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让儿童快乐成长论文_王瑞芬 王明岩

综合实践让儿童快乐成长论文_王瑞芬 王明岩

山东省寿光市东城新区实验小学 262704

摘 要: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多元化、动态化,极富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可以说,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小学综合实践课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创设适合儿童的综合实践课程,精选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课题,发展学生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 生活 动手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的非学科性课程。它要求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关注那些自己所关心的人或事,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去研究那些贴近自己生活的问题。它有机地将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知识、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从而参与研究,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一、精心选取课题,贴近学生生活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首先是选题问题。一个富有创意的选题凝聚着师生的体验和智慧,传达着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恰当选题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效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课题贴近学生实际,使研究有一定的活力和潜力。教师作为指导者,可以运用问卷、社会调查、创设情境、捕捉时机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使之转变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活动主题。只有这样,活动才具有生命和活力,学生才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研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需要回归生活和社会,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由此,教师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活动,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力。

二、激趣导疑,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生年龄小,对外界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善于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去,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新奇性、挑战性,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影子游戏”,我在与学生做各种各样的影子游戏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观察,鼓励他们发现并提出问题:影子是如何产生的?影子怎么会发生变化呢?怎样让影子消失?日食现象与影子有关联吗?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远比让学生自由选取的问题来得稳定,并且能吸引他们去探究、去实践。教师要通过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眼光和审美情趣,开发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大师罗丹曾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是创意的前提。那么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资源进行实践呢?首先,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其次,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构思进行观察并收集可以制作的材料。最后,要求学生按一定的意图,发挥想象的创造力,运用特定材料制作手工制品。学生在材料、造型、色彩、手法、设计、构思中创造出新颖有趣、与众不同的形象,学生的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得到了提高,同时在创作中不断地享受成功的乐趣。实践是认知观察的基础,通过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知事物、分析事物,从而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增强动手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明确指出:“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里明确指出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三维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干练的组织能力和熟练的动手能力,同时着力培养学生敏锐的问题意识。所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学生具有“会做”的能力。反观我们的课堂,表面热闹,到最后却拿不出像样的成果来。就是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也是做工粗糙,毫无创意。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要求不严格,指导不到位。想让孩子真正学到动手操作的本领,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就不能“放羊”。课前准备要充分:要有详细的计划、周密的安排,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具体拟定适合小学生发展水平的能力目标,保证每一堂课都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始终围绕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严格要求,耐心指导,逐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贯彻“具体示范,全程指导,鼓励合作,及时反馈”的流程。所谓“具体示范”,就是要求教师“手把手的教”;“全程指导”,则不仅包括课堂上的指导,还包括课前动员和课后评价;“鼓励合作”,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他们形成“分工合作、成果共享”的成功机制;“及时反馈”则应立足“正面评价”,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断提高”。只要我们做到了以上几点,学生一定能够大胆尝试、不断挑战,动手能力也一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1)。

[2]张琼霞 儿童生命的轻舞慢扬[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

[3]任黎娜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三个切入点[J].理论研究,2014,(28)。

论文作者:王瑞芬 王明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综合实践让儿童快乐成长论文_王瑞芬 王明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