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王建义

刍议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王建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市政工程的建设数量也随之增加。而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也应该随着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创新与完善,只有保障了各个环节的有效的衔接,才能提升工程整体的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必须要根据软土地基的特点,做好施工中各项难点的应对措施,以此来保证施工的整体性与安全性。

1 市政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1.1 压缩性强,水含量高

软土地基具有非常强大的压缩性,根据它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可以凝固的以及不可以凝固的。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固结土都具有极强的压缩性,如果施工人员不处理这个问题,就会加大施工的难度,导致后续的工作无法正常的进行。其次是水含量较高,在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比普通土壤更高,当软土处于一个流动状态的时候,就致使它的荷载量下降。

1.2 渗透性小

软土地基的渗透量比较小,所以它凝固的时间也更久。市政工程是城市功能逐渐完善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一项比较基础的工程。所以,它的凝固速度如果过于的缓慢,就会直接影响到它下一道工序的正常开展,进而延伸工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3 抗剪度较低

在当前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地基的抗剪度和它的排水功能是结合在一起的,主要土壤的排水条件较好,那么它的抗剪度也不会太差。从更为全面的角度来看,假设基坑越深,那么它的抗剪度也就更高。

2 市政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沉降变形

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由于部分内部土质中都是砂层或者是粉尘,当外部压力过大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问题。同时,在开挖基坑的时候,如果地质勘测不够深入,勘测人员对于软土的性质缺乏一个明确的认知,进而导致设计也出现了错误,就会出现一些裂缝和倒塌等工程类事故。

2.2 降水问题

在路桥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周围会出现建筑物沉降或者是开裂的问题,这些都是因为降水引起的。此外,在某些地区还存在许多深层的地下水,当地下水位下降的时候,地上的面积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2.3 稳定性和承载力较低

在路桥施工中,由于基坑比较深,而软土地基又使得整个支撑系统的压力变大,施工人员无法掌握它的运行情况。而在开挖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在地质勘测的时候,没有准确掌握软土土层的分布情况,就会影响到后续的工程进展。

3 市场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3.1 排水固结和表层排水的处理技术

当地表土层中含水量过大影响到地基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表层排水的方式。在进行填土施工的时候,为了将地表的水全部排出掉,可以通过开挖槽的方式进行排水。一方面,不仅可以降低地层表面的排水量,避免出现地表侵蚀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一些透水性比较好的碎石,让沟槽可以起到一个更为完善的效果。

此外,利用排水固结的方式,实际上就是在软土地基中适当的加入一些排水管道。如降水预压处理技术,主要是抽取掉那些多余的水,这样就能降低地下水位,进而增强土体本身的承载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某市政路桥工程中,区间道路长度约为66KM,宽度是40-60m,其中Ⅰ级干路有两条,长度是14.55KM。由于濒临海岸,所以它的地质条件较差,物理力学的性能也比较弱,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才能继续开展后续的工作。这时候,施工单位就采用降水预压联合排水固结的方式,主要是将静力排水与动力排水融合在一起。通过这样方式,能够让软土的排水固结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上,也能得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3.2 强夯处理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针对那些缝隙比较大且含水量较小的地基,要知道,市政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所以,从实际的应用中可以看出,这种处理技术的流程主要是,根据物理力学的原理,借助重物自然下降,对软土地基形成一个压实的作用。这种处理方式,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施工的操作简单且方便,而且也非常的节约材料,施工的效率更快,可以大大的降低软土地基的压缩性,缩小土质之间的差距。

例如,在某路桥工程项目施工中,道路规划是双向2车道,道路宽为二十米,总长度是857.52米,雨水口有50座,污水管道总长为962米。由于该项路段的含水量比较高,而且变形稳定需要的时间也比较强,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强夯处理技术,通过下落产生的动力来压实地基,也能提高土壤整体的强度。施工人员应该意识到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要考虑的是夯击的深入程度和次数,还应该确定一些客观的影响因素,根据土层湿度和厚度来完成之后的工作。市政施工中,软土地基是一项非常系统性的工程,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所以,施工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处理技术。强夯处理一般是应用在一些砂土、粉土或者是碎石土中,但是在一些粘性较强且饱和度较高的淤泥土质中,则是非常不适合的。

3.3 粉喷桩复合地基和浅层地基处理技术

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则是利用化学原理,对软土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能够让工程出现一些变化,进而保障的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为了最大化的保障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在应用这种技术的时候,首先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仅要掌握施工现场所有的资料,还要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填平,填平工作做完之后,才能保障桩基的具体位置。其次,则是在搅拌的过程中,应该秉承着适度的基本原则,保障材料的合理性,进而提高地基的牢固性。最后,可以采用间接的方式进行搅拌,记录下水分以及水泥的用量,以此来得到一个更好的施工效果。

浅层地基处理技术,一般是应用在路段比较低的区域,在市政路桥施工中,路基的深度不同,采用的处理技术也不同。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情况来确定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尤其是施工材料,如果是软弱层比较浅,水分含量较高的软土地基,就可以采用最佳的材料进行回填,如果是遇到压缩性较强的地基,则可以利用挤排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是处理技术在应用之前,都需要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且综合的考查,从整体的角度出发,以此来掌握施工的要求,确保施工的有效性。

4 结束语

我国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虽然日渐成熟,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弊端,就需要在原有的处理技术上进行必要的创新与完善。这种处理技术作为市政工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技术形式,它的应用能够促进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得到提升。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积极协调各方面的施工环节,确保市政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赵小芳.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

[2]康健男,崔学立.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6):178-178.

[3]牛红章.刍议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6).

[4]沈威.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刍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论文作者:王建义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刍议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王建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