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创伤患者VTE预防作用分析论文_李想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创伤二区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创伤患者VTE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2018.2-2018.11)接受治疗的88例老年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临床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人数相同(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临床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运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结果:两组不同护理方式患者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效果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创伤中运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能够降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骨科;老年创伤;静脉血栓栓塞

在临床骨科中,静脉血栓栓塞(VTE)属于一种并发症[1],且较为常见,多发生在患者术后的晚期,其引起的因素有多种,如血液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及静脉出现损伤等,该类疾病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最高,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康复,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2]。因此,针对老年创伤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在老年创伤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8.2-2018.11)接受治疗的88例老年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临床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人数相同(各44例)。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并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会批准。

在对照组中,有男患者28例,女患者16例;年龄在62至79岁之间,年龄的均值为(71.22±4.11)岁。

在观察组中,有男患者26例,女患者18例;年龄在61至79岁之间,年龄的均值为(70.88±3.96)岁。

对比发现,两组创伤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均无差异,可进行临床实验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均为创伤患者;②无其他严重心肾疾病;③可正常沟通;④神志清晰;⑤年龄>60周岁。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肾疾病者;②无法正常沟通;③不配合治疗者;④精神障碍者;⑤年龄低于60周岁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运用临床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运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疾病认知干预。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文化程度,对其进行相关疾病知识讲解,如疾病介绍、治疗方式、疾病预后效果以及后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通过讲解的方式,来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以达到提高其依从性的目的。

②抗凝药物干预。依据医生叮嘱,给予患者一定的抗凝药物治疗,以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可运用0.4ml低分子量肝素钙进行皮下注射,通常用药时间为7天一个疗程,若有其他状况发生,也可适当延长治疗周期[3]。另外,对于需要使用引流管的患者,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引流的性质以及速度进行观察,防止出现用药不良反应。

③药物干预。老年患者在治疗后,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运动,促使患者的血液得到循环,活动过程中,要遵循由远至近、由上至下、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防止意外状况的出现。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创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则运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量表进行评定,主要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患者的评分在90分以上;满意:患者的评分在75至89分之间;低于75分则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两组护理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护理满意度以及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运用(%)表示,进行卡方检验,若两组创伤患者所得P值<0.05则表示所得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对比

由表1可知,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更高(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3.讨论

在临床中,通过研究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病机制可知,其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血流速度变化、血管受损以及凝血成分发生改变等,并且其与肺栓塞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两者相互影响,情况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临床骨科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这就使得患者自身的肌肉活动减少,血流的速度也有一定减缓,再加上受到手术的影响,极易使患者的血小板出现凝聚的现象,若无其他预防措施干预下,易出现静脉血栓栓塞桩基。而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自身免疫系统有所降低,外加手术影响,导致老年患者出现的静脉血栓栓塞状况的风险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也进一步加剧了老年患者治疗时的危险程度。有研究表面,静脉血栓栓塞其初期的状况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无法轻易被察觉,若在此阶段进行高强度的肢体活动,一定程度上会诱发其他并发症状,影响患者的预后[5]。因此,给予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护理干预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护理方式,其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为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进而达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预后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效果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创伤中运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能够降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效果显著,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振宇. 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4):110-111.

[2]林晓婷. 骨科创伤优质护理干预总结[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6):734-735.

[3]鞠晓杰,董杰,胡咏梅. 骨科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8):183-184.

[4]傅云仙,朱亚玲,王飞,等. 骨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 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2):1803-1806.

[5]卞娜,王汝娜,孙彦敏,等. 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术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147-149.

论文作者:李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创伤患者VTE预防作用分析论文_李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