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人文主义研究述评_哲学论文

20世纪90年代人文主义研究述评_哲学论文

90年代人学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人学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学研究集中在三大问题上:人的主体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人学理论体系。作者分别就每一问题的研究角度、实质、得失和基本特征做了深入而全面的考察与分析,同时也简要说明了中国90年代人学研究的新特点。

1977年至1980年间,我国“伤痕文学”的崛起和“真理标准”的讨论,促发了1980年的我国哲学界关于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的大讨论,之后又引发了1985年前后的关于文化变革与人的现代化的讨论。这两次大讨论取得的最大成果,可凝缩为两大命题:“把人当主体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有效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

把人当主体看,其实践意义在于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的主体作用的积极发挥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重要是要进一步从哲学高度、从根本上说清人,从理论上说清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说清人的主体属性发挥的合理方式,这实质上就是要说清“人的主体性”问题。这样,从逻辑上便引发出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提出,旨在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体作用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哲学界集中讨论了以下四个重点问题:一是如何从哲学上说清人的主体性,重点讨论了人的主体性的涵义和主体性的原则等问题。二是人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历史规律的关系。三是主体活动的选择性和受制约性的关系。四是个人主体性的正确发挥,集中讨论了“个人及其个性”问题。

在人的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思想倾向:对人的主体性的价值理解与科学理解。对主体性作价值理解的人,其特点是在人和外部世界的反映、评价和改造关系中,集中注意作为主体的人及其价值因素(人的应当性、为我性、超越性等),它从外部世界包孕的满足人的需要的可能性观点来看待外部世界,因而其基本依据是,把人看作积极能动的主体,着眼点是作为积极能动主体的人。对主体性作科学理解的人,其特征是认为,人的主体性是存在的,但是受客观条件制约和决定的,人的主体性状况是在客观现实世界中被规定的,人的主体性是现实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和产物,因而人要按照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来发挥其主体性。由此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应力求在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中,集中指向外部客观世界及其对人的主体性的客观制约方面,应从外部世界对人的制约、决定和规定方面研究人的主体性,其基础和着眼点是作为客观实在的人。这两种倾向各具有片面的真理性——第一种倾向把世界人化,从主体的观点看世界,重心在人的主体性上,第二种倾向是把人世界化,从本体论的观点看主体性,重心在客观世界上。实际上,只有这两种观点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才能达到真理的全面性。

人的主体性问题讨论的实质意蕴,是从哲学原则、哲学观念和哲学思维方式上,反思作为主体的人之根本属性及其发挥状况,反思人的主体实践活动的原则和方式,以为现实社会和时代提供一种哲学观点,并从人的主体性发挥状况方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启示人们正确发挥其主体性。这种反思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认识上的成果可用这样四个命题来表达:“把人当积极能动的实践主体看”;“人的实践主体性有其原则和限度”;“关键在于正确发挥个人主体性”;“人的主体性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尽管许多专家学者在主体性问题上存有较大分歧,但也取得一定共识。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人只有成为积极能动的实践主体,他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主体,进而才能真正把人当人看。把人当积极能动的实践主体看,意味着要从实践角度理解物(人以主体方式理解和改造客观世界,使客观世界变成属人的世界),从人的角度理解实践(人的实践主体性既应符合和体现人性及人道主义原则,也有其适用的范围和限度,它适用于“世界的属人性”这一层面),从主体性角度理解人(人的根本属性之一是人的实践主体性,或实践主体性是最根本的人性,是人性在人的主体上的表现,因而人的实践主体性问题可看作人的一个根本问题),从个人的角度理解主体性(主体不仅是人类、群体,更主要是个人,人类主体性、群体主体性都是通过个人主体性表现、实现出来的,只有把主体性主要理解为个人主体性,人类主体性、群体主体性才能成为现实的具体的主体性,离开个人主体性,它们就会陷入抽象;也才能为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充分正确发挥人的主体性找到一条现实的、具体的途径,因为人类、群体都是由个人构成的,是通过个人而存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每个人的主体性的充分正确发挥,我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出现一定曲折,很大程度上与个人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正确发挥有关)。因此,要说清人的主体性,必须先说清人本身(人的本性、人的本质、人性)的问题,必须对人本身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重视对个人主体性问题的研究,注重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注重人对现实社会的合理改造,而个人应参与到现实社会中去,正确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的主体性的观念框架。由此,人的问题研究应进一步面向社会现实和社会实践,以对人的问题的现实性研究带动和促进人的问题的基础性研究。

人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在于把人的主体性视作根本人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是人的问题之实质和核心,因而要研究人性和人的主体,就不能不研究人的主体性,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能不坚持主体性原则,要从理论上说清人,就不能不首先抓住人的问题的实质和核心。这里,人学研究已深入到人的问题的实质和核心层次。

问题也是存在的。有的学者多对人及其主体性作抽象、逻辑研究,即概念、推理、演绎式研究,较少作现实性研究,较少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建设者的主体性问题。有的学者对人及其主体性作片面研究,如片面夸大主体性原则的适用范围,把人作为哲学唯一的本体。

人的主体性问题研究的得失昭示人们,要克服对人的问题研究的抽象性、片面性之局限,真正全面准确理解人及其主体性问题,要全面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的问题研究的得失,就必须从理论上全面系统研究人本身的基本问题。为此,一些对人的问题感兴趣且有一定思考的专家学者感到有必要把“人”这一对象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阐明关于人的基本理论,并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人学。所以在90年代初期,一些专家学者开始自觉注重对人本身的基本理论加以研究,为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人学作准备。

在人学研究上,我国专家学者主要集中在四个问题上:一是人学研究对象。在这一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学研究的对象是完整的个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种观点指出,人学研究的对象是完整的人类和人类的完整图景。二是人学研究的角度。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几种不同的理论倾向:有的学者着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研究完整的个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有的学者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研究人,把个人及其个性归结到社会关系上加以分析思考;有的学者着重从实践唯物主义视角研究人的实践活动;有的学者着重从文化和价值的角度对人进行研究;有的学者着重从人的存在方式角度研究人及人的世界,存在主义倾向较为明显;有的注重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本身发展关系的角度研究人的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力图揭示出人的问题的经济根源(基础)。三是人学理论体系。对此问题有三种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人学理论体系由三个部分有机构成:研究人的某一侧面的分支学科;研究人的完整图景的基础学科;研究完整人的本质的一般人学理论。第二种观点认为,人学体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人的本质;人的生存智慧;人的活动方式;人的发展趋向;当代人学。第三种观点认为,人学理论体系内在包含以下三方面具有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人的本质论,回答“人应是什么”的问题;人的存在论,回答“人现实上是怎样”的问题;人的发展论,回答“人怎样实现”的问题。四是人学与哲学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呈现出两种基本倾向。一种倾向认为,哲学就是人学,因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世界,它是通过对人的理解来理解世界的,因而哲学在内容上是人的自我认识的理论;第二种倾向认为,人学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和哲学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物质世界,人的世界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在我看来,哲学的当代形态是人学。因为哲学应反映时代精神和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因而在当代应研究完整的人,哲学在过去的形态曾是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在当代却是人学。在以上四个问题上,人们之间分歧的焦点主要在于对人作何种理解:一是人指什么,是指人类、群体、还是指个人?二为人是什么,是着眼于价值因素(如实践主体性)理解人,还是着眼于科学因素(如社会关系)理解人?对近年我国人学研究状况加以总结便会发现,对人如何理解,往往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人学的看法以及人的问题的解决方式。

人学研究的实质,在于从总体上反思人本身,形成完整系统的人学基础理论,克服以往人的问题研究的局限,对人达到完整科学的认识,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学观念。这种研究初步取得的一些认识成果,用命题来表达就是:“把人当完整的人看”;“人学可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要正确理解主体性问题,要克服以往人的问题研究的局限,在本质上首先要正确完整地理解人,要全面研究人的问题;而在完整地理解人,就必须建立一门人学,以综合各学科关于人的各侧面的知识。并且,人学完全可以把这一“完整的人及其存在、本质和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里“完整的人”,是指人的各本质方面的统一体。

由于人学研究刚刚起步,其局限在所难免。简要说就是:人学研究还处于从不同侧面研究人学基本理论阶段,完整的人学基本理论尚未形成;分析研究无力度,人学研究基本上还存在对象不明、方法单一,缺乏规划和投入的状况,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研究阵地和中心及人学流派,各种理论倾向尚不明朗。

人学研究,是人性、人的现代化(人格转型)、人的主体性问题研究合乎逻辑发展的结果。根据人的问题研究的内在逻辑,人学研究将呈现以下几种趋势:一是综合吸取人学研究的各种成果,明确人学研究的对象及与哲学的关系;二是进一步对人及其本质加以理解,关于人的本体论将成为日后人学研究的重点;三是在多种文化形态中确定一种主导形态,以作为人学研究的主导思想,同时兼收并蓄其他文化形态的积极因素;四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个人问题日益突出,并将引起人们的重视;五是克服以往人学研究方法的局限,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生理学、文化学、价值学等综合的角度对人进行综合研究。

近年来,人及其主体性问题是国内哲学界研究的一个焦点,市场经济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则是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焦点。这两个焦点问题不是彼此不相干的,而是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功能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其精神实质和文化意蕴之一,是把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从对政府的过分依赖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走向市场并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确立他们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通过人来实现,人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一些学者充分认识到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的关系问题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并且力图使人的问题研究具有时代感,所以便把人的问题拉到现实中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人的问题。于是,从1992年开始,一些学者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现实性专题研究,以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供人学观念。这一研究已引起人的广泛关注。

这种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问题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正负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人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塑造;经济体制转型与人格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价值,等等。研究这些问题,实质在于正确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人本身发展的关系以及人格塑造问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供人格准备,焦点在于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如何看待市场主体的作用及其塑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问题上,一种观点认为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一种观点主张是生产的社会化。在我看来则是人的东西通过物的东西来表现和实现,它揭示的是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问题上,人们往往只看到前者对后者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却没有揭示出这两种影响的关系。在我看来,这两种影响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对人的消极影响(集体主义道德的某种丧失)为代价来换取“独立人格”的形成。在市场主体的作用及其塑造问题上,有些同志多注重市场机制和体系的培育上,忽视市场主体的作用及其塑造。我认为,市场主体如何塑造,既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又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设,因而应将市场主体塑造当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之间问题的研究,在认识上的成果,是要“把市场人当经济人和道德人看”,要视“人的塑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许多学者认为,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体,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状况,因此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的塑造程度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程度,人格转型影响经济体制转型,因而人的塑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中之重,人的塑造的目标是多方面的,但基本上有两个:一是把市场主体塑造成经济主体(人),按照经济法则行事;二是把市场主体塑造成道德主体(人),按道德法则行事。只要把市场主体塑造成经济主体和道德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才能顺利进行。这种研究在实践上的成果,是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既要尊重人又要规范人,既要完整看待人又要全面塑造人,把尊重人、关心人和塑造人当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问题的研究,一方面会吸收以往人的问题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向前发展。据此,可以预料,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以下问题将会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一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而对我们来说还是空白或研究不够的问题加以研究,涉足新的问题领域,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的基础、文化支持和评价尺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道主义的关系;人的个性等问题。二是对西方人道(人本)主义思想家提出、马克思曾加以阐述并且具有当代现实意义、但未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加以研究。西方人道(人本)主义提出的问题,许多都反映着资本主义商品(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有借鉴意义;马克思著作中有丰富的人学思想,这些思想反映着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而且具有普遍意义。可以预料,深入系统挖掘和整理西方人道主义和马克思著述中的人学思想,并对此加以借鉴和说明发挥,将成为今后人的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三是经济体制转型与人格转型问题。每到社会历史转型期,人格转型问题总是必然地被提出来。四是经济人、文化人、价值人、道德人的塑造及其四者的关系,也将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市场主体的塑造,取决于能否把市场主体即市场人塑造成经济人、文化人、价值人和道德人相统一的完整的人。

对近年我国人学研究加以评论,除了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人学研究的主题、视角、实质、得失和特征外,还有必要从总体上分析其研究的进展。我认为,我国90年代人学研究比80年代前期的人的问题研究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转变,具有新的特点。简要说那就是实现了以下五个转化:一是在研究的全面程度上由过去对人的某一方面问题的思考向对完整的人的研究转变;二是在研究的深刻性上由过去从价值观上尊重人向从原理体系上完整地论说人转变;三是在研究功能上由过去从价值观上反思我国历史和现实中的人的状况向从哲学上为时代和现实提供人学观念转向;四是在研究行为上,由过去带有感情评价影响向理性式研究转向;五是在研究性质上由过去的自发性向自觉性转向。之所以有这些进展和转变,关键在于人们紧随时代精神,并积极自觉地以对人的现实问题的研究带动和促进人的基础理解研究。

标签:;  ;  ;  ;  ;  ;  ;  

20世纪90年代人文主义研究述评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