其进行洒水处理,确保其处于湿润状态,维持混凝土发挥水泥的水化作用的湿度和温度,这个过程必须维持7d以上。在冬天或混凝土表面不方便洒水时,也可以采取涂刷薄膜养生液或使用塑料薄膜覆盖,预防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过分蒸发,以此养护混凝土。在完成混凝土结构浇筑后,不可急着进行拆模操作,必须确保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避免混凝土结构被破坏或混凝土表面产生早期裂缝。
三、结语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其具有系统化、复杂化的特征,由于其施工所涉及的内容较多且极为广泛,因此必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条件及施工要求来完善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案,以此来保证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对混凝土施工进行精细化管理。同时在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还需从其材料、配合比、施工技术、施工养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此来达到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强化的效果,进而为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罗海泉.刍议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7(4).
[2]孙亚崑.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219.
[3]赵明.高层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254.
[4]吴铁武.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科技风,2017:95.
论文作者:刘光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原材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8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