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玲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研究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观察9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不同方案护理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FBG、2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满意度98.18%,远较对照组的85.45%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常行为干预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手段,能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日常行为干预;常规护理;糖尿病;血糖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216-02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代谢性疾病,主要是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者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1],临床常表现为血糖水平升高。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视网膜损伤等并发症,此病目前采取药物疗法,但控制效果不佳,需要对患者行护理干预。笔者为分析日常行为干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与病例选择

拟定此研究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经年龄统计统计:观察组年龄平均数(55.2±12.8)岁,男女比例为27:28;对照组年龄平均数(58.4±11.3)岁,男女比例29:26。两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2-3]所有糖尿病患者,排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排除消化系统异常患者,排除恶性肿瘤患者。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给予降糖药物治疗及血糖监测。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日常行为干预:(1)与患者加强沟通,了解其病情,并告知病情发生原因、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提醒者认真遵医嘱对康复的重要性;(2)鉴于糖尿病病程较长,长期的高血糖水平会产生消极情绪,因此要及时排解其内心困扰,疏导负性情绪;(3)调整三餐热量,加强对膳食纤维的摄入,减缓胃肠道对葡萄糖吸收,并刺激胰岛素释放;(4)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运动指导,每餐后运动30min以上,可散步、爬楼梯或者太极拳等。

1.3 护理评价

(1)记录干预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HbAlc正常值:4%~6%;2hPG正常值低于7.8mmol/l;FBG正常值:3.9~6.1mmol/l)[4]。

(2)借助本院自行制定的满意调查问卷,在医护人员专业素质、服务态度、血糖控制等方面评估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问卷评分满分100,得分80分以下不满意,81~89满意,90分以上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用SPSS18.0系统;计量(x-±s),t检验;计数(n,%),χ2检验;P<0.05指有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糖情况

干预前,患者血糖水平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FBG、2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恢复正常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因糖尿病病程较长,部分患者由于疾病缠身,产生消极情绪,从而降低对治疗的依从性,导致血糖控制效果不佳。而长期的血糖高水平不仅会影响糖代谢,也会影响脂肪、蛋白质代谢,重则影响脏器功能。杨波等[5]在研究中指出,给予糖尿病患者以日常行为干预,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如空腹血糖降至6.1mmol/l以下。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FBG、2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恢复正常水平,这与杨波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证明日常行为干预确实能改善血糖水平。日常行为干预,主要通过心理、饮食、运动进行干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管朋春等[6]曾在研究中指出,日常行为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满意度,且高达95%以上。笔者为进一步分析其效果,结果显示:两组共101例患者问卷分数高于80,其中观察组满意度98.18%,远较对照组的85.45%高,这与管朋春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证明此研究可信度高。

综上所述,日常行为干预能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韦诚,罗丽艳.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饮食行为干预的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1):3639,3638.

[2]华丽军,熊向前.健康行为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早期筛查指标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01):24-26.

[3]丁桂桃.知信行模式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行为干预的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0):145.

[4]杨芳,王明君,李建民,陈长香.社区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健康行为干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7):4391-4392.

[5]杨波,刘小华,王晓红,刘柳英,钟晓群.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检验结果分析与健康行为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5):136-138,151.

[6]管朋春,赵秀芳,李琦,宋丹秋,郎立娟,赵冬影.行为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7,23(07):171-172.

论文作者:李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