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角下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发展对策研究_集群效应论文

企业视角下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发展对策研究_集群效应论文

企业视角下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发展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品牌论文,互动论文,企业论文,视角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产业集群背景下,企业在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企业自身及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在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互动发展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应采取建立明星企业、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定品牌维护策略、增强研发能力等推动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发展对策,以促进其良性发展。

企业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为不断提高民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产业集群这个大背景,以品牌理念为核心,企业在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发展中发挥着多重作用。但由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其谋利的本性等因素制约,其在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互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深入进行对策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视角下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发展问题分析

(一)未树立明星企业意识

我国产业集群的形成大都是通过大量相似企业的集聚形成的。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成长期,属地理上的集聚向产业链整合的状态。从整体上看,我国的产业大都还依托于廉价劳动力,低成本所形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占到我国产业集群的60%以上,贴牌是我国东南沿海产业集群形成的最主要方式。赚取低廉的加工费是制约集群内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力资本的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集群内缺乏明星企业、龙头企业会降低集群的发展后劲。

(二)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我国产业集群内的主导企业缺乏竞争力,表现为企业管理理念的短视性、管理水平的初级性。集群内企业的主要竞争策略是“低成本竞争”,持续降低成本,会导致企业间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空间,不惜“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日积月累,企业间恶性竞争不断循环,由此形成“柠檬市场”。

(三)品牌监管与维护制度基础薄弱、意识淡薄

我国的品牌发展仅仅经过了短短30年的发展,如此短暂的发展时间使我国缺乏品牌管理与维护制度,企业缺乏品牌危机意识和品牌危机的处理经验。品牌维护体系不健全,任何被消费者信赖的品牌都有出现危机的可能性。如果说品牌的建立与世界级品牌相比走过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品牌的维护则刚刚起步。

(四)缺乏研究能力

由于我国产业集群成立时间较短,很多企业制定规划往往都是被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不能基于现实的市场状况,形成系统、正确的研发理念,积极主动地制定长远、系统研发规划。企业在制定研发规划时没有可以遵循的程序体系,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或地区企业的差距,大多数企业开始模仿该领域的先进产品由于培训体系还未健全,还未建。立清晰理论架构,能够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研发的人员更为缺乏。

二、企业视角下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发展对策研究

(一)建立明星企业

1.树立品牌意识

根据管理学中的标杆管理,针对集群企业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情况,引入了标杆企业的概念,其具有先进性(包括部分方面)、示范性和行业代表性。发挥“羊群效应”,带动产业集群企业整体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在树立强大企业品牌的同时为区域品牌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2.品牌产业链系统化

产业集群内同类企业的聚集有助于企业上中下游联合形成完整的品牌产业链条。通过上游和下游企业相互协作、共同合作,体现了“1+1>2”的价值增值效应。首先要制定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发展规划。要将企业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结合起来;其次,增加政府资金投入,政府的介入一方面解决了发展中资金短缺的现状,另一方面代表了政府政策的支持,无形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某种便利。

3.完善品牌整合体系

品牌整合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品牌管理方法,是指为了维持和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内容包括建立企业的“旗帜品牌”;明确它与其他品牌的关系,即形成主品牌和其他品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进行品牌扩张的过程。

(二)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

1.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战略

分析我国产业集群中企业的管理模式可以清晰的发现,在倡导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时代背景下,很多企业的所有者还将管理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原因有很多,如中小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其中有很多带有家族企业的印记。企业的管理层基本上都由有血缘关系的人员承担着,很多外聘管理人员的优势都不能在这样的企业中体现。因此,企业在制定管理战略时,只有在学习先进理念的同时,能够结合企业的发展阶段、客观的物质基础以及发展的目标等条件,才能在运用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2.构建完善的企业网络关系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80年代初提出了五力分析模型,这五个方面是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需要面对的对象,企业能否生存以及发展的快慢与之有很大的关系。双赢理念、相互协作的思维方式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共同的夙愿和积极寻求的方向,在产业集群内部很多依靠上下游企业形成的产业链做大做强了企业,如果切实将五力分析引入企业发展战略中,将对我国企业成为标杆企业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3.在学习中有所创新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过:创新是企业利润的源泉,而学习能力是创新的根本,任何一个企业管理理念的形成都离不开管理学家对其不断的分析和探讨,由此可见,对企业员工提供教育与培训对企业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资源。要想保证企业的理论拥有不断指导企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就要形成学习型组织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这也是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超越市场能力的基本要求。

(三)制定品牌维护策略

1.重视品牌注册

商标注册程序是一种商标法律程序。虽然商标法修订后,我国实行注册为主,兼顾“使用在先”的原则,这在很大程度上制止了商标抢注现象,但是一旦出现维权问题,举证就会成为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很多企业还采取制止混淆的措施,为了防止侵权行为,注册了好多相似的品牌,为企业解除了品牌维护的后顾之忧。

2.不断调整品牌内涵

消费者是企业产品的主要受众,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总是希望用最少的时间买到令自己满意的产品。品牌逐渐成为产品的代名词,在购买某一类产品时,人们经常用品牌来评判产品各方面的性能。常言道,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要想不断适应消费者的需求,需要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不断调整品牌的内涵。

3.以高质量维护品牌形象

品牌主要以产品的质量为支撑。最近几年社会上经常出现某著名品牌因产品安全问题而遭受重创甚至倒闭的情况,让消费者对此品牌失望至极。柠檬市场的出现导致此类问题层出不穷,在全社会的很大范围内陷入品牌危机的境地。对品牌质量的评估、切实考虑消费者的需求成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维持高质量的品牌形象的手段和方法,将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是企业赢得消费者好感的制胜法宝。

4.实施品牌拓展战略

具体包括品牌延伸和品牌扩张两方面策略。品牌延伸主要是利用企业现有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用较小的成本不断开拓市场的行为。而品牌扩张主要考虑到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为了尽可能多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扩张的方式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以企业巨大的财力为基础,从而在消费者心中留下雄厚的企业资本、质量有保证的形象,以此带来不断的购买行为。此外,除了技术层面的努力,企业还需要具有在品牌遭到侵权时,运用法律武器进行打击,对不法行为起到警示的作用。

(四)增强研发能力

1.树立系统的研发思维

现阶段,我国企业缺乏有效的研发活动,主要是因为没有形成系统的研发思维。它与一般的思考过程不问,它具有全面性、灵活性、长期性的特点,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提高研发思维能力的措施主要有推陈出新训练法、聚合抽象训练法、循序渐进训练法、集思广益训练法等。

2.制定有效的研发规划

首先,确立研究目标。明确的目标是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方向,企业的研发目标是制定行之有效研发规划的指导方向;其次,制定研究计划。计划的制订需要各个部门协调配合才能完成,除了计划制定前期的准备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计划的内容、步骤、负责人、起止时间等内容,它是研发规划的主体;第三,实施研发计划。计划的实施需要明确执行者,在实施的过程中,制度研发的人员需要将实施的效果与之前设定的结果进行对比,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最后,修订、完善研发计划。这一过程主要是将修订后的计划循环实施,将结果与预期目标对比的过程,进而不断完善研发计划。

3.形成严格的研发考核评价机制

首先,增强跨部门合作。为了增强跨部门合作的积极性,需要在企业内部开展相应的培训教育活动,让员工认识到合作对整体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好处,弘扬合作精神。其次,吸引高素质研发人员。通过调查分析显示,高学历研发人员在设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十分看重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契合度。所以,营造一种宽松友好的环境氛围是吸引这些人才的重要因素。还需要制定物质激励政策,如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等措施,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实施人才进修计划。第三,制定有效的研发考核体系。考核体系应该包括考核制度和奖惩激励制度两部分。需要根据不同的考核对象在研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承担责任的大小,设置不同的考核方法以及奖惩措施,只有梯度的薪酬激励方式才能调动不同人员的积极性。考虑到我国社会官本位思想严重的现状,要积极奉行绩效评估的制度体系。

标签:;  ;  

企业视角下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发展对策研究_集群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