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临床实习生心里压力分析与对策论文_丁璐,肖远花,李芳,陈彦 杨润

护理临床实习生心里压力分析与对策论文_丁璐,肖远花,李芳,陈彦 杨润

丁璐 肖远花 李芳 陈彦 杨润(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干疗心内科 650101)

【摘要】目的 临床实习既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延续,又是为临床输送和培养合格护士的启蒙阶段;通过对护理实习生的心理问题研究,指导护理临床教学工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护生心理状况和压力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护理实习生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说明其职业的独特性,应引起更多的重视。结论 使实习护生能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帮助消除心理危机,提高对护理专业的适应能力,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关键词】实习护士 矛盾心 临床带教 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9-0071-02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士转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护生要完成生理需求、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等各方面的转变,而这些转变是在护生实习过程中矛盾的出现和解决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的。护生年龄大多在17~22岁之间,可塑性强,在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作为带教教师应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个体,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方式,提高临床护理教学工作。

1 研究对象

2013年对在我院实习护生进行心理状况问卷调查。

2 方法

我们应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问卷项目涵盖了学生学业、经济状况、人际交往、情感、及工作环境、压力等方面。问卷以多选方式进行,最多可选围绕自己的心理问题5项,问题均以“是”或“否”作答。

3 结论

临床实习护生心理状况调查结果,对专业有自卑感与失落感的实习生占63.23%,45.81%的护生对职业前景持怀疑态度,69.68%的学生对即将实习感到兴奋,而21.94%的学生在实习中感到无所适从,63.87%的学生认为前期理论学习对实习部分有用,40.00%的学生不能适应临床工作节奏,23.23%的学生自行调整无效,89.68%的学生认为与病人有交流的必要,但只有40.65%的学生与病人交流成功;10.97%的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自我感到满意,而62.58%的学生感到不满意。

4?讨论

很多护理实习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处于学生向护士的角色转变中产生的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对护理实习生今后的从业道路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学者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黄夏冰[1]认为,现在的护理实习生均为初中或高中毕业生,独生子女占多数,正处于特殊的时期,受其年龄的影响及文化结构、逻辑思维方式、思想成熟程度的制约,容易产生主观和客观的反应,而这可能是大多数护理实习生心理问题的根源。罗先武[3]认为:其心理问题可能与理论教育和临床护理的差异所致,并分析了4个原因:护理技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滞后,护理技能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对技能的迁移能力;部分带教老师的操作不严谨的负面影响,使护理实习生在临床中不能尽快适应而产生心理问题,同样护理实习生问题的产生与前期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影响有关,造成护理实习生在实习中目的不明确,角色定位不准,理论与实践脱节,同时不可否认与个体的受教育程度有关。美国心理学家PETER.MYE于1990年指出情商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认识自我的能力;控制自我的能力;为自己目标奋斗的能力;理解别人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情商的高低决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由试验问卷结果分析可知,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心理问题多,压力源广泛。临床护理实习生刚刚由学校步入社会,对医院的环境,人际关系生活的变化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和自理能力,由于多在外住宿,没有了家长、辅导老师的监督和照顾,有一种过分自由的盲目感,如不能尽快调整,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其次,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城里学生和农村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有较大的差异,城里学生多面临感情和精神方面的压力,而农村学生主要是担心就业,生活消费等实际问题,学习好的学生在处理心理问题上与差生没有明显区别(P≥0.05),说明心理问题的产生不仅仅与成绩优劣相关,相反,对新环境的适应方面,及格组略强于优秀组,这提醒我们教学时不能光看成绩。心理问题的产生相当一大部分来自于教学的死板,使学生不能灵活地面对多变的世界,面临压力时不能正确处理,从而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Lindop研究指出英国在1981年至1986年间有30%的人因为压力而中断护理学习,我们同样担心初期的临床实习的护理学生因为压力和心理问题最终放弃护理职业,造成护理人才的流失。

4.1?学生实习中存在的矛盾

4.1.1?工作热情与工作能力的矛盾?调查显示:69.68%的实习生对即将实习感到兴奋,而在实习中仍有21.94%的实习生感到无所适从。实习生接触临床,改变了以往学校单一的学习状况,新事物、新环境无疑成为一种新的刺激。同时实习生感觉自己学习的知识终于可以应用于临床,大有一显身手的架势,而这一热情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遇到困难容易走向一个极端;另一个方面,由于前阶段所学的知识基本为纯理论性知识,在实践中不知如何下手,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程序又给她们造成茫然。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让学生感觉学无所用,空有一腔热情,给学生造成心理挫伤,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学生的心境。

4.1.2?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护理专业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不仅要求从业者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其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调查,仅有58.71%的实习生表现出自信,这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各专业课程结业时间较早,特别是基础护理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基本理论遗忘较多,基础护理操作更是生疏,没有牢固的理论基础,学生对于临床的常规处理产生诸多不解,动手操作会束手无策,引起学生专业自信心不足,影响下阶段实习的顺利进行。

4.1.3?生活习惯与新生活的矛盾?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护士需要倒班,学生在学校生活规律,而步入临床后随教师倒班,打乱了以往的生活作息时间,在休息、生活节奏、内分泌等多方面出现不适应,40.00%的实习生不能适应临床工作节奏,23.23%的实习生调整无效。如不注意营养、锻炼和心理调整,就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影响身体健康,实习难以坚持下去。

4.1.4?专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学生以往对于护理的认识大部分源自媒体,对专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阳光鲜花的一面,学生专业自主选择者仅为3.87%,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部分人在意识中看不起护士,医院管理中置护理从属于医疗的思想,生活护理的琐碎与辛苦,付出与所得不等价,客观现象会使实习护士产生失落感、专业自卑感,她们甚至怀疑自己的将来,不知如何面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

4.1.5?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学生涉世尚浅,社会经验缺乏,实习前接触的对象均为熟悉的家人和同学,交流起来很容易,而实习后接触的是带教教师和病人,心存疑虑却不敢告诉教师,怕教师和同学讥笑。面对病人,只有通过交流才能收集病人的资料进行评估,才能在操作中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合作,也只有主动与病人交流才能收集到较全面的病例资料。但学生却又不知如何与病人打交道,担心自己说错话,顾此失彼,减少了主动交流,从而影响实习质量。

4.1.6?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1]。主体我即理想自我,它是根据主观的自我和主观感视的社会现实所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达到的自我状态。客体我即现实自我,指当前实际所达到的自我状态,是理想自我所要观察的对象。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自我意识明显分化,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具有新的意识,意识自己那些从未被注意的“我”的许多方面和细节。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矛盾冲突也开始加剧,此时,主体我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考察、评价客体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发现现实的自我总是落后于理想的自我,对自我的评价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是被动的,对自我的调控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于是,主体我和客体我便在诸多方面出现矛盾冲突,甚至有一定的内心痛苦和强烈不安。调查显示,只有10.97%的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自我感到满意,而62.58%的学生感到不满意。

4.2?心理疏导对策?

4.2.1?加强护生职业道德教育,巩固专业思想?教育能否取得成效,从根本上取决于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自觉性[2]。根据Pender的健康促进模式,个体对某一行为所认知的障碍越多,其实施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3]。因此,要想使护生能自主参加学习,需加强她们对职业的认知。护理职业的现实处境对护生触动很大,45.81%的护生对职业前景持怀疑态度,不知如何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教教师可以通过伦理道德教育,介绍护理前辈的先进事迹,以及她们为了护理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其检验护理工作的价值,引导她们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并在工作中利用患者和教师的赞赏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增强事业心和职业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

4.2.2?加强护理操作训练,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保持成就感?护理专业是一门技术非常强的专业,要求从业者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校学习停留在理论方面,实际操作机会很少,导致实习后动手操作失败机会增加,自信心下降。应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的前2周加强各项技术操作的训练并进行考核;进行实体操作时,尽量选择易于成功的操作,减少失败,建立自信,耐心摸索,逐步加大难度;对操作失败者要耐心讲解,分析失败的原因,使其能轻松地进行下一次操作。?

4.2.3?加强理论复习,指导临床应用?理论是实习的依据,没有理论指导,实习存在盲目性。63.87%的学生认为前期理论学习对实习部分有用,排除医疗技术发展迅速的影响,一部分原因是现有护理教学学制的影响。现有教学安排导致理论与临床实践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学科理论结业较早,学生遗忘较多。在护生进入临床科室后,要强调实习要求,使其明白学习重点,布置复习任务;改变教学方式,结合病例进行讲课;指导学生记忆,对于重点、难点反复强调,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融会贯通。?

4.2.4?创造良好的实习氛围,合理安排工作?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一般规律:生理需要是最重要的,只有它得到满足,人们得以生存后才考虑其他的需求。临床工作节奏与学生以往生活节奏不同步,实习生在家被别人照顾,实习后充当照顾别人的角色,不注意生活节奏的调整,就会产生各种不适,甚至产生疾病。适应是应付行为的最终目标,无论何时,当人们遭遇任何来源的压力时,都会企图去适应它。如果适应成功,平衡就可以继续或复原。调查显示83.87%的学生希望与教师交流,65.81%的学生与教师交流感到快乐。提示带教教师注重学生适应状况,帮助她们成功的适应,可以提高实习效果。带教教师应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调整作息时间,指导工作安排,节省时间和体力;对体质较差的学生,多给予照顾,并逐步增加工作量,帮助其慢慢适应。

4.2.5?鼓励交流,逐步过渡到单独与病人交流?交流是人体的一种需要,可以帮助交流者获取信息,满足心理需求。对于护理专业而言交流显得尤其重要。出现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可能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缺乏社会经验,而实习后要从关心的被动者转为主动者,服务意识不够有关。应指导学生在交流前做好准备,可以在教师面前演示后再面对患者;交流出现问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与病人发生争吵;交流不顺利时,带教教师要适时给予帮助,回护理站后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这样交流时才有平和的心态。

4.2.6?帮助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统一?自我意识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是个体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个体正是通过自我意识来认识和调控自己,在环境中获得动态平衡,求得独特发展。针对自我意识的矛盾,带教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的理想自我,帮助确认理想自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修正理想自我中的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标准,使之与现实我的潜能相符,脚踏实地,在现实中寻找理想的载体,采取有针对性,有计划的解决矛盾,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获得自我意识的统一。

终上所述,反映了我们实行多元化护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提示了我们在重视护理实习生理论技术学习的同时,应加强人格心理方面的培养,使护生能有效应对各种压力,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黄夏冰.高等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24.????

[2]?顾仿娅.护理学继续教育的实施与管理.护理学杂志,2001,15(1):49.?????

[3]?潘孟昭,罗先武.护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2.

论文作者:丁璐,肖远花,李芳,陈彦 杨润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9

标签:;  ;  ;  ;  ;  ;  ;  ;  

护理临床实习生心里压力分析与对策论文_丁璐,肖远花,李芳,陈彦 杨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