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理念用于地铁车站空间设计的实践探究论文_孟晨曦,,张春进, 申文明

人性化理念用于地铁车站空间设计的实践探究论文_孟晨曦,,张春进, 申文明

1中铁二院华东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4;2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101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公共事业的建设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为了人民出行更加便利,很多城市和地区都开始逐步开始发展地铁建设。目前,我国的地铁建设事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基于这一情况,地铁车站空间的设计也面临着改变。本文对地铁车站空间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运用进行了探究,从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文发展的角度出发,旨在为地铁车站的空间设计提供顺应时代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人性化理念;地铁车站;空间设计

我国的地铁建设发展至今,大概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我国大部分的一线和二线城市,例如广州、上海、北京等都已经拥有了规模相当的地铁交通线路了。举例来说,成都地铁从2005年开始建设至今,已经建成的运营线路总长度已经达到了88.1公里,在建的总长度在249公里左右,发展相当迅速。地铁的运行可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有效提高城市可利用发展的空间。由于地铁交通运输的发展,地铁站的人流十分密集,因此地铁车站空间的设计就需要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方便使用者的行为,必须本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最大程度地满足使用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提高地铁车站空间的利用率。

一、地铁车站空间环境

地铁车站空间设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地铁车站的空间环境,因为空间对于使用者的各种活动都产生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人们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空间环境的限制,并且这种限制是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地铁车站相对于自然环境来说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公共空间,它四周都是封闭的,被阻隔的,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可辨识性比较差,身处其中的人容易产生不安的心理,这样便会导致他们的方向感和定位能力都相对变弱。同时,地铁车站空间由于处于地下,不能直接采集阳光,自然光线不充足,只能依靠电力光线。并且地下环境的湿度也很大,地下噪音不容易传到地面。还有一点就是,地铁车站空间环境空气不易流通,空气不新鲜,那么人们就很容易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

二、人性化理念

人性化设计指的是,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类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心理情况以及人的思维模式等,在原始的基础设计和性能设计中,加上使使用者方便和舒适的设计要素,充分对建筑进行优化和完善。人性化设计是尊重人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表现,是一种人文关怀。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师,不应该只把建筑的使用功能作为最终的目标,还应该注重空间环境的人性化。地铁车站人流量集中,许多城市中的群众每天都要到地铁车站乘车,因此在地铁车站空间设计中加入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设计师在对地铁车站空间进行设计时,要注重考虑使用者的身体状态和健康状况,最大限度地改善地铁车站环境封闭带给大家的不适感觉,帮助使用者改变对地下空间环境的固有看法。

三、人性化理念用于地铁车站空间设计的实践

人性化理念在地铁车站空间设计中的实践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满足了人们的生理需求,第二是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最后则是满足了人们对于文化审美的要求。

(一)生理需求

首先,地铁车站空间处于地下,环境封闭,空气不流通,并且人流量一般都比较大,这样一来地铁车站很容易让人产生缺氧的感觉。并且地铁的空气质量一般都比较差,其中也含有较多的灰尘和细菌,人们很容易感染生病。在进行地铁空间设计时,这些必须纳入考虑,基于人性化理念,人体的身体状态和身体健康必须要重视。在设置地铁车站时,要注意保证通风设计,尽可能多地利用车站出入口和通风竖井增加自然通风。其次地铁车站中一般都还配备有空气过滤器,这样做是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地铁车站的空气质量,减少其中的灰尘含量和细菌含量。

第二,地铁车站处于地下,无法自然采光,因此需要通过人工照明的方式来照亮地下空间。人性化理念对人体的视觉效应也会充分地考虑,因此好的地下空间照明必不可少。目前,我国的地铁车站一般都是选用的日光灯,这种照明工具选材比较注重抛光质感,很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眩晕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降低人体视觉的不适反应,地铁车站的墙壁、地板一般都选用的是哑光和较为粗糙的毛面材料,这样的话视觉眩晕的效果就被降低了。当然,如果地铁车站的某些地区可以采用自然采光,也要尽可能地选用自然光照明,例如我国地铁车站的下沉广场、地铁天窗等地点,一般都是采用的自然光线照明。

第三,人们对地铁车站空间的综合感觉,例如嗅觉、触觉、听觉等也是人性化理念考虑的因素。首先地铁车站空间环境封闭,空白流动性很差,因此其中的放射性氡一般浓度都比地面要高。在地铁车站空间设计中用柠檬、薰衣草等制造一些香味系统,人嗅到的味道就会好一些。其次,在地下一旦产生噪音就比较集中,不太容易扩散,这样很容易让人产生烦躁的心理感觉。我国的地铁车站空间设计针对这个问题,就采用了诸如让地铁机房远离地铁车站主要功能区、利用吊顶、地板等吸取抵消的噪声的措施来解决方法。我国大多数地铁车站中的座位,一般都是底部为金属,上面加上了海绵软垫,人们在等候地铁上,很自然而然地会选择比较软的座位,而不是那些触摸起来很硬的金属座椅。

第四,人性化理念必然包含了对于残疾乘车人士的关怀,进行地铁车站空间设计时,要注重无障碍设计,方便特殊人群乘坐地铁。我国大多数地铁站的检票通道都有专门的特殊人群绿色通道,在车站的出入口和有台阶的敌方也设有专门供轮椅使用的坡道或者电梯,地铁空间环境中还配上了盲人的提示音,电梯按钮、检票出入口的按钮上一般也配有盲文。同时,地铁车站的公共卫生间也满足了人性化的理念,一般都设有单独的专门供残障人士使用的洗手间,通往洗手间的道路上还会铺上盲道。

(二)心理需求

地铁车站的空间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实践,还包括满足了人类的心理需求。

第一,在设计地铁车站空间的地下通道时,一般长度都不会过长,这样乘车的人不会走得太久,不容易产生不耐烦地心理感觉。另外,地铁车站内的空间排序也会影响使用者的心里感觉。一般我们进入地铁车站后,首先会进入一条地铁街道,这条街道上有一系列的商业店铺、食品超市等,这些商铺单位一般都井然有序、有起有伏。经过这条街道就进入了地铁车站的主要功能区,地铁车站购票和进站区域。对这一部分进行设计时,一般设计师都会设置一个符合人们心理期望的视觉中心,视觉中心周围的空间划分既有固定式的,也有可以活动的。地铁车站的空间设计中还运用了色彩、光线、不同的装修材料来显示不同的空间变化,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让人们觉得地铁车站空间更加容易接受。

第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地铁车站空间的设计中引入了导向系统。导向系统指的是对人提前进行提示或者提醒,减少或者避免不必要的往复运动或者复杂的人流交叉或人群活动混乱。从视觉来说,地铁车站空间中有一些文字、图像、具有标志性的指示物来提醒使用者地铁车站中的一些重要位置,例如不同的地铁站出入口、楼梯、安全出口等。

(三)文化审美需求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地铁车站空间设计的人性化设计也没有忽略这一点。在地铁车站中,很多设计师都利用了装饰、光线、结构等来满足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提供符合人们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性化地铁车站空间。例如,在地铁车站空间设计中加入一些绿化或者流动水环境,这样就可以使沉闷的地下空间增添一些灵动感。

结语:

随着地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地铁车站的空间设计日益重要。我国地铁车站的空间不断规模化和综合化,始终坚持贯彻了人性化设计的理念。人性化设计在地铁车站中的运用,为大众创造了更为健康舒适的出现环境,人们对于地下环境的运用效率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丹. 地铁车站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探索[J]. 铁道建筑技术,2012,01:31-34.

[2]孔键,范业闻. 地铁车站内部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J]. 创意设计源,2013,01:4-9.

[3]熊朝辉. 武汉地铁2号线人性化设计之思考[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4,01:114-116.

论文作者:孟晨曦,,张春进, 申文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  ;  ;  ;  ;  ;  ;  ;  

人性化理念用于地铁车站空间设计的实践探究论文_孟晨曦,,张春进, 申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