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的超声及CT诊断符合率及影像学分析论文_宋小宁,陈少铭,邱飞,罗俭权

(四会市人民医院 广东 四会 526200)

【摘要】目的:分析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的超声及CT诊断符合率及影像学。方法:选取且分析于2012年8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84例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患者资料,本组均行超声及CT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分别设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与影像学分析。结果:与研究组89.30%对比,对照组诊断实质性脏器损伤确诊率85.71%略低,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7.50%比较,对照组诊断空腔脏器损伤确诊率81.25%显著更高(P<0.05)。结论:超声检查应用于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具快速、简便、重复性佳等优势,可适用于实质性脏器诊断中,但CT应用于空腔脏器诊断效果较超声更优,均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超声;CT;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168-02

腹部闭合性损伤(BAT)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常伴空腔脏器、实质性内脏受损,具病情变化快、预后差等特点[1]。相关研究显示[2],BAT患者临床症状较复杂,极有可能掩盖其脏器受损情况,进而加大临床漏诊概率,故如何有效判定此病患者脏器位置、受损程度,为提高其生存率关键所在。目前,CT及超声等影像学技术被应用于临床诊断BAT中,且诊断价值较高。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2种方案的诊断准确率,就选定的84例BAT患者行CT及超声检查的结果作对比分析,现作相关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且分析于2012年8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84例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患者资料,将签署知情同意书者、资料完整者纳入,将生命体征不稳定、其他致伤因者排除[3]。其中男女比45:39,年龄18~68岁,平均(39.54±4.6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0.5~10h,平均(4.36±0.52)h,致伤原因:53例交通事故,20例挤压伤,9例高空坠落;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压痛、腰痛等,严重者血压呈下降趋势,且心率加快等症状;根据诊断结果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本研究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本组均行超声及CT检查:(1)超声检查:仪器选取由东芝Aplio5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设置探头频率3.5~5MHz,根据患者实际病况,选取最佳体位,然后对其腹部予以横切面、纵切面及斜切面扫描,且重点扫描受伤部位,尤其为肝肾脾等脏器;密切观察腹腔内的形态变化、腹腔积液及实质性脏器的位置及回声等情况。(2)CT检查:仪器选用东芝Aquilion CT16予以检测,扫描范围由剑突位置至耻骨位置,行平扫方式,之后再行增强扫描,密切观察形状、丝包膜水肿、脏器水肿及异常气体等情况。

1.3 统计学应用

本数据予SPSS 21.0软件处理,正态计量(x-±s)数据组间对比通过t进行检验;正态计数例数[n(%)]组间率对比则予χ2检验,当两组对比显示高度差异,即提示具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比两组实质性脏器损伤检查结果

与研究组89.30%对比,对照组诊断确诊率85.71%略低,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实质性脏器损伤检查结果[n(%)]

注:组间比较,aP<0.05。

3.讨论

BAT是指于外力作用下,腹腔内的脏器挤压而受损,其中损伤最常见的为肾、肝、脾等实质性脏器。BAT并脏器受损患者具临床症状复杂、病情变化急等特点,故单纯行体格检查误诊率比较高,且易被忽视[4]。临床目前诊断BAT影像学技术较多,其中包括超声、X线及CT等,但相关研究发现,X线的射片阳性率较低,对诊断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而B超为临床无创检查手段,其应用于BAT诊断中价值较高,行超声扫描时能够清楚的观察到脏器动态变化,且确定重要脏器功能损伤情况[5]。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CT与超声应用于BAT诊断中的价值,就选定的84例BAT患者资料作研究对象,经综合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与研究组89.30%对比,对照组诊断实质性脏器损伤确诊率85.71%略低,但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提示CT与超声皆可应用于BAT并实质性脏器损伤中。实质性脏器损伤大多为肝、胰腺、肾、脾等损伤,超声表现为,形态改变及体积增大;真性破裂时见器官轮廓线无连续性甚至包膜中断,腹腔内能够探及液性暗区;包膜下出血患者表现脏器局部隆起,周围存在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并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完全破裂表现脏器原有的形态变化,回声不均匀[6]。但超声应用于诊断BTA并空腔脏器损伤时价值需进一步提高,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37.50%比较,对照组诊断空腔脏器损伤确诊率81.25%显著更高,提示CT于诊断BAT并空腔脏器中,诊断准确性更高。分析原因这可能和诊断医生专业技能、肠气影响、体位及图像质量等方面密切相关。CT于诊断BAT中具独特优势,尤其是对空腔脏器损伤方面,其可清晰的观察患者脏器受损程度,以及肠壁增厚及水肿、肠壁缺损及肠腔外的游离气体影,于增强扫描后,可观察到造影剂外泄,有效鉴别是否出血及其具体部位,这对临床在手术方案选取方面具重要指导意义[7,8]。关于2种不同检测方案的花费时间与费用情况,由于本研究受时间、样本等因素制约未加以分析,待进一步调查再作报告。

总结上文,超声及CT皆可应用于BAT并实质性脏器损伤中,但于诊断BAT并空腔脏器中,后者准确性显著更高,故临床需对入院生命体征平稳患者予以CT诊断,以提高对BAT并脏器损伤诊断准确率,进而为临床对治疗方案的选取上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淑媛.超声与CT在68例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05):77-78.

[2]陆安学.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2):2656-2657.

[3]刘毅,顾宇.超声检查在腹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3):112-113.

[4]张梅.超声对腹部器官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8):15-16.

[5]韩文学,孙天全,于蕾.闭合性腹部损伤73例诊治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01):49-51.

[6]何金梅,杨晓龙,杨静.超声诊断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临床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02):241-242.

[7]李伟.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诊疗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4,7(04):130-131.

[8]吴志清.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J].中国处方药,2015,13(01):93-94.

论文作者:宋小宁,陈少铭,邱飞,罗俭权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  ;  ;  ;  ;  ;  ;  ;  

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的超声及CT诊断符合率及影像学分析论文_宋小宁,陈少铭,邱飞,罗俭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