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常见组织错误及其防控途径论文_张小兵

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常见组织错误及其防控途径论文_张小兵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煤炭工业管理局 重庆 409600

【摘 要】我国是一个煤炭生产大国,也是一个发生煤矿安全事故最多的国家。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常见组织错误和预防控制策略是当下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怎样才能做好有效的预防让安全事故得到有效的控制值得整个煤炭行业深思。然而组织错误又是在安全系统中不易察觉的,在安全系统中组织错误是安全系统最大的威胁,对其组织安全进行系统的研究能够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依据。本文针对实际煤矿管理中存在的常见组织错误的危害及问题提出有效的预防,从而得到更好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组织错误;防控途径

在现今我国能源结构当中,煤依然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煤矿生产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依然十分多见,并且是工矿企业安全事故当中最为严峻的一种事故。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煤矿安全设备、生产技术同样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获得了一定的改进。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煤矿事故的发生频率依然较高,煤矿安全形势不容忽视。

一、组织错误是导致煤矿重大事故频发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煤矿重大事故频繁发生。调查研究发现,几乎每一次重大事故都与煤矿组织错误有关。本文将组织中所有对实现组织目标有危害作用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和管理行为都归属于组织错误的范畴。例如,煤矿中普遍存在着大量得不到纠正错误的组织文化因素,许多煤矿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不十分合理,管理者的行为也并不恰当等。这些组织错误都是影响员工做出不安全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并且通过员工行为,长期地作用于煤矿生产过程,是导致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深层次、潜在原因。如何从组织错误的角度研究揭示煤矿事故的形成机制,需要采取哪些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这些问题对于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常见组织错误

1.不健全、不合理的制度。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导企业一切安全活动的基本依据,是规范员工进行安全、高效生产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对员工的规范越多,员工的行为就越会一致,员工的行为越规范,导致因人引发的事故概率就会越小,许多安全生产问题就可以提前预测。规章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就会导致对员工的行为没有起到很好的约束,对其成员会起到错误的行为指导,起不到行为规范作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体表现在管理制度内容模糊不清,表达不明确,与实际工作脱节,规章制度内容书面化,缺乏合理性。时间一长,安全事故频发,制度的不建全才会显现出来。如果不重新制定规章制度,不去完善加以修改,势必与实际生产脱节,事物约束性,规范性,标准性,达不到要求员工规范一致的目的,甚至是误导员工的行为,不能很好的尽到自己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引发因个人原因导致频发的安全事故。

2.不规范的培训。每个煤矿员工进入煤炭行业第一件要做的是就是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但是职工在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上没有本质性的提高。浪费了大量资源却没有得到实际的效果,这是因为其不规范的培训达不到良好的行为规范使其煤矿企业的各方面达不到实际生产需要是对其企业资源的一种浪费,煤矿行业应该重视起员工的安全教育进行培训,员工素质的提升,知识的更新,遵守安全教育里的行为规范,进行安全有序的操作,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的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中应当采取合理的培训方式、培训需求、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做到明确培训目的、建立考核机制加深员工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减少实际生产过程中因人而发生的事故。

3.不系统的管理。煤炭系统的安全生产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保证系统中的每一环节。每一个要素都能达到本质安全。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生产安全。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从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来进行管理企业,针对各部门的需求和企业整体需求来建立起平衡机制,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针对有些管理人员只注重与自己有关的部分而忽略了整体要求,在工作中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管理目标的不明确、模棱两可也是企业管理人员不系统管理。就不能究其根本有效的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不合理的奖惩和行为。煤矿企业中的奖励是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的方法,煤狂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奖惩制度,尽量做到奖惩合理,奖惩力度应该按照奖惩制度严格遵守,不应该具有随意性,对于有业绩的员工就应当有适当的奖励,对事故有责任的员工就应当惩罚,做到奖惩合理,增强企业管理层方法的灵活性,实现企业实际生产目标。由于实施奖惩状况、员工自身工作努力情况,生产任务的分配等行为都会影响员工的情绪,通过了解,多数企业对于处罚没有落到实处,而由企业买单,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管理者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对于安全管理的职责,造成不恰当、不规范的管理现象。这种的不恰当的行为可以间接导致员工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产生重大的影响,导致员工更多的选择不规范,不安全的行为,间接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三、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防控途径

1.加强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制度。建立起完善煤矿企业的规章制度,注重制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避免片面的、肤浅的、个人的、规章制度,突出制度的重点避免冲锋服矛盾,符合实际生产需要,参照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经验,全面考虑企业未来发展需求,制定起有效的管理机制,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新工作,帮助员工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加强对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培养,掌握各种自救能力,减少因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2.规范培训,建立起安全体系。结合自身企业安全工作的实际,重视起员工的培训工作。安全教育培训凡事要创新,研究能够切实改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手段,突出人性化的安全教育,培养职工的安全价值观,提高员工安全素质,间接减少事故发生几率。建立起良好的安全体系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就要员工和管理者各司其职,认真落实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安全管理责任层层落实,从上倒下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安全体系,保证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中的时效性。

3.进行有效的系统管理。把企业管理看成一个系统,在保证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形成一套有特色具有煤矿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本着以安全为本,尽可能地带动员工积极性,有效的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体系,把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结合到一起,才能实现煤矿行业的长治久安,安全体系落实到实际日常生产当中来确保安管管理的目的性,客观性,时效性。

4.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真正做到有功必将,有错必惩,调动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让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更好的让员工服务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明确员工每个岗位的工作目标、工作标准,以科学的评估来确定奖惩标准,通过适度的奖励对安全生产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

总而言之,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动态化的系统工程,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时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并且将其全面贯彻落实到煤矿生产当中。同时,严格遵守管生产就必须管好安全的基本原则,把安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抓好安全、促进生产,以便实现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发展。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搞好安全教育培训,从而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汤海龙.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组织结构探讨[]J.煤矿安全,2011,42(5):184一186.

[2]周波.云辉.芳敏.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控制及其重要性分析.价值工程.2011.(97-99).

[3]李俊.煤矿安全管理要素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2).

论文作者:张小兵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  ;  ;  ;  ;  ;  ;  ;  

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常见组织错误及其防控途径论文_张小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