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刘丰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刘丰

中电(沈阳)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伴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多。我国逐渐增加了智能电网建设的规模,来提高电力运行效率,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建设中可以显著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引言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电力供应系统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若是电力供应水平过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对城市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为加快智能电网建设,使其能够满足我国人民的用电需求,需要加强对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在保证电力稳定供应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持。通过深入分析智能电网建设的特点及作用,探究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出更加可靠的依据,使电力工程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到智能电网建设中,促进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提升。

1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意义

1.1优化智能电网性能

电力工程技术并不是在智能电网出现后才被研究问世的,在传统电网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但受到电网本身性能的限制,其作用效果并不能充分发挥。在智能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作用空间被扩大,能效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并优化智能电网的性能。电力工程技术与智能电网之间相互匹配、相辅相成。电力工程技术是一种自动化技术,能够对供电过程中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和整合,并通过系统自动处理一些电力数据,辅助做出正确的电网管理决策。此外,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还可规避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失误,提升电网本身的性能和质量,以更好地满足供电需求。

1.2提高信息采集能力

电力工程技术还具备更优的信息采集能力。例如,智能监控预警技术和用电量计量技术,可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及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精确的监督,监督的对象即为产生的实时信息。通过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高保真传输到监管终端,并对其进行自动化地分类、整理、分析和储存,实现供电信息的深度利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会应用到多种智能化设备,这些设备之间存在功能性差异,产生信息的用途也不一致。

2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2.1智能用电计量技术

用电是智能电网的运行终点,一般在传统电网运行过程中,用户只能借助电表数据来了解用电量,但是电表数据的准确性不足,且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生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用电计量技术,能够对用户的用电量进行准确计量,在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达到要求的同时,使供电服务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也就是说,在智能电网的运行过程中,用户能够随时获取用电量,使用户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通过电力工程计划的自动化进程能够对电力调度进行有效管理,及时解决电力分配及供应等各方面的问题,使电力能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进而保证电力能源的稳定供应,使我国人民的用电需求得到满足。

2.2直流输电技术

智能电网的直流输电过程中,大多数都时采取的交流电,但是因为输电所使用的是直流电。所以直流输电技术就能够控制换流器,更好的实现电流的转化。在直流输电过程中,所使用的换流器都是由相关零部件所组成,能够保证输电的稳定,而且还能够为电力企业增加经济收益,不受到地区的干扰,进行远距离传输。当前,在智能电网过程中,更多地方开始使用远距离输电,并且向更远的地方进行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当下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广泛应用了微电子控制方面的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在智能电网构建中的优势在于具有较高的环保性,该技术有助于将清洁的新型能源接入到智能电网之中,同时配合一些电力控制方面的技术还能够实现对交流电网的灵活控制。

2.4电能质量的优化技术

对于智能电网的构建而言,电能质量的优化技术是指在充分考量接口使用性能的基础上对电能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和评估,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一套合理的质量评价和估算体系。为了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也为了对用电市场进行规范完善,因此用户经济性和技术性是质量评估体系中的重要指标。而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在智能电网构建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电能输送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对电网维护成本的控制。

2.5智能配电预警系统

配电预警系统对保证电力供应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若是配电预警系统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难以及时解决电力供应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到电能运输的正常进行,对我国人民的日常用电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进行电力工作时,需要重视对配电预警系统的完善,使其能够满足电网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的要求。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电网运行信息、电网运行线路及沿线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能够为电网运行维护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使电网运行安全得到保障。在完成配电预警系统的优化和完善之后,需要利用计算机设备对系统获取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保存,并构建完善的信息库,通过自动化技术对电网运行进行监控,便于及时发现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使电网运行维护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领域

3.1在输电领域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中,对于工作的稳定状态与电能的高质量具有一定要求。因此,可以引入无功补偿技术和谐波抑制技术。同时,电力工程有越来越多的全新装置产生,如交流超薄变换器、无功补偿超导装置等。部分国家的输电工程有相对较大的输电容量或是较长的线路,因此主要采取直流电输电方法。在中国,建设输电线路特别是高压直流电线路时,一般把受电端、送电端的逆变阀与整流阀选取为变流晶闸管装置。运用这些设备后,国内电网输送容量与稳定性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并可以避免电压闪变、电压降低及瞬间停电等情况的出现,增强了实际供电效果。

3.2在电源中的应用用

目前我国国家电网在建设的智能电网中,电源一般使用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进行供电,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保证两种供电电源的供电可靠性,从而使智能电网的运行过程中,更加具备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电力工程技术所设计的电力元器件,可以有效控制电源的通断,从而保证在供电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对电能的传输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例如当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电线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是需要在电源处切断,这时就需要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及时的切断电源,从而防止更大的灾难发生。

3.3在发电过程的应用

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建设更多风力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逐渐调整发电过程的能源结构,减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将多种形式的能源转化为电能,是电力工程技术的一项基本功能,并弥补智能电网在设备方面的不足,合理监控设备的耗电量。当前被广泛应用于发电过程的电力工程技术有无功发电技术、电气传动技术等。

结语

智能电网建设是我国电力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智能电网建设给电力工程技术创建了更广阔的利用空间,我国智能电网的普及,会对电力工程技术提出更加多元化的功能要求,需要积极进行电力工程技术的革新与研究。促进智能电网发展建设,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最终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玉佳,许静宇.智能电网技术特点及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方法[J].科技风,2019(26):186.

[2]荆旭东.探讨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18):125.

[3]江潇颖.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8):213.

论文作者:刘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刘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