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患者病情危重期间的护理观察论文_周小英

湖南省茶陵县人民医院 湖南茶陵 412400

摘要:目的:分析肺心病患者病情危重期间观察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28例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详细周到的观察护理使肺心病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护理人员细心的观察并记录肺心病患者危重期间的具体病情,为医生的治疗提供准确的资料参考,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关键词:肺心病;护理方法;病情观察

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一种,疾病。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多,病情不稳定,死亡率也比较高,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详细的观察患者的具体病情,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本文对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28例肺心病患者的观察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肺心病患者临床护理资料有28例,全部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占19例,女占9例,患者年龄在46到82之间。在选取的临床护理资料中肺心病患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均存在2到3级的心功能不全,患者一年平均住院两到三次,住院的天数为40到100天。

1.2方法

1.2.1心理护理

一般肺心病都难以彻底的痊愈,容易反复发作,并且治疗的过程都很长,给患者及患者家属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方面的负担。绝大多数的肺心病患者情绪都不太稳定,情绪方面比较低落,有些患者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不愿意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特别是那些病情相当严重的肺心病患者,他们容易产生过度的恐慌和焦虑情绪,有的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完全的放弃治疗。所以护理人员在对待此类患者的时候,一定要积极主动的多与患者接触、交流,了解他们心理的真正顾虑以及需要,并且及时地给予解答,增强肺心病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以便让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

1.2.2做好危重期护理,确保患者舒适

一般患者出现口鼻干燥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持续低流量吸氧使气道干燥、心衰时限制水分摄入,第二,双侧鼻腔反复插入鼻导管或鼻塞。护理人员在发现肺心病患者出现此现象时一定要采取以下的措施:第一,给予加温湿化氧疗,使供氧的温度达到三十二摄氏度到到三十五摄氏度,从而使可供氧气的湿度加大,湿润呼吸道;第二,在患者的鼻腔滴入石蜡油;第三,对患者的口腔进行仔细的清洗,并且帮助患者擦拭口唇和涂甘油;第四,患者居住的室内湿度应当保持在百分之六十。

1.2.3保证肺心病患者的体位舒适

患者出现体位不适想活动,通常都是由于心功能不全,持续静滴药物,输液侧肢体制动,以及持续血压监测所导致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护理人员要采取以下的护理方法:第一,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这样不仅便于固定,保护血管,同时又能增加患者肢体活动度;第二,患者的血压计袖带要随测随绑,不能长时间的绑在患者的四肢;第三,利用海绵垫、软枕、靠垫、气圈等设施,帮助患者改变体位,抬高肢体,减轻局部受压引起的肿胀;第四,嘱咐家属要经常给患者做肌肉按摩,帮助患者活动关节,降低肌肉僵硬度,比如可以做左右活动以及屈曲活动,

1.2.4观察患者的呼吸,保证呼吸道的畅通

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肺心病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以及用力情况,特别是夜间的时候,患者最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因此一定要重点观察夜间患者呼吸情况,以便医生及时的进行救治。呼吸异常,通常是指患者呼吸频率变快,节律比较紊乱,幅度也增大,呈潮式、间歇式或抽泣样呼吸,特别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窘迫、紧张以及大汗淋漓等现象。在遇到患者呼吸道不畅通的时候,护理人员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一般主要采取以下四个方法来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第一,湿化患者的呼吸道,比如氧气雾化吸入,超声雾化,以及在雾化器中加入适当的生理盐水、α—糜蛋白酶和庆大霉素,同时要嘱咐患者在吸入氧气时一定要重复做深吸气,每次屏气大概八秒后做深呼吸运动,直到全部吸完雾化液;第二,时常变换患者的体位,轻轻的扣击其背部,叩击顺序由下到上,由边缘到中央,有规律地叩击患者背部[1]。一定不能用力过猛,否则容易导致患者肋骨骨折,发生肺泡破裂的现象;第三,注意咳嗽的正确方法,取坐位,嘱咐患者在呼气末咳嗽,重复数次,也可以用双手压迫患者的上腹部,然后嘱咐患者用力咳嗽;第四护理人员要使用大口径吸痰管刺激患者的咳嗽反射,帮助其吸出深部的痰液,保证呼吸的畅通。

1.2.5患者缺氧的观察以及护理方法

患者在血液淤滞,以及毛细血管及静脉血氧饱和度偏低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紫绀,而紫绀正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在发现患者有缺氧的现象,护理人员一方面需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氧流量为1~2L/min,浓度为25%~29%。;另一方面要坚持应用鼻导管或鼻塞给氧,并且嘱咐患者尽量的用鼻子呼吸,每天吸氧十五个小时以上[2]。另外,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要多喝水,雾化吸入,湿化痰液,而且要采用叩胸、拍背以及体位引流等办法促进患者痰液排出,避免口咽和呼吸道分泌物积聚产生的不良影响。鼓励患者多进行深呼吸,加强呼吸锻炼,学会腹式呼吸或者吹哨式呼吸,每天坚持三次的呼吸训练。

1.2.6患者用药的观察以及护理方法

肺心病患者一旦出现烦躁不安时,护理人员一定要警惕其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在确定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时候,护理人员就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不能随意使用强力镇静药、麻醉药、以及催眠药,这些药物的使用将会抑制肺心病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咳嗽反射。必要时可以遵照医生的嘱咐给予患者小剂量的镇静剂,比如地西泮、水合氯醛等,而且在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注意患者用药的时间以及方法,保证血药浓度在规定的水平[3]。另外,护理人员在使用强心剂的时候,必须要注意患者的心跳频率,以及心律的改变,在需要静脉注射药物的时候,使用量不能太多,注射的速度也不能太快,并且不能随便的调节滴速,否则将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1.3疗效评定标准

肺心病患者在经过临床护理治疗后,从病情危重的情况下恢复治愈的状态即显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即有效,经救护后死亡即为无效。

2.结果

经过护理人员仔细的观察照顾,并及时的采取救治措施,肺心病患者治愈病情好转痊愈的达到22例,病情得到一定缓解的达到5例,死亡人数大大的减少只有1例。护理临床效果如图:

3.讨论

在肺心病患者病情危重期间,我院的护理人员仔细观察患者的具体病情变化,针对患者口鼻干燥、缺氧、体位不适想活动以及呼吸衰竭等情况,采取了及时恰当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另外还从心理上鼓励病患要持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的治疗。通过这样的观察护理,在我院收集的28例临床护理资料中,有22例患者的病情得到痊愈,这说明护理人员细心的观察并记录肺心病患者危重期间的具体病情,为医生的救治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振锁.25例肺心病心衰治疗体会[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17(6):22-30

[2]王方剑,王春丽,曹洁,等.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改变及其原因的研究[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7(17):62-70

[3]李耀丽.浅谈肺心病和急性加重期用药治疗的护理[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12 7(3):100-119

论文作者:周小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肺心病患者病情危重期间的护理观察论文_周小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