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论文_刘芳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论文_刘芳丽

刘芳丽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达浪学区 731200

思想品德是人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教育、国情教育和养成教育等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国情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增强德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要不断挖掘教材,结合教材内容,搜集新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十分丰富,但大部分的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里的德育因素,同时注重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发挥教材本身的思想品德功能,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节“准备课”中的主题图中就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教育的内容,看到图上的五星红旗,教师告诉学生五星红旗中间的大五角星象征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周围的小五角星象征着广大人民,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同学们之间,不同的民族之间也要友好相处。我们每周都要参加的升旗仪式及唱国歌,是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热爱祖国的种子;教“10的认识”时可以告诉学生,祖国的生日是10月1日。

教学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这一课时,结合教材内容出示有纪念意义的日期,如6月1日(国际儿童节)、3月8日(妇女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10月1日(国庆节)。在学生回答分别是什么节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爱国教育。

在教学“平年、闰年及闰年的判断方法”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用课件展示特殊年份及说明,让学生判断是不是闰年?如l840年(英国侵占香港,鸦片战争爆发)、1949年(新中国成立)、2007年(香港回归)、2008年(北京奥运会胜利举行,中国敞开怀抱迎接世界)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但是,教材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的数据不能及时的反应出来。所以,教师要搜集新的有教育素材的数据信息,使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受到思想启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根据教材的特点,拓展延伸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数学以《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在教材编排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如在解决问题中有节约用煤、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具体事例都能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教师还可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材加以延伸,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励志教育。

例l: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平方千米”的认识时,教师说明,我们祖国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我们家乡的面积是960平方千米,家乡的面积占祖国面积的万分之一;还有我国幅员辽阔,但人均耕地稀少,我们一定要珍惜土地,爱护资源。

例2: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在最后小结时以提问或猜谜语的形式告诉学生l%的天才加上99%的努力,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引导得出:l%的天才+99%努力=100%的成功。

三、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教学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培养学习习惯的侧重点也不同。在低年级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认真写字、认真计算及检查的好习惯。要养成这些好习惯。首先,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在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复不断地进行训练,同时教给一定的方法。这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培养。

如认识“时、分、秒”的教学时,课文中有一幅小朋友早上上学的情景图,从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早睡早起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高年级阶段,着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自主探索、积极动手、动脑,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查阅资料的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并非一目之功,要靠长期的培养,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高认识,在教材的钻研、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有意识地考虑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根据数学学科实际,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引用各种形式完成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

论文作者:刘芳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论文_刘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