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论文

山东省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刘金玉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00)

摘 要: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模拟1981—2015 年山东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SO2排放量与人均GDP 的关系不显著,SO2排放量随经济发展先急剧上升后波浪式下降;烟粉尘排放量与人均GDP 符合U型模型,工业废水、固体废物排放量与人均GDP 存在倒U型关系。山东省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治理,加大投资力度,避免环境污染程度随经济发展出现反复恶化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污染物排放;经济发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破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是充分利用报刊宣传闻喜县水利普查工作进展和普查动态;二是强化普查信息报告制度,保证普查信息上传下达畅通,印发水利普查简报,确保水利普查领导组成员及相关部门领导及时全面了解普查工作进展;三是墙体刷写固定标语,发放宣传单,利用电视台、电子屏、横幅等媒介,在全县广泛宣传水利普查,营造支持水利普查的良好氛围。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肩负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因此,研究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1-3]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不同,所选取的研究指标不同,EKC 曲线的形式也不同,有倒U 型、U 型、倒U+U 型、N 型等[4-8]

为了研究山东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以社会经济指标和环境污染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拟(EKC),定量研究山东省1981—2015 年环境污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山东省环境治理和经济调控提供理论支撑。

1 研究区概况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第3 大省,2015 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 的9.2%。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00 年以前呈现平稳缓慢增长趋势,2000 年以后地区生产总值呈现高速增长趋势,1981—2015 年山东省GDP 年均增长率为16.54%。近年来,山东省产业结构表现为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缓慢增长并基本持平。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1981 年的38.2%、44.8%和17.0%,变为2015 年的7.9%、46.8%和45.3%。山东省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使工业“三废”的排放持续增加,加剧了环境污染,造成了环境质量恶化。

2 研究方法

2.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2.1 二氧化硫与人均GDP 的EKC检验

式中:i =1 表示二氧化硫,i =2 表示烟粉尘,i =3 表示工业废水,i =4 表示工业固体废物;Pol 为环境污染物排放量;Popu 为人口数,GDP 为地区生产总值,Urb代表城市化率。

2.2 EKC曲线模拟

EKC 曲线描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程度呈倒U 型关系。对山东省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程度间的关系进行EKC 曲线模拟,选择人均GDP 为经济增长指标,二氧化硫、烟粉尘、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为环境污染指标,分别使用对数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进行曲线回归模拟,根据拟合优度和参数检验的显著性结果选择最佳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多元回归结果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回归方程为Pol4=1393.864+0.828GDP4+0.177Urb4

烟粉尘排放量的回归方程为Pol2=132.496-0.535 Urb2

3.2.3 工业废水与人均GDP 的EKC检验

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回归方程为Pol3=375230.296-0.830Popu3+0.385GDP3+1.354Urb3

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回归方程为Pol1=-263.300+1.199Popu1-1.202GDP1

模型输出结果表明:①总人口和GDP 对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地区生产总值与二氧化硫排放量呈负相关,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没有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反而加强环境治理,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②烟粉尘排放量与城市化率呈负相关,说明随着山东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烟粉尘排放量减少,环境质量变好。③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社会经济指标的各个变量都具有显著得相关性。④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与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化率呈正相关,说明经济发展导致固体废物的增加,未来要发展循环经济,减少“三废”排放。

3.2 EKC曲线模拟结果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总人口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化水平3 个方面,进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关系的定量研究。多元回归分析的模型如下。

二氧化硫与人均GDP 间没有拟合较好的模型,伴随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硫排放量呈现先急剧上升后波浪式下降的趋势,具有非常明显的波动特征,这说明政府对二氧化硫排放的治理存在“短视”现象。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与人均GDP 的关系为二次方程Y=-1.819×10-6X2+0.394X+2.466×103。工业固体废物排放与人均GDP 近似呈倒U 型关系,当前固体废物排放呈上升的趋势,但上升趋势有所放缓,未来应提高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使拐点提前出现。

工业废水排放与人均GDP 关系为二次函数,函数方程为Y=-3.260×10-5X2+3.668X+8.471×104。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水平的关系为倒U 型曲线,2012 年左右拐点在人均GDP50 000 元。2012 年以前,工业废水排放量随人均GDP 的增长而增长,到达50 000 元临界点后,再随人均GDP 的增长逐渐减少。由于近几年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废水排放量得到控制,并在未来随经济发展有可能会呈下降趋势,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废水,加强管理工业废水排放源头,增加废水处理设备的资金投入等。

烟粉尘排放量与人均GDP 关系可取二次拟合曲线Y=7.389×10-8X2-0.005X+122.698,说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烟粉尘排放量与人均GDP 存在U 型关系,当前烟粉尘排放处在U 型曲线的右半边呈现上升趋势,结合山东统计年鉴统计口径的变化和数据本身分析,实际情况应与拟合曲线有所不同。目前,随着环境政策的细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烟粉尘的排放量基本能维持当前水平或进一步下降。

近年来,副词的特殊功能研究较受关注,尤其是副词修饰体词性结构的问题。目前学界着重从语言的内部和外部来解释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对副词和体词及体词性结构之间的选择关系还缺乏系统的论述。

3.2.2 烟粉尘与人均GDP 的EKC检验

程序的公开公正是司法权区分于行政权的显著特点,逮捕审查程序的司法化要遵守程序公开的原则,程序的公开有利于社会的监督,也符合人们对程序正义的要求。贝卡利亚早就指出,“审判应当公开,犯罪的证据应当公开,以便使或许是社会唯一制约手段的舆论能够约束强力和欲望”。[5]程序的公开是法治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的规则。司法实践中各地的检察机关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审查模式,公开听审,公开听证,公开审查。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体现审查逮捕程序的公开性。要贯彻逮捕程序的公开须做好以下的工作。

3.2.4 工业固体废物与人均GDP 的EKC检验

防汛指挥系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防汛信息动态监测,能够及时采取预防与补救措施,全面提高防汛抗洪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减少洪水灾害、缓解防洪压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系统在雨量或水位等达到警戒值时,虽能够发出报警声,但必须在系统打开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一旦监测系统没有及时打开,预警功能不能发挥作用,工作人员看不到报警信息,也就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如何能够使工作人员随时随地及时得到预警信息,成为防汛监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希拉里在演讲中运用了许多陈述语气运用为命令语气的句子,其中希拉里所采用的语词基本几种在“let’s...””I want to...””we need you to...”

4 结论

(1)二氧化硫排放量随人均GDP 增长的变化趋势为先急剧上升后波浪式下降;烟粉尘排放量随人均GDP 增长先减小后增加,符合U 型曲线;工业废水排放量随经济的发展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符合倒U 型曲线;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随经济发展表现为持续增长趋势,未来即将越过拐点改变趋势,近似于倒U 型曲线。

(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只是一种现象,人口、经济政策、产业结构、科学技术、环保投入等都会影响EKC曲线的变化。统计口径的变化和数据的准确性会影响污染物排放量变化趋势的预测。

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技术方法众多,它们分别从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这3个方面来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复杂结构分析施工质量薄弱环节,控制重点技术做到有的放矢。基于此便可实现对工程施工过程的科学化与针对性质量控制,全面提升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整体质量,优化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成果。

曲线显示山东省的某些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越过拐点,但如果未来不继续加强环境保护仍然有反弹的可能性。出现拐点说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生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环境质量变好或变坏。

(3)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强省的必然要求,就是要协调好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高质量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环保法规、加大环境治理投资和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等,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步骤1 建立模糊判断矩阵R=(rij)n×n,rij表示本层次中第i个元素与第j个元素之间模糊关系的相关度(即相对重要程度)。为了能够定量地描述任意两个路由度量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本文采用表2所示的0.1~0.9标度法[8]。

参考文献:

[1]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8):3-17.

[2]周泽辉,赵娜.中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6):88-90.

[3]杨珂玲,葛翔宇,董利民.洱海流域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与污染物排放量关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12):37-40.

[4]虞依娜,陈丽丽.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12):2018-2023.

[5]张晓.中国环境政策的总体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1999(3):88-99.

[6]吴玉萍,董缩成,宋健峰.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2,21(3):239-246.

[7]段晓峰,许学工.山东省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3):342-346.

[8]邢秀凤,刘颖宇.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计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58-61.

文章编号: 1004-7026(2019)17-011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F019.3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9.17.061

(编辑:李唯哲)

标签:;  ;  ;  ;  ;  ;  

山东省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