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临床观察论文_陈林

陈林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肥胖症患者采取穴位埋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1例统计两组治疗,并且进行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各项肥胖指标的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各项肥胖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肥胖症患者采取穴位埋线的治疗方法,减肥效果良好。

【关键词】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患者;临床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 for obese patients.Methods:62 cases of obese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31 cases)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1 cases)for statistical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comparison of obesity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nducted.Results: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obesity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meant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for obese patients has a good effect on weight loss.

[key words]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Obese;Clinical observation

肥胖症作为常见的代谢症群,人们进食的热量高于消耗热量时,所摄入的多余热量超出人体正常所需量,并以脂肪的形式存在于人体内。对于肥胖症患者而言,临床上通过采取瘦身仪的方法进行治疗,减肥效果并不理想。近几年来,伴随中医研究领域的加深,通过采取中医穴位埋线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以及耐受性强的特点,更加利于患者所接受,减肥效果显著[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0月接收的62例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分别为31例患者。其中,实验组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在20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54.12±14.41)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在20到67岁之间,平均年龄(54.75±14.62)岁。两组资料对比后,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措施。将电脑中频美体瘦身仪当中的两组输出电极片,分别放置于患者大腿以及腹部两侧脂肪较多的位置,使用湿润纱布进行铺垫,持续30min,5次/周。20次为一个疗程。

实验组采取穴位埋线的治疗措施。选择穴位:风市、带脉、足三里以及脐十针等穴位。对于痰湿患者,则需要增加阴陵泉、脾俞穴位;对于气虚患者,则需要增加气海以及脾俞穴位;对于湿热患者,则需要增加梁丘以及曲池穴位;对于阳虚患者,则需要增加肾俞以及关元穴位;对于便秘患者,则需要增加巨虚。具体操作方法为,使用3-0医用羊肠线,每段等长为1.5cm左右,将其放置浓度为75%的酒精中备用。协助患者呈现仰卧体位,于患者下肢以及腹部取穴,充分暴露埋线部位,常规消毒后,利用止血钳,将羊肠线放置于穿刺针前段,随后连接针芯,刺入选取穴位或者肌层,到达皮下组织后,快速抽出,使用医用棉球进行按压。埋线后当天切勿沾水,避免发生感染。1次/2周,6次为一个疗程。

1.3临床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治疗,并且进行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各项肥胖指标的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30例(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24例(77.42%),卡方值=5.167,P值=0.023,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

2.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肥胖指标

各组治疗前的体重、腰围以及体重指数等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体重、腰围以及体重指数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见表1:

3讨论

中医研究领域认为,肥胖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过食肥甘以及缺乏运动,导致患者出现气虚阳衰以及痰湿瘀滞的症状,患者具体表现出气短少动、头晕、神倦疲惫以及全身乏力等症状[2]。中医领域通过采取穴位埋线的方法进行治疗,选择脐十针、足三里等穴位,使用羊肠线进行埋线治疗,能够有效抑制患者亢进食欲,减肥效果显著[3]。经过本次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30例(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24例(77.42%),治疗后实验组的体重、腰围以及体重指数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因此,对肥胖症患者采取穴位埋线的治疗,减肥效果良好。

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上通过对肥胖症患者采取穴位埋线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获取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宝莹,陈密林,黄芳,et al.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7):650-651.

[2]蔡贤兵,李亚,王俊玲,et al.电针及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6,31(4):538-541.

[3]莫倩,伍先明,杨硕.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选穴用经组方特点与规律分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8,41(02):67-72.

论文作者:陈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临床观察论文_陈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