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国扫盲研究_农村人口论文

我国80年代扫盲情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代论文,情况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以我国1982年和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比较研究了我国80年代扫盲的特点、趋势,预测了到2000年不同年龄、性别的人、不同地区和城乡扫盲的特点,从而全面地揭示了我国扫盲的历史进程和现状,提供了从整体上把握我国扫盲的系统资料。

一、1982年和1990年我国文盲总量和成人文盲率的比较

80年代,我国的扫盲取得显著成绩,在总人口数量继续增加的背景下,文盲总量以每年600万人的规模递减,成人文盲率以每年1.5个百分点的速度降低,人口文化素质得到显著提高。这是我国80年代经济迅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的结果。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文盲总量仍然居于世界各国前列,要摘掉文盲大国的帽子,我国需要付出比其他国家更加艰巨的努力。

1.我国文盲人口总量每年递减600万。

1990年,我国文盲人口总量为1816万人,与1982年的22996 万人相比,减少4836万人,平均每年递减604万人,文盲人口总量压缩了21%。

80年代我国文盲人口总量的递减速度明显高于50-70年代。据1964年和1982年两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在此期间的18年中,文盲人口总量减少了1800万人,平均每年仅减少100万人。再进而追溯到50 年代初,按1949年文盲人口占80%计算,约为2.9亿人,在1949年至1964 年的15年间,文盲人口总量减少约42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280万人, 相当于80年代平均每年减少人数的50%。显然,我国文盲人口总量的压缩经历了一个快、慢、快的曲折过程,而这个过程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发展曾经历过的曲折过程是相一致的。

2.我国成人文盲率每年降低1.5个百分点。

199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的文盲率为22.21%,与1982 年的34.49%相比,下降了1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5个百分点,8年间我国的成人文盲率下降了35%。

80年代我国成人文盲率的下降速度略高于50-70年代。据1964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当时的成人文盲率为58%,从1964年至1982年的18年间,成人文盲率下降了2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3个百分点。再进而追溯到50年代初,在1950年到1964年的15年间,成人文盲率下降了2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4个百分点。40年间,我国成人文盲率下降了近60个百分点,由50年代初每5个成人中就有4个文盲,改变为今天每5个成人中有1个文盲,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取得历史变迁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比我国文盲人口总量与成人文盲率的变化情况,文盲人口总量在不同年代的变动差明显大于成人文盲率。 由于成人文盲率=文盲人口/15岁以上人口,我们可从文盲人口和人口这两个因素,观察成人文盲率的变化特点。请看下表:

单位

1949年1964年1982年1990年

15岁以上人口

万人3600041493 66666 81751

15岁以上文盲

万人2900024800 22996 18161

成人文盲率 % 80 60

34.49 22.21

经过测查,50年代和80年代我国成人文盲率的下降情况基本一致,人口增加因素和文盲减少因素各占一半;而在60~70年代,则主要是人口增加因素造成成人文盲率降低。

3.女性文盲占我国人口总数的70%。

在1990年普查掌握的18161万文盲中,女性为12725万人,占文盲总人口的70.2%;男性为5436万人,占29.9%。每10个文盲中,就有7个是妇女,因而可以说,扫盲的主体,在于扫除妇女文盲。

与1982年普查资料比较,我国女性文盲减少了3167万人,平均每年减少396万人,是同期男性文盲减少人数的1.9倍。这表明80年代的扫盲,抓住扫除妇女文盲这个重点,是该时期扫盲成绩显著的重要原因。

再从成人文盲率看,1990年我国女性人口文盲率为31.93%,男性为12.98%;与1982年比较,女性文盲率下降了16.93%,男性文盲率下降了7.83%,女性文盲率的下降幅度是男性的2.16倍。

但由于女性文盲人口总量大,文盲率高,80年代扫除妇女文盲的显著成就仍未降低我国文盲人口中的女性比重。1990年,女性文盲率与男性的比率为2.46:1,比1982年的2.35:1又有所扩大;女性文盲占文盲总人数的比重,1982年为69.1%,到1990年又增加了1个百分点。随着我国成人文盲率明显降低,再进一步降低女性文盲比重和女性文盲率将更为艰巨。

4.农村文盲率高于城镇1.2倍。

1990年,我国农村文盲人口总量为15408万人,占文盲总人数的85%;城镇为2753万人,占15%。与1982年比较,我国农村文盲人口减少了5694万人,城镇文盲人口增加了858万人,城镇文盲人数占文盲总人数的比重增加了7个百分点。

分析表明,导致我国城乡文盲人口出现上述变动的原因,在于80年代我国农村人口大量转入城镇,城镇人口比重明显上升,并非农村扫盲的成绩优于城镇。

1982年,我国15岁及以上城镇人口为10741万人,占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6.1%;到1990年,15岁有以上城镇人口达23003万人,比重增加到28.1%。即使按1990年城镇文盲率这一保守数字推算,这一时期大批农村人口转入城镇,仍使农村文盲人口有1000万以上转为城镇文盲人口。因此,可以说1990年和1982年两次人口普查的分城乡文盲人口总量是不完全可比的。

可以反映城乡扫盲基本情况的主要对比指标是成人文盲率。请看下表:

单位:%

时间 农村城镇 农村/城镇

1982年 37.74

17.63

2.14

1990年 26.23

11.97

2.19

从上表资料看,农村文盲率下降了11.51个百分点, 城镇文盲率下降了5.66个百分点,农村文盲率降幅高于城镇;1982年农村文盲率高于城镇20.11个百分点,1990年农村文盲率高于城镇14.26个百分点,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但如果从城乡文盲率的比率来看,1982年农村文盲率高于城镇1.14倍,1990年农村文盲率高于城镇1.19倍,差距较明显,观察比率变化比观察降幅变化更恰当些。如果再考虑到城镇文盲率中同时包含着农村文盲机械转移的因素影响,1990年城乡文盲率的实际差距比表中数据还要大些。

显然,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是很大的。每10个文盲人口中,就有8.5个聚集在农村,因而也可以说,扫盲的实质在于扫除农村文盲。进而再分性别看,我国农村文盲中有69.5%是妇女。每10个文盲人口中,就有6个是农村妇女,因而又可以说, 农村文盲妇女是扫盲所面对的最大和最重要的群体

5.我国扫盲教育的成果。

扫除文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是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历来坚持的一项大政。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对扫盲作出决策,发布有关扫除文盲的决定、指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性扫盲教育。据1949年至1990年统计,全国共扫除文盲16954万人,文盲占总人口的比例从50年代初的80%以上下降到1990年的15.88%。有半数以上的县15-40周岁人口中的非文盲率达到85%以上,实现了当时国家规定的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1982年至1990年,全国累计参加扫盲学习的有3812.4万人,其中扫盲毕业2309.21万人;参加扫盲后业余小学学习的有2168万人,其中毕业980.6万人。同期全国15周岁及以上文盲从22996万人减少到18161万人,15周岁以上文盲占同龄人口的比例从34.49%下降到22.21%,通过扫盲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我国人民的文化状况显著提高,历史上文盲充斥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许多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文盲村、寨变成了文化村、文明村,亿万群众通过扫盲,掌握了文化,能看懂浅显通俗的书报,通写简单的应用文,能记简单的帐目,能了解国家大事,懂得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了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特别是提高了广大脱盲农民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对农民致富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增长了脱盲农民文明生活的知识,对于改变落后的风俗习惯,树立新的道德风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不同年龄人口文盲率比较

研究不同年龄人口文盲率的分布和变动情况,是深入分析我国文盲人口总量和成人文盲率的重要途径。由于不同年龄文盲人口的成困与对策明显不同--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减少青年人口文盲产生,加强扫盲减少青壮年文盲,老年文盲人口主要随自然死亡减少--分析不同年龄人口文盲率将提供极为有用的依据。

1.1990年与1982年各年龄人口文盲率的比较。

两次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各年龄人口文盲率有以下明显特点。

(1)文盲率随年龄由高到低排列而递减。这是我国不同年代人群经历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一个鲜明标志,也是发展中国家分年龄文盲率的基本特征。

(2)文盲率随年龄由高到低排列而递减的幅度明显,反映了新中国建立40多年来社会经济进步明显,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由于1990年15-55岁人口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1年来逐年进入成年人的人口,因而这部分人口分年龄文盲率的差距,正反映了他们当时的受教育水平及其后扫盲的结果。据计算1990年15岁人口文盲率为4.98%,55岁人口文盲率为48.74%,二者相差43.76个百分点,平均每岁人口之间文盲率差距达1.07个百分点。由于55岁人口文盲中包含因扫盲而降低的因素,因而实际差距还要更大。在发展中国家中能实现如此巨大变化的国家是不多的。这无疑是我国人民的生活和教育水平一年比一年提高,一代优于一代的写照。

(3)各年龄人口文盲率的差距呈减缓趋势,反映我国大规模兴办学校、普及教育的历史发展阶段已经完成,青年人口文盲率已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

1990年与1982年比较。高年龄组的组间差距扩大,而低年龄组的组间差距缩小。1990年15-22岁(即1982年以后进入成年人的人口)人口文盲率基本保持在5%左右,平均每岁人口文盲率差距仅0.15个百分点。我国能达到如此广泛的教育普及程度,使青年人口文盲率进入较低水平,并实现数十年降低文盲率而不发生曲折和反复,在发展中国家中更是鲜见的。可以说我国分年龄人口文盲率的分布特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取得较理想发展的一种典型分布模式。

(4)中年龄组文盲率降幅较高,反映了80 年代扫盲成功的主体是30岁左右的文盲。比较各年龄人口文盲率1982年到1990年间降幅最高的是40和50岁年龄组。请看下表:

年龄组

20岁以下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岁以上

文盲率下降

百分点4.11 12.29

12.2722.00

22.78

8.96

但在上述比较中,同时包含年龄组之间差距与文盲率降低双重因素。为此将1990年每10岁一组的文盲率与1982年前一个年龄组比较,可大体反映同一批人在80年代扫盲中的情况。请看下表:

1982年文盲率 1990年文盲率 1990 年比1982年

1.20岁以下 9.39 20-29岁 6.52-2.87

2.20-29岁

18.8130-39岁 14.80

-4.01

3.30-39岁

26.9746-49岁 23.35

-3.62

4.40-49岁

45.3550-59岁 46.28

+0.93

对比显示,30岁左右的文盲人口,其文盲率降幅较大。联系上述两组比较,可得到如下结论:在80年代我国成人文盲率下降中,40-50岁降幅较大,主要原因是该年龄组间文盲率差距较大的结果,因扫盲而使文盲率降低最显著的则是30岁左右的中青年。

2.1990年与1982年各年龄文盲人口的构成比较

两次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各年龄文盲人口的构成有以下值得注意的特点。

(1)文盲人口总量和比重均随年龄增高而增多,这一方面由于历史形成大量文盲人口进入老年,且人口平均寿命大为延长;另一方面则因为近几年所产生的文盲人口逐年减少。

(2)高年龄文盲人口总量和比重上升,而中低年龄文盲人口总量和比重继续下降。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文盲人口难以成为扫盲的对象,这些文盲的减少只能在自然死亡的过程中实现,将使文盲率难以通过加强扫盲而迅速降低。

(3)文盲人口平均年龄明显提高,1990年已达51.2岁,比1982年的46.5岁增加了5.7岁,平均每年增加0.7岁。它反映出我国文盲人口的年龄构成变化,与我国全部人口构成一样,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趋势。

3.1990年与1982年分性别的各年龄文盲人口构成及文盲率的比较两次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分性别的各年龄文盲人口构成及文盲率的突出特征如下。

(1)各年龄女性文盲率均明显高于男性,甚至于1990年女性人口文盲率尚无一个年龄组能达到1982年男性的水平(见图),意味着各年龄女性文盲率水平最少的也比男性落后10年以上。

(2)低年龄组文盲率的性别差异小于高年龄组,表明我国妇女的受教育程度近几十年来得到不断改善,性别差距正在缩小。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分性别文盲率的一种较理想分布。

(3)男性文盲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较高,但女性文盲人口的老化趋势加快,这是历史上男女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的结果,也表明当前扫盲对象的主体构成是中青年妇女。1990年,中国男性文盲人口平均年龄达52.3岁,女性为49.8岁,较1982年的男性49岁和女性45.4岁,又有明显提高,但女性的老龄化程度更快。男女平均年龄差已由1982年的3.6岁缩小为1990年的2.5岁。从扫盲工作角度看,1990年15-44岁的文盲人口中,男性仅占24.8%,女性达75.2%,女性所占比重较1982年的74.8%又有所提高。

4.1990年与1982年分城乡各年龄文盲构成及文盲率的比较。

两次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分城乡各年龄文盲人口构成及文盲率的突出特征有以下三点。

(1)农村各年龄人口文盲率均大大高于城市,1990 年的城乡差异程度略有缩小。请看下图:

(2)城市文盲人口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农村, 应作为扫盲对象的中青年文盲人口中农村占90%以上。比较1982年和1990年的城乡文盲人口分年龄构成,城市文盲人口的中青年比重低于农村,而老年文盲人口比重高于农村。城市文盲人口的平均年龄1990年达54.8岁,比农村高出5岁,而1982年城乡文盲人口平均年龄仅为51.5岁和46岁。对于扫盲工作来说,1990年城市文盲人口中,15-45岁的仅占20.8%,而农村达34.7%,以至于虽因农村人口转入城市文盲人口而使城市文盲人口总量增加3858万人,但作为扫盲对象的城市文盲人口仅增加了76万人。

(3)城市文盲人口1990年男女比为1:2.7,农村为1:2.3,城市文盲人口性别差异大于农村,但分年龄看,35岁以下农村文盲人口性别差异明显大于城市,这表明农村中青年女性受教育程度和扫盲状况明显落后于城市。

三、不同地区扫盲成果比较

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成人文盲率高低差异也十分突出。针对不同类型地区采取不同的扫盲对策,是有效开展扫盲工作的重要途径。两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80年代我国不同地区的扫盲成果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我国文盲人口半数以上聚集在华东、中南地区,但西部地区文盲人口降幅缓慢。

比较两次人口普查的分地区文盲人口资料,可看到我国的1.8亿文盲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具体地说是集中在少数几个人口大省。

华东、中南、西南三个地区的文盲人口占到全国文盲人口的75.5%。而这几个地区文盲人口集中,主要是因为含有几个人口大省所致。其中,华东地区的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中南地区的河南省,西南地区的四川省,这5个省的文盲人口,占全国文盲人口的39.2%。显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区差异显著的国家来说,分类指导扫盲工作是必须遵循的原则。重点抓住几个文盲人口大省,就可能使全国文盲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从普查资料得出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西南、西北地区文盲人口减少缓慢,占全国文盲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这又表明虽然西南、西北地区文盲人口总量不及东、中部地区,但扫盲进展明显落后于东、中部地区,这也是我国扫盲工作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二)我国的成人文盲率呈明显的西高东低、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相关的态势。

综合比较人口普查资料和有关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可以把握1990年我国各地区划分为以下五类,见下表:

人均GDP文盲人口 文盲人口占全 成人文盲率 地区名称

(元)

(万人)

国比重(%) (%)

北京、天津 上海

A、>2000

1332 7.3 13.23 辽宁、广东

B、1500-20006463.6 14.66 吉林、黑龙江

C、1500-2000

3993

22.0 22.74 江苏、浙江

福建、山东

新疆

D、<1500

8105

44.6 20.77河北、内蒙古

江西、河南

山西、湖北

四川、海南

广西、陕西

E、<1500

4085

22.5 36.8 安徽、云南

西藏、甘肃

贵州、 青海

宁夏

在上述分类中,A类地区成人文盲率低于15%,人均GDP超过2000元;而B、C类地区虽然人均GDP均为1500-2000元,但B类地区的成人文盲率低于15%,C类地区在22.5%左右;同样,D、E类地区虽然人均GDP均低于1500元,但D类地区的成人文盲率与C类地区相仿,E类地区则高达30%以上。

据对两次普查的有关资料计算,1982年和1990年我国各地区人均GDP与成人文盲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62和-0.5431,1990年各地区学龄儿童入学率与成人文盲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212,这表明成人文盲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发展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是降低文盲率的重要基础和途径。上述5 类地区的划分,也反映了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水平与文盲率高低的逆向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B和C类地区、D和E类地区,其成人文盲率水平相差较大,尤其是E类地区,成人文盲率过高,应当成为当前扫盲关注的重点。努力缩小C、E类地区与B、D类地区的差距,是必要和可能的扫盲目标。

与1982年比较,A、B类地区因原有文盲率较低,因而降幅较小;但从文盲人口总量变动看,E类地区下降最少,这就造成E类与A类地区文盲人口总量成人文盲率的比率均呈扩大趋势。

(三)不同类型地区的文盲人口构成明显不同。

为进一步分析地区间扫盲情况的差异,我们分别选择华东地区的江苏省灌云县、中南地区的广东省梅县、西北地区的甘肃省东乡自治县进行了调查。这三个县分别代表着文盲率中、低、高不同类型。综合比较结果显示:在文盲率较低的梅县,扫盲工作基础较好,青壮年文盲甚低,文盲人口主要是不在业的老年人口;而在文盲率很高的东乡自治县扫盲任务十分艰苦,文盲人口中的大多数是青壮年,文盲在业率很高。目前每年扫盲人数只占青壮年文盲数的1%以下,尚不及每年新生文盲人数多。请看下表:

单位 广东梅县

江苏灌云县

甘肃东乡自治县

面积 KM 269618531462

地理特征 丘陵平原高原

人均GDP 元 14431119229

人口

万人57.392.822.3

文盲人口

万人4.7 22.516.1

成人文盲率 % 12.1536.54

83.18

文盲人口中:

40岁以下% 5

41 67

40-60岁 % 28 32 24

60岁以上% 67 27 9

在业率 % 34 68 75

在业文盲的职业

农林牧渔业 % 97.894.599.7

工 人 % 1.1 3.9 0.1

商业人员% 0.4 0.8 ...

服务人员% 0.5 0.7 ...

专业人员% 0.1 ...0.1

年内扫盲人513 1250423

扫盲人数占

40岁以下文

盲比重 % 22.91.2 0.4

由于我国同一省区各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地理条件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不仅国家在宏观上要坚持分类指导,抓住重点,就是在省区内,同样也要区分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扫盲工作。

四、扫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贡献

两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80年代的文盲人口总量递减和成人文盲率降低,在提高居民受教育年数、改善劳动者素质、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有很大贡献,对国家的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更具有深远影响。

1.提高居民人均受教育年数,是综合反映人口文化素质的重要指标。按照我国教育体制规定的各教育层次受教育年数,即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和中专12年、大学16年计算,1982年和1990年15岁以上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数如下:

1982年1990年 1990年-1982 年

育年数(年)

5.33 6.431.10

其中:大学0.14 0.310.17

高中1.20 1.320.12

初中2.14 2.730.59

小学1.85 2.070.22

从扫盲角度看,如果我国文盲人口总量仍维持1982年的22996万人,则1990年15岁以上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数只能达到6.07年;如果成人文盲率仍维持1982年的34.49%水平,则1990年人均受教育年数只能达到5.69年。在1990年人均受教育年数比1982年增加1.1年中,属于文盲下降因素的占到0.35-0.74年,相当于总增加年数的30-67%。

2.对满足社会经济建设需要贡献突出。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1990年60岁以下劳动年龄人口达72054万人,比1982年增加13052万人,劳动就业压力甚大;但同时又存在着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的问题。1982年劳动年龄人口中有文盲1.7亿人,占劳动年龄人口的28.7%,尤其是农村劳动者中,文盲率更高达31.4%,至使劳动者主要集中在文化技能要求不高的产业部门,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到社会所需要的行业中去。

到199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中的文盲减少到1.3亿人,占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也下降到17.8%,农村劳动者中的文盲率也降低了12.2个百分点,为19.2%,加上这一时期成人高、中等教育发展,大批中青年劳动者参加了脱产或业余的函授、夜校、职工和农民学校、技术培训学校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学习培训,劳动者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有了较明显提高。这就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基本前提。

3.对提高妇女社会地位贡献巨大。

妇女文化素质明显低于男子,既是长期以来妇女社会地位低于男子的结果,也是影响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重要原因。对我国这样长期经历封建社会、经济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妇女在文化素质上与同类男子的差异程度,是反映其社会地位变化的显著标志之一。

比较1982年和1990年分性别的平均受教育年数(见下表),可以看到女性的提高程度快于男性,扫盲对提高平均受教育年数的影响,也以女性高于男性。

1982年

1990年

增长量年平均递增 按1982年文盲

1990-1982 数计算1990年

受教育年数

(1)

(2)

(3)=(2)-(1) (4)=(3)/8年(5)

女性

4.14 5.46

1.32

0.174.99

男性

6.47 7.35

0.88

0.117.11

扫盲因素占平均受教育年数增长量比重

(6)=[(2)-(5)]/(3)

女性0.36

男性0.27

比较1982年和1990年分性别的劳动年龄人口文盲率变动情况(见下表),同样可以看到女性劳动者素质的改善程度快于男性。

劳动年龄人口文盲人数

劳动年龄人口文盲率(%)

1982年

1990年

减少人数

1982年

1990年 降低百分点

女性 119748186 3788

42.1423.5418.60

男性 4939 3144 1795

16.158.43 7.72

1982年,女性劳动者从事农牧渔业的占78%,而在商业、服务业、卫生、教育、文化、科技、金融、机关团体等第三产业中的从业者仅为1667万人,占女性劳动者的7.3%;1990年女性劳动者从事农牧渔业的比重降至76.1%,而在第三产业中的从业者增加到2706万人,占女性劳动者比重提高了4-7个百分点。女性劳动者逐步向较高层次职业转化的趋势,与其受教育水平提高,文盲率水平降低的趋势是一致的。

五、新文盲产生对扫盲工作的影响

新文盲是指在两个调查时点之间进入成人文盲行列的文盲人口,即每年达到15岁年龄人口中的文盲人口。新文盲的产生是学龄儿童不能或不愿接受基础教育的结果,也是决定扫盲工作任务量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扫盲的最大忧虑是:花费很大力气扫除了一部分历史遗留的文盲,而每年又有一批新的青少年文盲进入社会,这些人因其年轻,刚刚从事社会劳动,恰是扫盲工作需要重点减少和关注的对象。

两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新文盲的产生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新文盲产生数量和比率明显下降,是80年代我国贯彻义务教育法、学龄儿童入学率提高的结果。请看下表:

年均新生文盲新进入15岁人学龄儿童入学率

(万人)口的文盲率(%) (%)

70年代22311.2 90-95

80年代141 5.7 93-97

-70年代 0.630.51

2.我国新文盲产生的规模依然很大,80年代新生文盲的产生使同期扫盲工作成果的50%付之东流。

从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看,1982年-1990年间新生文盲净存量为1100万人,虽然规模和比率均比70年代大为降低,但依然是一个庞大的文盲群体。在此期间,经过各级扫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共扫除文盲约2300多万人。即使我们忽略扫除的文盲中已包括着新生文盲这一因素。新生文盲的净存量仍相当于扫除文盲的50%,这意味着每扫除2个文盲,才能减少1个文盲,显然这是对扫盲工作的沉重压力。

进而联系这一时期文盲总量的变动看,1990年比1982年减少的4800万人,构成如下:

4800=2300万(扫盲)+3600万(文盲人口自然死亡)-1100万(新生文盲)

这表明,如能消灭新生文盲,则我国现有文盲人口总量中减至1.7亿,成人文盲率可降至20.88%,比现有文盲率低1.33个百分点。如再进而扩展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情况观察,可以看到,现在的扫盲对象,全部是共和国成立后的新生文盲。请看下表:

共和国成立前的文盲人数和比重逐步减少,到1990年,这些文盲的年龄均已在56岁以上,其进一步减少只能通过自然死亡而非扫盲来实现。目前扫盲的主体是6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生文盲,其总量约5000万人。按目前每年扫盲400万人计算,每年新生文盲仍将冲减扫盲成果的20%以上。

3.新生文盲中的女性比重仍高达70%以上,表明学龄女儿童的受教育状况亟待改善。在1990-1990年间新生的1100多万文盲中,女性约800万人,男性约300万人,女性占72.2%。1990年6-14岁儿童的不在校比率,男性为16%,女性为22.3%,女性比男性高6.3个百分点。加上女性结婚年龄较早,料理家务的比率较高,扫除女性文盲更为困难。

六、我国扫盲工作的基本经验

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在持续开展扫盲教育的历程中,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了如下基本经验。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要在旧中国经济、教育十分落后的基础上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没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是断然不成的。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次全国范围的扫盲热潮的形成,都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和强有力领导的结果。近几年,党和政府的重视主要表现在把扫盲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普遍地实行了政府系列和教育系列并行的扫盲承包责任制,使任务明确,职责明确,保证了人财物条件和扫盲任务的落实,推动了扫盲工作的广泛、深入发展。

2.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扫盲既是教育任务,又是文化任务、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只有依靠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才能抓好。50年代,我国先后成立过中央扫除文盲委员会和全国扫除文盲协会,1990年,又成立了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分别由国家教委、中宣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农业部、林业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部门和团体的负责同志组成。共同领导、安排、检查、推动扫盲工作。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地、县、乡成立了相应的机构,通常由分管教育的政府负责人任组长,各有关部门领导参与,共同布置、检查、推动扫盲工作,初步形成了各有关部门、团体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好局面。

3.普及初等教育、扫盲、扫盲后继续教育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通常把这三者关系简称为一堵二扫三提高。一堵是要求努力普及初等教育,提高7-11岁学龄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新生文盲。二扫是要大力扫除15-40岁的青壮年文盲,各地大力提倡有文化的人都来教,不识字的人都来学,充分利用乡村的各种设施开展扫盲教育,特别是利用农村中小学的校舍师资等力量,日校办夜校,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除日校干部教师积极参与扫盲工作外,还动员小学高年级以上学生包教文盲,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三提高是指脱盲学员的巩固提高。这是巩固提高扫盲成果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习条件好的脱盲学员,组织他们学习实用语文、实用数学和实用科技,使他们在以上三科达到业余小学毕业水平;对其他脱盲学员,组织他们参加系统的文化技术学习或实用技术培训,经常阅读通俗书报和简单的生产技术资料,以巩固扫盲成果,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扫盲教育的内容与学员的生产、生活需要紧密结合。目前,多数地方扫盲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认字、阅读、写作、记账等文化基础知识,还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民主法制、思想品德、环境保护、卫生健康等内容,特别是根据农民生产需要,开设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生产技术知识,为学员摆脱愚昧和贫困创造条件。针对妇女文盲占文盲总数70%的现象,许多地方专门编写了妇女扫盲和扫盲后教材,内容不仅包括文化基础知识、生产技术,还包括妇幼卫生、子女教育、当家理财等内容。在少数民族地区扫盲教学还包括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优秀传统等知识,从而有效地激发和巩固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5.教学形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灵活多样。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民族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加上扫盲对象年龄跨度大,形成了扫盲学员学习要求和学习条件的明显差异,因此各地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相应的学习形式。如文盲居住较集中的地方,举办扫盲班集中教学;文盲居住较分散的地方实行小组教学;对居住特别分散或难以参加班级、小组学习的,则采取个别包教送教上门的办法。学习时间是业余学习和脱产学习相结合,以业余学习为主,农闲集中多学,农忙少学或停学,忙后及时复学。

6.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进入80年代,国家教委成人教育司曾多次召开扫盲教材编写会议,提出教材编写的计划和要求,组织了部分省编写扫盲和扫盲后实用语文、实用数学、实用科技教材。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有了统编的扫盲教材,不少省编写了扫盲后农民初等文化技术教育的语文、数学、科技等文字和声像教材及读物。近两年来,成人教育司又组织中央出版部门、科研部门和部分省教委共同制定了《扫除文盲教学大纲》、《农村成人初等文化技术教育〈实用语文〉、〈实用数学〉、〈实用科技〉教学大纲》、《关于编写扫盲、扫盲后农村成人初等文化技术教育教材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等教学文件的讨论稿,为加强教材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依据。?

7.加强扫盲队伍建设。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以民教民,能者为师”的原则,广泛动员有文化的都来教,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扫盲教师队伍,据1991年统计,全国扫盲干部教师已达10.8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3.71万人。兼职老师2.48万人。

近几年来,各地认真贯彻《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提出的“充实县、乡(镇)成人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对农村扫除文盲工作的管理”的要求,健全了扫盲农村成人教育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干部教师,努力使他们的待遇与普通教育同级干部教师相同。国家教委已表彰了226名全国扫盲先进工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光荣册和奖金,各地也相继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调动了扫盲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加强了人员培训,成人教育司已举办了两次扫盲人员培训班,培训省级扫盲管理人员80余人(次)。大多数的省(区、市)也举办了扫盲人员培训班,培训了一批基层骨干人员。北京、上海、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湖北、四川等省(市)建立了成人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培训中心,有的已形成了省(市)、地、县、乡分级培训网络,开展了全员培训、定期培训,有力地提高了扫盲干部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8.多渠道筹集经费,扫盲经费历来采取基层单位、群众自筹为主,国家适当补助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主要渠道有:乡镇、村、街道、单位自筹;企事业单位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农村教育费附加安排一部分;教育事业费中列支一部分;社会力量和个人损资助学;各级财政给予必要的补助。基层自筹部分主要用于办学经费和教师报酬。教育事业费中列支主要解决培训干部教师,编写教材和读物,开展教研,交流经验和奖励先进等费用。1990年,财政部拨出500万元支持扫盲工作,各地也普遍增加扫盲经费,程度不同地改善了扫盲教育办学条件。

9.加强理论和教学研究,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认清扫盲现状,把握发展趋势,使扫盲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各地努力加强理论和教学研究。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工作需求,积极开展了研究工作。中央教科所、一些省(区、市)的成人教育教研机构了加强对扫盲的研究。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扫盲教育研究会、西南西北农牧民教育协作会等团体、机构也开展了群众性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扫盲的地位作用;扫盲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妇女扫盲、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扫盲研究;扫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和读物编写;保证考核验收质量;扫盲后巩固提高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许多研究成果不但对实际工作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还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

10.加强国际合作。1982年以来,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理事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亚洲文化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展,与外国同行的交流日益加强,合作的效果不断提高。合作内容包括联合举办扫盲人员培训班、各种研讨会、实地考察、参加或协助举办国际会议,参加国际扫盲奖和地区教材、读物的评选活动,还参与了亚太地区促进青年和女童基础技能培训项目,促进青年和成人扫盲等项目。通过合作和交流,既展示了我国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的丰硕成果,使世界了解了中国。同时也使我们了解了世界的扫盲情况,学到了国外许多经验和做法,提高了干部教师素质,促进了我国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的广泛持续开展。

七、我国扫盲与国际及亚洲地区扫盲之比较

1.我国扫盲与国际扫盲的比较。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1970-1990年,世界文盲人数从8.9亿增加到9.48亿,15岁以上年龄人口中非文盲率从61.5%提高到73.5%,年平均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1985年-1990年,世界文盲人数从9.495亿减少到9.48亿,15岁以上年龄人口中的非文盲率从70.6%提高到73.5%,年均提高0.48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文盲人数从8.4亿增加到9.1亿,15岁以上年龄人口中的非文盲率从45.3%提高到65.1%,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1985年-1990年,发展中国家文盲人数从9.70亿增加到9.16亿,15岁以上年龄人口中的非文盲率从60.7%提高到65.1%,平均提高0.73个百分点。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94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1970-1990年文盲总量减少的有37个国家和地区,增加的有57个,中国文盲总量减少了13.6%。按减少幅度中国排在第21位,减少的幅度是比较大的。

按我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1970年-1990年15岁以上文盲人数从24198万人减少到18161万,减少了6037万,总量减少了25%,按这个减少幅度,中国约排在94个国家和地区的第17位。

按我国1982年与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文盲从22996万减为18161万,减少4835万人,年均减少604万,文盲率从34.49%降为22.21%,年均降低1.5个百分点,与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文盲总量和比率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1年世界教育报告》统计,在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率有统计数字的94个国家和地区中,低于中国的37个,高于中国的56个,按文盲率从高到低顺序排列,中国排在第57位。

在上述报告中既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又有15岁以上人口中的文盲统计数字的79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高到低排到第60位;15岁以上人口中的非文盲率从高到低排在第37位。非文盲率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位靠前23位,上述对比说明,我国在人均国民收入比较低的情况下,非文盲率相对处在比较高的位置。

2.中国与亚洲扫盲之比较。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资料分析,在亚洲有统计数字的27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15岁以上文盲绝对数为22373万,文盲率为 26.7%,1970年-1990年文盲人数减少了13.6%,在27个国家和地区中,文盲人数居第二位(印度28073万,居第一位),文盲率从高到低排在第15位。有12个国家文盲率比我国低,其中大韩民国3.0%、泰国7.0%、菲律宾10.3%、斯里兰卡11.6%、越南12.4%、土耳其19.3%、黎巴嫩19.9%、约旦19.9%、马来西亚21.6%、巴林22.6%、印度尼西亚23.0%。文盲人数减少的幅度从大到小我国排在第8位,其中大韩民国减少53.2%、越南31.1%、泰国34.0%、土耳其28.3%、黎巴嫩25.8%、约旦24.0%、印度尼西亚17.2%。同期,还有5个国家文盲人数在减少,但幅度小于中国。另外还有14个国家和地区文盲人数增加了,其中科威特增加92.3%,巴基斯坦增加54.7%,孟加拉国增加52.5%,尼泊尔增加44.5%,巴林增加36.9%,前民主也门增加28.8%,印度增加26.8%。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在亚洲地区中尽管文盲人数居第二位,但排在文盲人数逐步减少的13个国家中,处于较好的水平;文盲率从高到低排在第15位,处在中等水平。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1年世界教育报告》中,既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又有15岁以上人口中的文盲统计数字的亚洲17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高到低排在第14位,而15岁以上人口中的非文盲率从高到低排在第9位,非文盲率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靠前5位,说明扫盲成绩相对显著。

标签:;  ;  ;  ;  ;  

20世纪80年代中国扫盲研究_农村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