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

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

黄文结[1]2001年在《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文中指出潜在课程是课程理论发展的新课题。本文从课程理论的视角,分析和研究潜在课程的提出以及对它众出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潜在课程的概念。并从正面教育的意义上,分析潜在课程结构的组成要素,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非制度文化要素。进而从潜在课程通过学校文化的精神氛围作用于学生的影响通道,分析潜在课程具有界域涵盖的全面性,要素传递的无序性、情境辐射的渗透性、行为互动的暗示性、实现过程的隐蔽性以及影响结果的难量化性等特点。再从潜在课程所隐含的作用与价值出发,揭示潜在课程实质上是学校的德育场,具有强化价值的形成、促进和规范品德的养成、提升情感的陶冶、构建精神的培植、实现心理的培育等功能。最后,针对潜在课程与学校德育存在同质化和异质化的情况,探讨科学整合潜在课程、优化学校德育场的对策,以实现潜在课程的积极德育教育意义,给学校领导、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工作方法的启示。

张龙[2]2017年在《教育生态学视阈下中职学校隐性课程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职学校的隐性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虽然大多数中职学校也逐渐认识到了隐性力量的作用。但针对隐性课程开发的研究依然不足,尤其是对一所学校的深入研究就更为缺乏。研究采用了个案研究的方法,并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教育生态学联系的、全面的和公开的观点为分析框架,考察了X中职学校隐性课程的实施情况和开发情况。在此基础上得出本研究所获得的一些结论,提出改进的策略和建议。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界定以及隐性课程的可开发性分析,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涉及到的一些核心概念,并从隐性课程的施教机理和作用机理来探讨隐性课程的可开发性。第叁部分为研究过程,主要介绍了研究对象的选择、资料的收集以及研究效度和道德伦理问题。第四部分为研究结果与分析部分,主要描述了研究结果,并运用了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为本研究的主干,包含研究的发现、讨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意见。最后一部分为结束语,主要介绍了研究的大致过程和笔者的反思,以及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精神和关系层面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教师主要进行的是班级层面的隐性课程开发,X学校在隐性课程的开发上比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研究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从隐性课程的开发主体来讲,企业和学生在隐性课程开发中仍被边缘化;从隐性课程的内容和载体来看,隐性课程的开发历史感有余,而时代感不足;而从隐性课程的开发流程来讲,隐性课程的开发缺乏后期的效果评估和改进。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隐性课程开发的若干意见:隐性课程的开发应坚持学校管理者主导下的多方参与,在内容和载体的选择上既要回顾历史,又要与时俱进,同时还要不断完善隐性课程的评估和改进机制。

张宏[3]2012年在《散居回族学校教育的隐性力研究》文中认为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回族最突出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全国98%的县级行政区域内居住、生活着数量不等的回族,散居人口占回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回族分布的广泛性,决定其教育发展的多样性。然而,对回族学校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回族聚居区——西北部。那么,散居回族学校教育的现状如何呢?2009年,鲁南最大的回族社区——临沂市罗庄区花埠圈村,该村村委写给罗庄区政府一份报告信,反映本村回族中小学生严重的辍学问题,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接下来的田野考察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客观存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花埠圈村周围的汉族社区中小学生不存在辍学现象。考察中还发现,花埠圈村回民小学和片区内中学不仅教育投入充足、师资精良,而且回族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优于汉族学生。既然,教育投入、师资力量和家庭经济状况这些显性因素不是造成花埠圈村回族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那么,究竟还存在哪些隐性因素,使处于汉文化包围之下的花埠圈村回族穆斯林对学校教育采取如此漠视的态度,回族中小学生以辍学的自我淘汰方式离开学校,回到回族社区?学校教育作为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不仅具有社会选拔功能,而且是社会下层向上流动的重要通道。散居回族由于文化和人口数量上的弱势地位,实现向上流动的唯一途径便是学校教育,他们主动放弃学校教育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本文主要借助于文化再生产理论为分析工具,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影响散居回族学校教育的隐性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研究在已有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翔实的田野考查资料为佐证,把散居回族学校教育置于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场域中,寻找散居回族学校教育不同于聚居区回族学校教育和普通学校教育的特殊性,进而对散居回族学校教育的隐性力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首先,本文将花埠圈村回族学校教育置于宽阔的时空背景中思考。从花埠圈回族村所处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等外部环境出发,考察了花埠圈村内部“五维一体”的传统回族社区结构及其回族学校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其次,重点分析了散居回族学校教育隐性力的叁个作用机制。隐性力的第一个作用机制是,由于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模式、花埠圈村隔离的居住格局、回汉民族间经济交往中造成的矛盾与纠纷以及回汉民族间低通婚率等因素影响了回汉之间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造成学校领导、教师因对回族文化不了解而对回族学生在学校的不良表现产生隐性的偏见,回族学生的负面印象被夸大化、固定化,造成了回族学生对学校教育的疏离感。隐性力的第二个作用机制是,学校教育中的主流文化传承与回族文化和地方性知识的消隐,导致学校教育与回族学生的内在需求相脱节,造成学校教育对回族学生缺少吸引力、回族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漠视以及回族社区出现学校教育出来的“陌生人”。隐性力的第叁个作用机制是,由于回族学生前期社会化的回族社区浓厚的经商氛围、传统的婚姻观念以及回族家长重商轻学的教育观念形成了回、汉族学生之间隐性的文化资本差异,造成了学校领导、教师对回、汉学生的身份等级标定;回族学生在学校中的弱势地位,导致其以辍学的方式进行自我淘汰,最终回到回族社区;学校通过对主流文化再生产实现了社会再生产。最后,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发展散居回族学校教育进行了思考,散居回族学校教育要凸显其民族性,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重构散居回族学校教育,加强学校与回族社区间的良性互动,引导回族社区穆斯林作出理性调适。本研究从一个散居回族村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以隐性力为研究视角,对问题及其本质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构,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合理的解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不仅为相关部门解决教育问题提供帮助,也为其它散居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杨碧晶[4]2008年在《大学生道德人格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试图论证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影响的存在及其作用机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道德人格的文化本性,指出道德人格与文化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辩证的关系;探讨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形成的作用表现以及作用特征。其次,深入探讨了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及其文化成因,特别分析了新型经济文化、社会环境文化以及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作用。继而,认为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影响具有两面性,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必要加强。最后,在设定大学生理想道德人格的目标基础上,对完善当前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路径进行研究,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基本思路和路径为:认知读本生活化,改革道德人格教育说教模式;情感影响氛围化,以整体环境来培育道德情感;行为规范制度化,用制度规范来引导道德行为。以优化校园物理文化环境,建造道德人格培育场景;传播大学文化精神,营造道德人格培育氛围;提升大学文化层次,把握道德人格培养方向;改革校园文化活动实践,提高道德人格素养。

郭双锦[5]2005年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师生互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人类的文化,人类的出现是以文化为标志的,人类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人类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之中,文化制约着人的行为,影响着人的发展,使群体的意识内化为个体的意识,推动着群体与个体的共同发展。 班级是学生接触到的最早的类社会性群体组织,班级文化是影响学生个体发展最直接的文化环境之一,为了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与良好发展的班级文化环境,首先要树立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地位的思想,要高度关注师生间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的互动。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质是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结果,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观念体系的确立,要使班级文化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建设班级文化,应在努力发挥教师与学生各自独特作用的同时规范两者的行为以形成合力,应在师生良好互动的基础上促使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同质。 为揭示班级文化建设的全面内容,系统地阐述师生互动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给教育者提供有针对性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本文分为四个基本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的缘起,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师生互动等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研究的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主要对与班级文化和师生互动相关的必要内容进行探讨。 第叁部分内容为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师生互动的研究。该部分探讨的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质与核心,教师与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地位,重点分析了班级文化建设中师生互动的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这是本文的重点。 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启示,重点探讨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建设策略。

徐文静[6]2016年在《基于“关爱”的幼儿园小班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生活在文化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创造文化,同时文化也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改变着人类。班级是幼儿最早接触到的类社会性群体组织,班级文化是影响幼儿个体发展的最直接的环境,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当前,幼儿园独生子女占多数,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只顾自己,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却比较少,这种现象的出现引起了教育者的关注。重视小班幼儿关爱品质的养成,培育幼儿小班“关爱”班级文化,提高幼儿关爱意识,树立关爱行为,对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的是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叁种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梳理了基于“爱”的幼儿园小班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依据班级文化策划和建设的内容与原则和幼儿的生理和心理依据,设计了建设的研究方案,通过叁次行动循环,从幼儿对自我的关爱、对他人(同伴、老师、家人)以及对动植物的关爱叁个方面,对班级开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建设与实践的结果如下:通过叁次行动循环,构建了基于“关爱”的幼儿园小班班级文化,幼儿的关爱意识显着提高,关爱行为也明显增多。第一次行动循环结束,小班班级的有关关爱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基本建立,幼儿在一些制度和物质的渲染下,对幼儿园的不适应现象显着减弱,且能够对别人的关爱表现出舒适、开心等情感,并初步萌发了关爱意识;第二次行动循环后,小班班级文化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更加丰富,精神文化在教师的理念改变中悄然形成,在这一阶段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运动和游戏等方面开展了许多有关关爱的课程,幼儿在班级关爱文化的氛围中,通过学习角色互换,真实体会等逐渐掌握了关爱自己和关爱他人的方法,不但关爱意识显着提高而且关爱行为明显增多,他们能够主动为同伴和家长考虑,也能够帮助同伴和家长做一些简单力行的事情。第叁个行动循环的成效最为明显,通过前俩个行动以及班级关爱文化的熏陶,幼儿能够将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关爱转向对动植物的关爱,关爱的广度扩大。通过叁次循环行动,建设了以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动植物的幼儿园小班班级文化,班级中充满了“爱”的文化气息,小班班级以爱为核心的行为文化明显增多。通过对幼儿园小班班级文化建设结果发现,发展幼儿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动植物的优秀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曹正香[7]2016年在《中职教师教学胜任力实现过程中隐性因素分析》文中提出随着胜任力理论的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师资的关注下,部分研究者开始关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问题,但研究成果较少能体现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独特内涵和结构,鉴于本文研究对象是中职教师,因此对中职教师教学胜任力进行系统研究。中职教师教学胜任力的高低是培养技术性人才重要前提,中职教师教学胜任力发展对学校教学质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探讨中职教师教学胜任力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为学校人才招聘、绩效考核、教师培训和薪酬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已有中职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中职教师教学胜任力问卷,对广州市、深圳市等几所中职学校教师进行调查,采用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重点探索中职教师教学胜任力有哪些隐性因素构成,并对隐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调查研究显示,中职教师教学胜任力水平整体良好,中职教师教学胜任力的隐性因素有教学气质、教学经验、职业素养构成,其中教学气质在中职教师教学胜任力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基于研究结果和相关理论的思考,对中职教师教学胜任力实现过程中隐性因素显性化的提出了解决的路径,隐性因素具有个体性、情境性、表达非理性等特征,因此,在中职教师教学胜任力实现过程中,如何将隐性因素显性化,有效地提升中职教师教学胜任力,解决路径主要包括:从“自主”和“他主”两方面进行探索,“自主”主要是中职教师自觉地加强隐性学习和教学反思,“他主”主要是学校要建立共享隐性激励机制和创建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 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D]. 黄文结. 福建师范大学. 2001

[2].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中职学校隐性课程开发研究[D]. 张龙. 西南大学. 2017

[3]. 散居回族学校教育的隐性力研究[D]. 张宏. 西南大学. 2012

[4]. 大学生道德人格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 杨碧晶.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5]. 班级文化建设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 郭双锦.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6]. 基于“关爱”的幼儿园小班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实践研究[D]. 徐文静. 延边大学. 2016

[7]. 中职教师教学胜任力实现过程中隐性因素分析[D]. 曹正香.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6

标签:;  ;  ;  ;  ;  ;  ;  

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