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建工程中的施工技术选择和相关问题的合理处理能够很好的提高工程的质量,保证房建工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房建工程的施工技术应该结合实际工程需要,合理采用先进技术,增强施工质量;而对问题的处理,则需要注重针对性,实际有效的解决改良,减少问题的损害程度。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壮大,其规模、施工技术等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加强。本文通过分析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希望有助于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中问题的改善和解决。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对策
引言
如今的房建施工技术已经十分的成熟,但是针对不同的环境和工程结构,还应该合理的应用施工技术,以减少施工中问题的出现和施工成本。所以我们需要全面的了解相关技术,仅为科学合理的进行选择。而房间工程中的问题处理,则需要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以更好的实现房间工程的实用价值。
1房屋建筑工程概述
房屋建筑工程,简称房建工程,是指建设各种房屋建筑及其附属的设施设备,配套管道、线路,及设施设备的安装等的工程,通过建设为人们生活、生产、娱乐、学习等提供一定的空间场所。房屋建筑工程对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工程
我国的混凝土工程技术发展不仅带动了预拌沪宁图技术的发展,还推动了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发展。在实际应用这项技术时,首先需要解决碱—集料反应。然后把重点工作放在砂石料、低碱水泥、外加剂、低碱活性集料等的选择上,在控制施工成本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高品质的膨化剂、减水剂,还要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和其级配[1]。为了更好的完善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我国相关研究正在积极的研发、配置和逐渐使用一些特种的混凝土,那就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相关工程的混凝土工程也可以选用这种混凝土。另外,新型预应力锚夹具的广泛应用以及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以和新Ⅲ级钢筋的普及,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不仅减低了建筑物的高低,还减少了楼板的厚度,从而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建筑物本身的重量。这也是如今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很好的一个选择。
2.2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的搭设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对于异形柱的纵筋搭设可以应用机械连接或者对接焊技术。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成本最小化的追求或者贪图便利而选择搭接,这样就会导致柱纵筋搭接部位的截面过小,加上箍筋尺寸没有随机变化,从而导致柱纵筋难以靠紧,使得箍筋效果达不到要求。所以,如果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允许搭接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延伸下部的柱筋搭设部位,并且将末端处向外弯折。这样就使得上部柱纵筋可以通过这个弯折的作用与下部柱纵筋的轴线保持对齐,方便在弯折段进行构造焊施工。
2.3地基建设
地基建设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建设部分,良好的地基才能保证建成稳固的建筑。在地基建设中,土层适应能力、承重力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地基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基坑支护技术和装机施工技术两方面,具体如下。(1)基坑支护技术。基坑支护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在深基坑支护施工前,需要施工单位对基坑深度、施工环境等做细致的考察,在满足工程设计及法律法规要求时方可施工。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①施工地点的地下水位必须在基坑底部1m以下,防止水淹基坑;②基坑开挖时,挖掘机间距须大于10m;③施工过程注意安全防护工作,安全警示牌、安全巡检等工作不容忽视,工人安全保护设施要齐全。(2)桩基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工程中桩基施工一般采用混凝土灌浆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待灌浆的桩孔要符合灌浆标准,孔深需约100m,直径3m。灌浆定型时需要保持桩的稳定性,可以用水泥浆注入在桩周围。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
3.1地基问题
目前,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之前的设计考察工作往往过于形式化或根本没有这一环节,只是根据自身经验及原始施工现场数据进行估算施工。致使因施工周围环境、地理因素等考察不到位、风险预测不合理等存在地基建设时的工程安全隐患,如:土层厚度不均、地下水位不能满足施工等。地基建设必须根据已经考察和设计的合理建设方案来执行,施工单位单纯的凭经验施工势必会导致后续施工中各种问题的存在,进而延长工期甚至无法开展房屋建筑的建设。
3.2裂缝问题
混凝土结构裂缝是目前的房屋建筑建设过程中很常见的问题,并且影响极大。房屋建筑一旦出现裂缝问题,整个房建的稳定和安全都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也将给居住的人们带来困扰和安全担忧。出现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混凝土的不合理配置及内部钢筋、管道的布设不合理是主要原因,施工单位在配置混凝土时原料比例的把握上、混凝土内部钢筋及PVC管的布设数量及方向上、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养护上等等,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执行,并且合理使用防裂技术工艺,以尽可能的避免房建中裂缝问题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防渗问题
目前的房建施工中裂缝的存在势必会相应的出现渗漏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操作方法不当、操作时温差过大等产生裂缝并渗水现象普遍。一旦发生渗水,房建的使用寿命将严重受损,使用功能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受限。因此,施工过程中,防渗工作也必须受到重视。砖块质量必须达标、强度密度必须一致,日施工砌筑高度不能过高[1]。此外,保温板的粘贴和固定也要做好。
3.4混凝土蜂窝麻面问题
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蜂窝麻面是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时砂砾和水的比例不合理导致的,还可能是混凝土浇筑时,成型养护工作不到位造成的。通过改善以上操作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蜂窝麻面问题。
3.5材料设备管理问题
材料和设备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好坏严重影响建筑的质量。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对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不当或忽视管理:购进材料的质量检查和复检工作不到位、设备性能、维修、养护工作不到位,材料设备以次充好、材料及设备管理不当等等,出现种种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问题及安全隐患。
3.6安全管理问题
近年来,房建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国家人民的生活。房建施工环境复杂,高空作业情况居多,不规范操作、安全防护装备不足、安全意识差、安全监管不到位等等,导致了高空坠落等众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重大的生命及财产损失。
3.7质量及进度监管问题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是施工中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很多企业因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而采购和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为追赶工期盲目加快施工进度等,造成建筑质量下降严重,为以后的墙体裂缝、房屋漏水等问题留下隐患,造成重大损失并且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3.8不能做到环保施工
当今社会,“生态环保”是国家乃至世界对各行各业的普遍要求,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先进的、绿色无污染的施工技术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仍然无法实现,很多企业或施工单位为追求利益降低成本,仍然使用廉价、污染严重的化工材料,施工废弃物、噪音、烟尘污染仍然不减,严重影响环境及人们健康。相关单位必须加以重视,严格监管。
4解决房建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相关对策
4.1加强贯彻和落实环保施工理念
当前,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绿色环保施工的相关政策,建筑行业的各个相关单位应积极响应号召,多采用先进的、环保材料及技术进行施工,减少化学材料及施工技术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要减少夜间施工,降低噪音污染;在施工设备的改进上也应重视起来,减少粉尘、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等。
4.2建立和健全施工管理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房建工程施工的监管,帮助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建立和健全施工管理体系,在施工技术及材料环保、施工材料及设备标准、施工质量监督和检查、施工进度监管等等各个方面着手起来的施工管理体系,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参与到监督和检查工作中来,使施工重点的重视不是形式化的,而是需要落实和严格执行的,杜绝地基、裂缝、渗水等等质量问题及安全管理疏忽问题。久而久之,形成社会建筑行业的良好风气和高管理水平,以保证房屋建筑品质。
4.3建立和实行施工管理责任制
施工技术出现的种种问题表明了监管和责任的不到位。在施工中,实行施工管理责任制,将各项工作的责任明确落实到个人,一旦发现问题就对应着找寻相应的责任人,这样,责任明确、层层把控,一定能够纠正房建施工中的不良现象。
4.4合理有效控制施工进度
房屋建筑施工前,应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表,做好突发事项延误工期的预算,并根据既定的进度计划有条不紊的施工,如发现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出现偏差,应及时查明原因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必要时增加施工人员进行进度弥补,但绝不能偷工减料、缩减施工流程,要保证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完成进度计划。
5结束语
几十年的房建工程建设发展,使得我国的房建工程技术日趋成熟。但是,只有详细的了解这些技术的使用条件和优缺点,才能科学合理的选择利用。而施工中问题的出现是难免的,我们也应该学习相关的处理措施,针对性的应用处理方式,正确的改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房建工程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房屋建筑是关系我国国民的基础建筑,也是我国支柱性行业之一,做好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房建施工单位必须严格落实国家相关环保建设的理念、加强自身施工管理工作、重视建筑质量,做好建筑施工工作,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华.房建施工技术以及需注意的问题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6):395-396.
[2]陈小临.房建施工技术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2(06):56-57.
[3]童文家.房建施工技术与问题探讨[J].四川水泥,2014(07):328.
论文作者:古远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地基论文; 基坑论文; 裂缝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