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眼底成像系统在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林锐明,,

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 儿保科 529100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RS-B002眼底成像系统诊断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16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共320眼。所有入组患者均行RS-B002眼底成像系统及直接眼底镜检查视网膜病变情况,比较两组检查方法诊断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准确度、约登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RS-B002眼底成像系统诊断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的灵敏度为94.29%,高于直接眼底镜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B002眼底成像系统诊断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的约登指数为0.9288,高于直接眼底镜的0.7990;RS-B002眼底成像系统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低于直接眼底镜检查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RS-B002眼底成像系统检查青少年视网膜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RS-B002眼底成像系统;直接眼底镜检查;视网膜病变;近视;青少年

有调查指出,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达到近50%左右,高居全球首位,是影响我国青少年视力不良的主要因素,而视网膜病变多发生于近视人群中[1]。青少年视网膜病变常有着复杂的视网膜脱离、黄斑部视网膜疾病、严重玻璃体增殖等病理性改变,大大地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从而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育[2-3]。因此,尽早对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诊治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在临床上,常用眼底成像技术、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等方法对视网膜病变进行筛查[4],但是由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具有一定的风险,且时间较长,操作不便,因此难以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对比新型眼底成像系统(RS-B002)与直接眼底镜检查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效能,探讨其在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16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共320眼。其中男性87例,女性73例;年龄(6-18)岁,平均为(10.35±3.76)岁。纳入标准:①年龄(6-18)岁;②患不同程度近视;③依从性高,配合检查及诊断;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参与。排除标准:①患有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疾病等眼病者;②有过眼外伤或眼手术史者;③患有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者。

1.2 方法

1.2.1 RS-B002眼底成像系统检查

所有入组患者在自然瞳孔状态下经资深眼科技师应用RS-B002眼底成像系统进行眼底图像采集,使用迪可罗氧氟沙星凝胶作为填充物,眼底视网膜形态以数码动画形式同步投射至高分辨率彩色显示器内,每只眼采集正前方、鼻侧、上方、颞侧、下方5个方位眼底周边视网膜图像,以获得眼底视网膜完整图像。在检查过程中必要时可使用开睑器配合。

1.2.2 直接眼底镜检查

所有入组患者在暗环境下行直接眼底镜检查,检查前每10min滴一次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共滴三次进行散瞳。直接检眼镜为LED光源,可直观观察眼底视网膜,放大倍数约15倍,视野范围10°-12°,在高倍放大情况下观察眼底像。

1.3 观察内容

比较两种方法诊断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准确度、约登指数。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真阴性),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1,约登指数越大,说明诊断价值越高。

1.4 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诊断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结果比较

RS-B002眼底成像系统诊断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准确率分别为94.29%、98.59%、89.19%、99.29%、98.13%,高于直接眼底镜的灵敏度(82.35%)、特异度(97.55%)、阳性预测率(80.00%)、阴性预测率(97.89%)、准确率(95.94%),其中二者灵敏度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RS-B002眼底成像系统诊断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的约登指数为0.9288,高于直接眼底镜的0.7990。(见表1)

2.2 两种检测方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RS-B002眼底成像系统检查后发生3例眼部损伤,发生率为1.9%;直接眼底镜检查后发生13例眼部损伤,发生率为8.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1,P=0.042)。

3 讨论

我国是全球近视发病率及视力不良发生率最高的国家,有研究指出,近视是引发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低度近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几率相比健康人群分别高出4倍、10倍、15倍[5]。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如电脑、手机、平板、手游设备越来越频繁,同时伴随着学习及升学压力的增加,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导致视网膜病变发病人数增加,其不仅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危害,同时对学习、升学、就业以及生活等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6-7]。因此,尽早对青少年视力检查、视网膜病变筛查,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RS-B002眼底成像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眼科检查专业设备,其操作简单,眼科医生、医护人员等可短期经过培训后进行操作;同时,使用RS-B002眼底成像系统采集的眼底图像分辨率高、直观、容易保存,利于专科医生进行详细的诊断辨别,降低漏诊误诊率。在本研究中,RS-B002眼底成像系统筛查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的灵敏度明显高于直接眼底镜检查(P<0.05),且约登指数高于直接眼底镜检查,提示RS-B002眼底成像系统在筛查青少年视网膜病变中具有更佳的诊断效能。另一方面,两种检查方法均存在一定例数的假阳性、假阴性,说明检查结果受较多因素的干扰,如屈光间质是否透明、瞳孔直径大小、操作是否严格规范、是否顶压巩膜等[8]。本研究结果显示,RS-B002眼底成像系统检查青少年视网膜病变后,眼部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直接眼底镜检查(P<0.05),说明RS-B002眼底成像系统检查青少年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在检查视网膜病变过程中,可能导致受检者出现结膜出血、睑裂撕裂等不良并发症。因此,医护人员应当提前准备处理方案,避免再次感染。

综上所述,使用新型RS-B002眼底成像系统筛查青少年视网膜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同时可降低受检者眼部损伤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斌, 廖翔. 我国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20):1-2.

[2]张璐, 刘艳琳, 石晓庆, 等 中国青少年近视患者水平视网膜相对周边屈光度和散光分量曲线类型研究[J].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 35(06):520-525.

[3]黄瑾. 青少年近视患者视网膜厚度与屈光度的关系研究[J]. 国际眼科杂志, 2018, v.18(07):183-185.

[4]林秀琴, 熊义斌, 肖键,等. 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 2019, 19(01):144-147.

[5]The Eye Disease Case-Control Study Group.Risk factors for idiopathic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Am J Epidemiol1993;137 (7) :749-757

[6]王赟, 谌丁艳, 熊华威,等. 我国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3):380-381.

[7]符爱存, 吕勇, 姬娜,等. 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效果的相关因素[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6, 18(2):72-77.

[8]杨永娜.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误诊原因分析[J]. 临床医学, 2016, 36(3):16-18.

论文作者:林锐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新型眼底成像系统在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林锐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