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新时期教育质量的保证_质量管理论文

全面质量管理:新时期教育质量的保证_质量管理论文

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新时期教育质量的保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教育质量论文,全面质量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减负工作的进一步落实,统考制度的逐步废除,以分优劣、排名次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的弱化与摒弃,传统型的教育管理因失去分数杠杆而彷徨的时候,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取代分数杠杆,科学合理的评价教育教学质量,有没有办法可以实现教育质量的全过程管理,变管结果为管因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素质教育深入扎实的开展,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可以肯定的说:有!那就是——教育全面质量管理。

一、什么是“教育全面质量管理”?

1、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全体师生员工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全体师生员工在学校质量管理系统中都是管理的主体,同时又都是管理的对象,他们中任何一个人工作质量的优劣,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校整体工作质量,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校长、主任、教师不用说,就连看门、烧水人员的工作质量也会影响整体。比如看门不负责,社会闲杂人员随便进校,各种车辆随便出入,势必影响教学环境和学校安全。烧水的一天不及时烧开水,教师们讲课口干舌噪,下课后没水喝,一定会影响情绪,甚至影响工作质量。

学生参与质量管理意义就更大了,人们一般认为,学生在教学质量管理中是被管理者,但却忽视了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质量管理中又是主动的管理者。试想天底下哪有一种管理方法,没有被管理者的主动配合和管理者的主动参与能取得成功呢?

因此,要努力增强学校每个人主动参与教育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每个人的工作质量,实现全员参与提高教育质量的管理。

2、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对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管理。

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又是一个循环往复、纵横交错的过程。学生从入学经过各年级直到毕业,是一个纵的动态过程,学校每学期围绕教育教学目标循环的各个教学过程是横的过程,这所有过程中,往往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要坚决从传统的“事后把关”“秋后算账”的管理模式中解脱出来,变为“事先预防”“随时矫正”,从管结果变成管过程,做到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把关,预防每次备课、每次辅导、每次复习、每次作业、每次测验的失误,预防每个字词、例题、章节在教学中的失误,预防每节课在教学中的失误,预防各年级在质量管理中的失误,每人既要保证本年级的质量,又要为下一个年级的质量着想。

3、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部因素的管理。

任何结果都是由因素造成的,因此,抓好因素,质量管理将事半功倍。影响教育质量的全部因素包括办学硬件(环境、校舍、资金、设备等),也包括软件(规章制度、教育者素质、学生因素、校风学风等),包括学校,也包括家庭和社会,要使家庭、社会各方面都成为教育质量管理的合力。只有全部因素都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才会真正成功。

4、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全体学生的质量管理。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能否面向全体学生,是一个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的大问题。学校的教育质量,绝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质量,而是整体质量。工厂出现百分之一的残品、次品和废品,最多影响数万元的经济效益,而教育出现次品的学生,是多少钱也无法弥补的损失,是一个家庭百分之百的损失,是以一个儿童一生为代价的损失。因此,要更新观念,坚持正确的质量观和学生观,面向全体学生。

5、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全方位管理。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生动、健康发展。因此,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必须是使学生德、智、体以及心理、个性、特长等全面发展的管理。素质教育不是拼盘教育,是注重全面、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是对学生将来工作、生活和发展全面负责的教育。因此,在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中,不管是主课还是副课,不管是考试课还是考察课,不管是文化课还是活动、课实践课,不管是基础课、知识课、技能课还是智力课、创造课,都要按一定标准纳入全面质量管理。

二、为什么要进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呢?

1、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涉及到教育对象由面向少数尖子到面向全体学生;内容上由片面到全面;教育方式上由学生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发展。这是人才培养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学校变升学竞争分数竞争为办学水平、管理水平竞争的转变。怎样衡量办学水平,怎样衡量管理水平,要看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不注重分数了注重什么呢?必然是教育教学过程,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正是应运而生的过程管理,是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质量管理。

2、是科学地完善督导和评价体系的需要。

素质教育不只重结果,更重过程、重因素,不只注重终结性评价,更注重及时反馈和矫正。而素质教育下的督导的目的和任务,也由过去的年终分优劣、排名次转变到事先引导、指导和监督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减负、取消统考、改革中考高考制度、更新新学大纲和教材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出台,如果不用以过程性、监控性为主的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恐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

3、现代管理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管理早已从随意性管理、经验性管理、传统性管理、制度性管理、科学性管理发展到今天的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现代化质量管理方法。而教育管理也由终结性管理发展到过程性、因素性管理,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法正是教育管理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创造性借鉴,是一种坚持人本思想,使科学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互相弥补的过程性管理。

三、怎么样进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高全员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创新世纪,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如果还抱着传统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管理模式不放,那么任何先进的管理方法都是一句空话。要组织全员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学习素质教育,理解其要义,深挖其内涵,掌握其本质,学习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使之融会贯通。破除教育管理门户之见,树立一种大教育管理观。使教育者人人懂管理、会管理,积极主动、大胆创新地去管理,这是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前提。

2、制定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评价标准。

任何质量管理都要有明确的标准,没有标准就是没有质量管理活动。衡量教育行为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因素水平的优劣,不是靠事后评价,而是靠工作过程。也就是说质量是在工作过程中干出来的,而不是工作后评出来的。对过程怎样评价呢?靠工作、管理标准,有了统一的、完整的标准,人人按标准去做,人人按标准去衡量,过程性评价就迎刃而解了。

标准怎样制定呢?要依据现有的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制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评价细则等,经过加工规范,使之即有可操作性,又有可检测性,同时覆盖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和全部因素。制定标准是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

3、建立自我评价调整和专业评价监控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形成准确及时的反馈矫正体系。

与全面质量管理相对应的是督导评价机制,是对全员的全面质量监控。督导评价机制的建立要坚持导向、激励原则,以及时反馈矫正为核心,以公开、公正、科学、准确的过程评价为依据,使督导评价不是一个温度计,只衡量温度高低,而是带温度计的自动空调,随时监督、及时指导、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将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消灭在影响教育质量之前。

4、组成层次不同,大小不一,综合与专项相结合的各种类型的质量管理组织,对每一过程、每一环节的质量管理进行实效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或目标、达标、评价、反馈矫正)的循环,使每一次循环都不是原点循环,而是螺旋上升式的循环。同时注重总结质量管理经验,形成新的管理论,指导进一步的实践。

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要真正推广应用是有一定难度,比如:标准的制定,机制的建立,评价的操作等。但我们有一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有一批爱教育、懂管理的干部队伍,有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探索创新,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专家型领导班子,有多年的学校管理经验,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完全可行的,也一定会取得巨大成功的。

标签:;  ;  ;  ;  ;  ;  

全面质量管理:新时期教育质量的保证_质量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