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读活必有用论文_张全芝

好书读活必有用论文_张全芝

张全芝 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孙家集小学 262729

最近在《中国教育报》上读到葛剑雄教授的《读书是非常个性化的事》,这篇文章是由葛教授在汕头大学的讲座整理而成。复旦大学的葛剑雄教授,作为国内知名的历史学者,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纵论读书与历史社会,其深厚的人文学养与敏锐的洞察力,使这篇文章有了卓然高远的境界,避免了个人感怀般的即兴阐发,脱离了主观臆想式的抽象意义,从而给人以切实而深刻的启发。

读书须有方向,需要追求价值。正如葛教授文中之意,即便是博士也绝不是盲目地博览群书。因为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人终其一生要读完一个领域的所有好书,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读书必须精选。作家止庵曾主张“要读塔尖之书”,假设人类历史上的每一类书籍都按质量、价值排成一个金字塔,那么我们首先要选择的应该是“塔尖之书”,也就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好的书。这样的经典著作读透一本,其收获就可以超过读一般的书十本、百本。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葛剑雄这样的人文学者,还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他们的青少年时期,可供选择的阅读书目并不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怀着浓厚而持久的兴趣把经典著作读深读透。葛教授在那个特殊年代,借着批判孔子的“契机”把孔子的著作都细细研读了,从而奠定了他深厚的古文基础。这是他没有上过大学却能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复旦大学历史学研究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读书追求价值、追求“学以致用”当然是对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所读的书与我们的生活、工作产生内在关联、碰撞出火花的时候,书才可以读活,才可以“学以致用”。如果有人觉得一门学问没有用,那只是因为学得还不够好。比如学英语,有人觉得从小学三年级到大学毕业花费14年时间竟然学不好一门语言,而且大多数人在学了这么多年之后就都把英语扔掉了。这也证明我们的英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有值得改进之处,最根本的是,英语与我们的生活关联之处甚少。而在印度,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就可以流利地使用英语听说读写,这有其历史文化的原因。印度的种族众多,本来就缺少一种全国通用的语言。印度从英国的统治下独立之后,做了一件非常有远见的事情,依然把英语定为官方语言之一。印度一些全国性的主流媒体都使用英语。印度软件业的发达与其英语教育的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电脑编程离不开英语。

葛剑雄教授自学英语的经历也给人启发良多。他充分利用了当时能够找到的仅有的学习资源,通过英文版的《毛泽东选集》学英语。重视英语学习,对他个人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远见的,这也是他后来能够顺利考上名校研究生的一个基石。从长远来看,学英语当然是非常有用的,绝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对于个人的事业以及国家的发展都很重要。因为各个领域国际上最先进的成果都是用英文表述的,精通英语的人学习能力会更强,发展空间会更大,会更适应这个全球化的时代。

相比于葛教授成长的时代,我们今天可以选择的经典图书、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已是海量丰富,我们却往往不知珍惜,失去了主动求知的欲望和动力。是因为我们从学生时代起就一直习惯于在家长、老师、辅导班和考试的压力下被动地学习吗?一旦脱离了这样的压力,就找不到读书学习的价值了吗?这让我想起北大附中曾有一个惯例,在每年高考前两周会给学生放假,让学生回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复习。北大附中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都考上了清华、北大,排除地区分数线不同的因素,像这样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值得称道的。

葛剑雄教授这篇文章旨在探讨读书的目的、意义与方法,学术大家的真知灼见融合他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人有茅塞顿开之感。正如葛老的深刻体悟,让我们为求知、为研究、为寻找生命之意、为走向世界而读书,用心将好书读活,自可体会知识的价值。

论文作者:张全芝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4

标签:;  ;  ;  ;  ;  ;  ;  ;  

好书读活必有用论文_张全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