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论文_周潇潇

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论文_周潇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浸入式英语教学对儿童语言习得的积极意义,在实验例证中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与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突出英语浸入式教学的优势,并且着重强调以儿童为主体进行英语引导式教学,有助于构建儿童英语思维模式,提高儿童英语表达能力。可以预见这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模式对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大作用。

关键词:浸入式英语教学、积极意义、引导式教学、变革、推动作用

浸入式教学起源于加拿大,其含义是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儿童在校(园)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师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学生,不但用第二语言教授第二语言,而且用第二语言讲授部分学科课程,也就是说,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工具。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英语学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儿童在3~5岁之间,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到目前为止,英语浸入式教学在我国已有了实践 。

一、利于学生语言学习与应用能力的提高

由于采用浸入式教学,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始终贯穿于各类学科活动之中,儿童接触英语的机会大大增多,极大地促进了儿童对英语的习得。浸入式英语教学注重创设和丰富语言环境,这种教学方式使儿童每周的英语课程都处于全英语环境之中,每天至少接触大量的英语词汇和英语句型。教师在课堂上注重情景式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给儿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儿童在这种环境中有意无意地进行语言习得,比教师正式教会的词语要多几倍。儿童在自然的活动中所习得英语词汇几乎涉及了儿童日常活动所接触的所有方面,包括认识自身和周围的人,认识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如颜色、形状、动物、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四季、方位、饮食、起居生活等 。浸入式教学完全抛开了母语,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均用英语进行,使儿童减少了对母语的依赖,直接用英语去反应,从而使英语学习与应用的过程紧密联系,促进了儿童英语思维能力的形成。陕西师大附小的英语老师做了一个小实验,把同一个英语故事讲给一年级实验班的儿童和五年级的学生听,结果,实验班的学生直接听懂了故事大意,而五年级的学生要等老师翻译后才能明白 。可见,浸入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儿童对英语的学习。

浸入式外语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儿童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使语言知识向语言应用能力转化,有利于克服学生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过度强调学生在读写方面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在营业外语尤其是外语交际过程中语言输出不畅通,需要在头脑中进行以母语为中介的转换过程。而浸入式外语学习中的学生则避免了汉语言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削弱了学生对于母语的依赖性,摒弃了传统外语教学作为翻译中介的母语,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反应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儿童的英语思维能力。

二、有利于激发儿童主动学习

浸入式教学刚开始之初,有的人认为儿童的认知尚处在模糊阶段,同时学习英语和中文会是儿童混淆,且更不利于儿童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这种认识实际上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由于儿童在极其不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接受多种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各种各样的辅助教学形式,如实物、图片、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等。并且同时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活动教学,并配合以表情、动作、体态语言等。总之,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的借助新媒体的帮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儿童在教学中就会被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所吸引,参与活动的热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习过程就会成为儿童积极主动发现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游戏教学,吸引儿童兴趣,激发儿童主动探索创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运用创编故事的形式大胆地让幼儿运用英语,如在“小鸟和大象”观摩课中就可以明显看出大班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强,教师提问的时候孩子都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很自然地说英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尤其在情境表演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师不进行直接干预,孩子们彼此之间用英语来解决问题,在游戏过程中激发儿童主动学习,可以看到浸入式英语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

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成长出来的学生,最的大短板便是英语的口语表达交际能力,这样一来,学生习得的完全是“哑巴英语”,现如今,许多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过关,害怕与外国人进行沟通,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同时,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期以来沿用教师为主的原则,将老师是否认真备课,教学条例是否清楚作为教学好坏的衡量标准,教师讲课占去大半时间,留给学生实践的时间少之又少,这就使得学生成为语言学习的消极接受者。并且,传统的学生考核标准大大地忽视了口语这一方面,也就导致学生的口语能力不容乐观。英语交际教学法在80年代就已在我国兴起,浸入式英语教学则是它的填补与扩充,强调知识的网络化与学习的系统化与多学科化,适合现代社会对孩子学习的要求。孩子不再受家庭经济文化背景的制约,孩子在学习中接触西方文化,如在圣诞节装饰圣诞树,每日和父母问候早晚安,孩子学会表达自己,跨越文化障碍,孩子的交际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

四、兼顾儿童全面发展

浸入式是语言习得理论的创造性体现,是语言输入学说和语言假设学说的结合。习得是一种自然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觉察不到的学习过程。像小孩习得母语一样,在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自然地掌握该语言的表达能力。学习者在有意义的交际中,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使用,自然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浸入式教学正是抓住了儿童对语言天生的敏感,指导性地挖掘和发挥儿童语言潜能,从而使儿童以事半功倍的效率掌握第二语言。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逐步建立第二语言符号系统,而且还要在两种符号系统之间行频繁而迅速的语言转换,两种语言信息系统的反复交替刺激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同时,浸入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式,积极启发和诱导学生探索知识,这些要求的实施也使儿童的智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这也变革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由被逼迫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学习中感受乐趣。英语浸入式教学所依据的语言习得原理,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和单向传递方式,变“教师中心”为“儿童中心”,要求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投入,主动参与,要求学习过程本身能够使儿童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内在的动机。这样,在浸入式教学中,学习的主体与第二语言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就具有了重要的发展含义,除了智力发展之外,对个性的发展也尤为重要。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不仅儿童的智力得到了开发,个性得到了发展,与人的交流增多,培养了自信,而且身体也得到了健康成长。

直到目前,浸入式教学在我国仍在实践阶段,实践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由于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冲突,浸入式教学的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发展的,但时代在发展,浸入式意义教学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可观,可以预言,浸入式英语教学会有一个令人欣喜的结果,推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变革,使国民的英语水平能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英语浸入式教学的定义

[2]朱连英,赵如.论幼儿早期英语浸入式教学[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23(06):93-94+98.

[3]强海燕,赵琳.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模式及其在我国的尝试[J].幼儿教育,2000(10):12-13+1.

[4]魏凤英.论浸入式外语教学[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03):160-164.

[5]梁小华.“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对儿童的意义[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04):92-94

论文作者:周潇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论文_周潇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