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治理策略探讨论文_梁佳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治理策略探讨论文_梁佳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沙坪坝 400037

摘要:因道路桥梁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且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病害,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主要从道路桥梁常见病害入手,重点对道路桥梁病害的处理原则和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希望给行业相关人士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道路桥梁;常见病害;治理策略

1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类型

1.1功能性病害

在早期道路桥梁设计中,使用功能受到破坏的病害类型称之为功能性病害。不同工程项目在施工区域、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条件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道路桥梁出现功能性病害的原因与种类也大不相同。裂缝、滑溜、坑槽及泛油等均为目前常见的功能性病害。

1.2结构性病害

所谓结构性病害,就是道路桥梁工程的路面整体组织结构受到损害后表现出的缺陷。在出现结构性病害的初期,道路桥梁不会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一旦病害发展至一定的程度,道路桥梁往往会因荷载承受能力下降而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2道路桥梁工程病害产生的原因

2.1桥面裂缝

桥面裂缝与施工过程、实际应用等因素有关。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与温度变化均会导致桥梁的铺装层出现裂缝。道路桥梁投入应用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急刹车、超载等现象均会导致路面承受较大程度的磨损与挤压,桥面裂缝问题由此产生。

2.2地基沉降不均匀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黏性土等软弱地基质量较弱,若不对其进行置换或加固处理,极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病害,最为典型的就是桥头跳车。

2.3路桥承载结构局部受损

道路桥梁工程产生的病害与路桥承载结构局部受损也有关,如梁端伸缩缝严重变形与梁端头遭到损坏等。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对路桥承载结构局部损坏进行修复处理,将严重影响道路桥梁的质量,甚至诱发重大交通事故。

2.4施工控制、养护不到位

路面坑槽、油包等均为施工控制不到位而产生的道路桥梁病害。在施工控制环节,一些施工单位并未按照配比标准合理配制道路施工所需的沥青、矿粉等材料。道路桥梁的养护措施不合理也极有可能会导致病害产生,具体的原因包括养护人员专业技能不够、养护不及时等。

3道路桥梁病害的处理原则

3.1施工之前予以全面勘察

施工单位要对道路桥梁施工前期的勘察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对工程结构、道桥承载力以及相关性能等方面予以全面、深入掌握,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3.2利用达到最大化

如果对道桥的某个局部进行加固处理,则要尽可能保证道路桥梁的完整性,有效提升道路桥梁的承载力、可靠性和稳定性。

3.3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在设计初期,相关设计单位一定要结合工程实际,对施工方案反复修改和不断优化,选择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确保道路桥梁固件性能的有效发挥,切实提升施工效率。

3.4注重效应

在对桥梁病害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遵循整体性原则,同时兼顾桥梁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在对道桥病害进行分析时,一定要本着全面、深入、客观的原则,为确保桥梁结构的完整性打下坚实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治理策略

4.1提高管理质量

提高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是预防病害最为有效的方式,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管理,因此需要控制材料的使用进行严格把关,在提高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加强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钢筋安装,施工前一定要对钢筋的质量进行检查,只有符合要求者才能投入使用,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则需要及时更换,同时还需要对安装位置进行检查,保证安装的精准性;第二,严格控制材料使用的标准和数据,例如水泥和砂砾的配备比例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避免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第三,钢筋在失去混凝土的保护后极易出现锈蚀现象,因此为了降低钢筋腐蚀现象需要适当增加混凝土厚度,并在混凝土表面设置封闭层、覆盖层等做好保护处理。

4.2使用科学的裂缝修补法

采用科学的裂缝修补方法是防止道路桥梁出现病害最为有效的措施,方法如下:第一,实施道路桥梁表面修整技术,施工人员需要确定裂缝的准确位置,对表面进行科学清理,同时在裂缝上实施涂抹施工,在此过程中一般采用水泥、环氧胶泥等进行涂抹,在完成涂抹后需要及时将沥青、油漆等有较强防腐性质的材料涂抹在道路桥梁裂缝的表面处。并且在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对路面的承载力进行分析,根据承受力情况制定科学的修补方案;第二,采用科学的灌浆、封堵技术,在使用此处理技术时需要与整体施工情况相结合,在对裂缝部位清理后,对裂缝实施封堵,封堵时需要凿出一个干净的沟槽,然后采用防水材料对裂缝进行封堵,材料一般采用聚氯乙烯胶泥丁基橡胶以及聚合物水泥砂浆等。

4.3路基沉降处理技术

在对道路桥梁实施路基沉降处理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处理:第一,在路面或桥梁表面覆盖一层强度较高的材料,从而改变桥梁的截面面积,以起到提升桥梁整体应力的效果,最终实现提高工程结构的承载力效果;第二,加强路面修补工作,对于存在路面裂缝下沉情况则需要使用水泥浆填补裂缝,对于一些雨水相对较多的地区,需要在路基处做好防水工作,同时对排水不畅的地方进行修改和完善;第二,加强特殊地段的技术工程管理,例如一些经过铁路沿线的路面,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单位进行合理监督,并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第三,在路面裂缝处需要做好防水处理,同时清除路边一些松散的物质,采用一些碎石等进行填筑,防止路面加剧沉降,将原有的石块清除,采用沥青对沉降区进行罩面;第四,加强桥头破坏处理,一般情况下采用锚喷施工技术对桥头进行处理,此技术的优势在于凝结快、稳定性高。利用锚喷设备对裂缝位置喷射硅胶材料,最后采用模板进行加固,从而将桥体黏结在一起。

4.4及时修复处理裸露的钢筋

钢筋的腐蚀会造成钢筋对混凝土的压力增大,长期以往就会致使道路桥梁产生裂缝。因此,当工作人员发现钢筋出现被锈蚀的情况时,要及时做出应对,利用相关的材料对腐蚀的裸露钢筋进行处理,从而避免在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下使钢筋的腐蚀速度变快,导致裂缝的出现。

4.5混凝土裂缝处理

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收缩以及钢筋的腐蚀等都会导致道路桥梁表层出现裂缝。道路桥梁在出现裂缝以后,混凝土的腐蚀速度就会加快,道路桥梁的质量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正常的道路通行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建筑企业要及时对出现裂缝地面进行修复,在混凝土修复的方式中,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两种,一是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修复,这种修复手段处理起来比较方便与简单,这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修复方式;还有一种就是直接填充封堵裂缝。

4.6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在道路桥梁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交通管制,避免建设初期路面受到损坏,面对滑溜、松散、裂缝和坑槽等病害,要及时采用有效手段来进行控制处理。还要对通行加以限制,施工完成的道路桥梁本身带有不稳定因素,一定要避免承载过大压力,或过度磨损的现象,要对重载的大货车进行管制,这样才有助于道路桥梁的稳定,延长使用寿命。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病害不仅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处理技术是维护路桥工程的关键。经过上文分析可得,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管理,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同时还需要做好路面的养护工作、钢筋的腐蚀处理等,因此道路桥梁工程的病害处理技术能够充分应用到道路桥梁施工中来。

参考文献:

[1]王欣.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0):97-98.

[2]于秀江.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137.

论文作者:梁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治理策略探讨论文_梁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