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企业原材料仓储配送管理论文_吴星萍

制药企业原材料仓储配送管理论文_吴星萍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中心制造管理部 650000

内容摘要:

新形式下,在制药企业的原材料仓储管理中,在库容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好物料的仓储、配送工作,做最牢实的供应链的一环。

一、多形式、多方法拓展存储空间

利用供应商的库容,将物料寄存于供应商仓库,由其进行厂外配送、将物料直接发放到生产线,企业派员复核接收。既能减少企业的库存空间占用,又减少了二次搬运,节约人力。

二、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倡导无纸化办公,记录不一定非要纸质版、电子版也应该认同,提高书写效率、减少重复劳作。库存卡等记录的填写,应该简洁明了,领料单付于库存卡后,能有效地说明物料去向:何时用于哪种、哪批成品、多少数量等。

三、集中称量物料,减少空间占用及人工成本

药物生产所用的原辅料,需要按照投料量进行称配。由仓库集中称配,既能减少称量空间的占用,又能减少由各车间自设称量的人员。同时还减少了物料受污染以及混淆的风险,有效保障药品品质。

附:关键字:厂外配送、记录无纸化、降低成本、集中称量、高效服务

第一章前言

物料的仓储配送,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一环,占据了物流供应链的主要位置。在全球经济下行、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仓储所担负的责任已不仅仅是物料的储存功能,更着重的是盘活库存物料、提高库存周转率;能否提供即时化的物料配送、如何能够准确、快捷地为生产提供良好的服务,成为了当务之急。

对于制药企业来说也不例外:提供高效的生产原材料仓储、配送管理是企业经营革新、降低成本的重要一步。如何改进与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对企业保证生产供应、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结合所在单位及岗位工作实际,制药企业生产所用物料仓储管理要确保从质量、安全、效益上都做到最好的服务,既要严格遵守GMP的要求、保障生产物料不受污染、不生产混淆,又要克服仓储空间有限、物料检验周期增长、生产车间要求按料、按需配送等等困难,积极探索出新的物料仓储管理形式,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加强和深化仓储配送管理,对于规范物料收、贮、发、以及退、换货管理,堵塞管理漏洞,维护正常的物料供应秩序,保证企业整体经济利益。

第二章物料仓储配送概述

仓库,一般指在产品生产中商品流通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使用的产品、物品暂时存放的场所。它是生产必备的场所,是边接产、供、销的中转站。

2.1传统仓库的基本功能。

(1);物料分类存储,进行进、出库管理

(2)保证库存物料安全,不被盗、不被损坏;

(3)提供库存信息、状态;

(4)保证库存物料账、卡、物相符。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单一的仓储功能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仓库的功能已逐渐转为更着重于为需求方提供良好的配送服务为主旨,而且是高精准的配送----即时化物料配送。生产一切不再单独设置存大量的存储空,只设必要的中转站,对仓储配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制药企业来说,这样的要求对仓储配送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2.2目前制药企业的仓库必须具备的功能

(1)必须具有相应的严格区分功能的存储空间。

A、从使用功能上大致分为:收货区、待验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退货区;

B、从物料属性上大致分为:普通物料、贵重物料、特管物料(精神类药品)、挥发物料、易燃易暴品等;

C、从存储温度要求大致分为:常温库、阴凉库、冷库等;

D、从物料的材质及用途大致分为:原辅料、中间产品、包装材料、印刷包装材料等。

如此种类繁多的分类,就要求相应的企业配备极其大量的库房、设备来存储物料。

(2)必须具有极快的收货、退换货功能。

(3)必须具备即时化的响应速度、强大的配送功能。

2.3本企业原材料仓库所面临的困难。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制药企业的原材料仓库需要量极大。但它是不能直接产生效益的,只有致力服务于生产、将产品销售出去才能实现其价值,所以企业对原材料仓库的投入不会增加。

(2)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改版,原辅料的检验周期从之前的5天改为7天,物料的待验时间延长,在库的时间也就加长,导致仓储的所面临的压力剧增。

(3)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有的产品撤单,所涉及的已入库原材料就暂停使用,导致库存压力加大。

(4)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经常发生变动或者计划不准确,导致库存物料积压。

(5)物料经检验不合格、发生退货,既耽误了物料的正常供给,又增加了收货、请检、退货等工作量。

2.4生产车间对物料配送的要求。

(1)物料拆零到料,一个成品批需拆分成几次投料的量。

(2)按时配送,要求精确到分钟。

(3)多个生产模块结批退料,将不生产的余料退回仓库。

多个环节、多种需求考验着原材料仓库的各项能力,促使我们思考新方式满足需求。

第三章新型的仓储配送

为了满足生产需求,在原有存储空间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了一些新方法的探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外包装材料厂外配送。

对于不会对产品品种产生影响的外包装材料,如纸箱、纸盒等,选取离生产车间在150公里以内的供应商,将物料直接摆放在供应商处,由供应商按照本企业要求管理。各OU提前一天提出需求,供应商按照需求时间将当日所需物料送至生产线。在卸货时由仓库人员进行复核后再发往生产线,以确保物料准确无误。

此配送方式可以解决的问题:

(1)有效缓解制药企业有限的存储空间压力。

(2)在空间距离上具备可操作性,既能保证响应生产需求,又不至于给供应商造成太大的运输压力。

(3)物料管理要求严格按照GMP相关要求执行,做到标识规范、记录清楚;再加上本企业人员的复核,可有效避免差错和混淆。

(4)有效帮助供应商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

有些物料,尤其各自特殊的原因,需要长期大量占用库容。比如蔗糖,只有在甘蔗成熟的季节才能生产,那么就需要在榨季将一年所需的量全部购入,不然就会出现缺货的情形。在颗粒剂的生产中,会大量使用到蔗糖。而药企所需的蔗糖检验标准比起食用糖来严格得多,饮料生产所用的蔗糖量是超乎想像的,如果不提前在榨季购入,此物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形,势必严重影响生产。

此物料因为需求量极大,极适宜按照上面的厂外配送方式进行,既可有效利用供应商非生产季节就闲置的仓库,又能够合理地进货。然而,按照药用辅料的管理标准,目前法规是不允许这样操作的,它置疑的是管理人员不是本企业人员就无法保证物料的安全性。

还有一些印刷包材,如纸盒,所占空间极大,若全部调入生产企业,既占用库容、又增加重复搬运的次数。但置疑怕放在供应商处流失出去、造成不良影响。

这类理由,实际上都不成立。首先,供应商是具有合法供给某一物料的资格的,如果要做假,那直接印刷、发出去即可,哪里需要把要卖的商品弄去做假?其次,放在企业库房的物料,首先也是供应商生产完成、放置在自己仓库的物料,如果不放在企业的仓库安全就无法保障的话,那在进入企业仓库前那段时间的安全又怎样保障?第三,企业产品生产完成后,成品还需要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放行、进行市场,对产品的品质进行严格的把关,是从质量安全和物料安全上都有严格保障的。所以,希望国家相关的管理部门可以调查、研究,开辟品质可靠、方便快快捷的监管方法,提高监管水平、增加法规的有效性、合理性、可执行性。

3.2.物料无纸化管理

现在药监管理部门的意识里,对于物料管理,仍停留在手工时代:所有的物料,必须配有纸质的记录、手工填写。而且要求在同一张纸上就能看到物料从收货到请检以及发放用到哪个成品以及成品批号,无论原辅料还是包装材料,一概而论。明明可以借助电脑系统,但是就是不愿意认可,觉得非手写即造假!此类思维,不能适应规模化、现代化生产的需要,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导致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在做纸质记录上。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标识物料信息,在记录的填写上做了一些建议和改进:

(1)生产车间必须凭单领料、收料后确认签名;车间自己留底一联,返还仓库一联作为发货凭证以及物料去向说明。

(2)库存卡信息的填写量减少,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因为领料单上已经清楚标明了物料的供应商、品名、原材料批号、领用数量、所用于生产的成品名称、成品批号、需求时间等等信息,将此单据付于库存卡后,作为物料去向的说明附近,一单两用,减少在库存卡上重复填写物料去向的工作量。既可明确反应物料的来龙去脉,又能够督促仓管员落实物料的发放、使用情况,避免该发出的物料没发出、或者错发到别的生产线等情形发生。

(3)领料单可用电脑系统打印,提高书写的效率,节约开单时间。

更一步的方法,需要基于认可非手工填写数据。库存卡是因为实物确实需要标记,但是如果库房配置可以达到备配系统软件使用的话,难道真的就不认可系统的数据、非得要再手工抄写一遍才行吗?比如高架库,虽然有升降叉车,但那是不适合把人上下升降的,必无法把库存卡放到实物上,而且,放了看不到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对于药品生产的物料管理,GMP是这样要求的:

A、正确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标签;

B、适当的贮运条件;

C、生产全过程应当有记录,偏差均经过调查并记录;

D、批记录和发运记录应当能够追溯批产品的完整历史,并妥善保存、便于查阅……

没有任何字样和内容要求必须是纸质的而不准是电子版的。但是目前碰到的省内药监系统认证、检查官员皆停留在必须是纸质的才认可的层面。因为是监管部门,生产企业往往不敢得罪,根本不敢提意见更不敢谈置疑,往往做了很多无用功。

3.3物料统一称配。

以上主要侧重于改变库存物料的存贮,但要把物料发到需求者手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原辅料称配。因为物料入库时,是厂家封装好的,包装数量与生产所需投料量有很大差距。如果按照厂家的包装料直接发到OU,那OU就还得再按照投料量进行拆分,既增加了物料混淆的风险,又容易产生数量错误。而且,各个OU都设立一个称量室的话,无形中增加了空间的成本以及人员的成本。

为此,我们将所有的称量工作都安排在仓库来完成:按照OU的需求,将原辅料按照各OU每次的投料量所需称量出来,然后再配发到各OU。到时OU就不用再拆包装称量、只需要复核之后即可直接投料生产,大减少了OU的工作量,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的机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此方法可以取得的效益:

(1)、称量空间减少,若颗粒剂、气雾剂、胶囊剂、口服液等都各个OU自行设立的话,空间至少多出8倍;

(2)人员配置:若各OU自行配置称量人员,每个OU至少2个人,至少需要称量人员16人;统一称量之后,所需人员共6人,节约10人。

(3)原辅料是决定药品品质的关键因素,受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减少开封、运输的次数也就能相应地减少受污染的机率。

(4)OU收料后可直接进行投料,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另外,如果是某成品专用的物料,那投料量就是一致的,就与供应商协商,分装时就按照投料量所需来封装,,可有效减少称量数量。当然,这得基于需求量够大、供应商及生产厂家依赖制药企业程度较高的才有可行性。

第四章结论

以上方法,在实践中加以了检验,能够有效缓解库容压力,同时快速提高配送效率,使库存周转率得以提高近13%;同时提高了物料配送的响应速度,送货时间与需求时间的误差不超过10分钟,有效地保障了生产、提供高效服务。

厂外配送,实际上就是一个远距离的仓库,既能缓解仓储压力,又能保障物料供给,同时又不增加企业的管理人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希望药监部门能够扩大认同范围,使之能够扩大范围使用,更快、更好地为企业生产服务。

通过此次课题的研究,结合生产实践,使自己对GMP的认识更为深刻,对于在生产中的运用有了更为深的了解,也启发自己应该多学习、多思考,对于不懂的问题,查询相关书籍、询问前辈同事得到了解决。同时,对所学的专业知识,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巩固。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结合实际工作,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比较、结合与思考,获取了一些新感受:无规矩不成方圆;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在工作中应不断思索,不断发现新的、好的工作形式和方法。

同时,要对充满耐心的高编辑致以衷心的感谢。也要对在工作中给予我帮助的同事们致以美好的祝愿,希望以后的日子能共同努力、创造出更好的工作成果。

参考文献:

1、《现代仓储管理与配送中心运营》,作者:刘俐,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论文作者:吴星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  ;  ;  ;  ;  ;  ;  ;  

制药企业原材料仓储配送管理论文_吴星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