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记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的收获论文_孙敏艳

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记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的收获论文_孙敏艳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实验小学 711300

2016年11月26日至27日,为期两天时间,我们去旬邑县逸夫小学参加了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同课异构让我们对名师的风范念念不忘。此次活动的开展,我们的收获颇多,本次活动来我们旬邑县逸夫小学的名师有实验小学的孙亚娟老师,中华路小学的王瑞枝老师和道北小学的王力老师。这三个老师的课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让我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

孙亚娟老师讲的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狐狸和乌鸦》那课的情景,我至今仍历历在目。她从课题的板书、课文内容的讲解、随文识字、朗读指导、板书设计等环节没有一处不吸引学生的,没有一个地方不是用心设计的,让二年级的小朋友在40分钟的实践里对《狐狸和乌鸦》这则童话故事理解得透彻,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用死记硬背就能复述故事的内容。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突破。最后老师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你想对乌鸦说什么?你想对狐狸说什么?最后老师用“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也对学生做了一个浅显易懂的思想教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谦虚低调,不能听到虚伪的奉承就忘乎所以。用最简单的方法指引了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华路小学的王瑞枝老师指教的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祁黄羊》这篇课文,让我眼前一亮,又再次触动了我的心灵。王老师在指教这课的时候,主要抓住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反复地让学生读、悟。祁黄羊举荐了他的杀父仇人解狐,老师这时候就假设说,人们会意外地说什么,祁黄羊的家族长辈会说什么?解狐得知祁黄羊举荐自己,他感慨万千心里想到什么?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思维引入到了这个故事当中,孩子们就如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这个故事中的人物,这下就各抒己见纷纷向老师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话语。然后再借助表演课本剧这一环节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加深理解。孩子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背诵台词,那可谓是事半功倍。最后老师出示了这篇课文的古文,学生自然就能流利地诵读,并有丰富的情感。王老师上课的情景至今挥之不去。

最后,我们听取了道北小学王力老师报告——“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王老师的报告题目首先很有吸引力,因此我就毫不犹豫采用了。老师报告内容涉及知识面很广,她说:在一节课里我们不要蜻蜓点水、面面俱到,那样的结果是都不精。在一节课中我们应该抓重点,突破难点,紧贴年级段目标、单元目标。你觉得这一课重点是什么,你就围绕这一方面来讲,这就是所谓的“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你觉得对话精彩,你就把对话作为讲课重点;你觉得故事内容重要,就围绕故事内容展开教学;你觉得其中道理深奥,你就围绕道理展开讨论……总之一节课要有教学的重点,要把重点作为整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就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就能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之,听了三位老师的讲授,让我受益匪浅,并从三位老师身上总结出:

一、紧贴语文大纲,做合格的目标老师

从各位老师的课堂中不难看出,她们始终能紧贴语文新课标,围绕年级段、单元目标的要求展开教学,而不是像我们只为了教这一课而上这一课,和大纲、目标没有关联,考试爱考什么我们才教什么,没有教给学生方法,也没有把学习语文的技巧在上课时传授给学生,感觉自己就像井底之蛙,从而也对学生的三观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二、字词教学扎实而灵活

实验小学的孙亚娟老师写的一手漂亮、潇洒的粉笔字,每一笔都是用心在书写,尤其是随文识字教学,那对学生的书写真正地做到了言传身教。作为小学高段的语文老师,我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汉字书写教学,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找到了汉字教学的方法。

三、朗读教学贯穿整个教学始终

名师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在读中领悟课文的内容,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师的指导朗读,犹如春雨点点入地,植入学生的心田。这也充分地体现了老师扎实的基本功,我今后也要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强化自己的专业素养,注重朗读教学。

四、做研究型的老师

从教十几年和名师比较我很惭愧,整天忙忙碌碌,但毫无提升。一年到头来一无所获,整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上课批改作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从不去研究如何搞好教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反思就没有提高,我今后要把名师的课作为衡量自己的一杆秤,时刻提醒自己做一名研究型的老师,要无愧于三尺讲台和那一张张天真灿烂的笑脸、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五、要注重写作方法的渗透

孙亚娟老师和王瑞枝老师的课不仅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注重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渗透,课文的布局谋篇都在教学中体现了出来,这些都是我在平时教学中非常值得借鉴的地方。

六、语文课拓展很重要

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拓展,它不仅是对课堂的总结,也是对人文的培养和提升,让学生对三观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人格品质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引导。拓展是一节语文课的的点睛之笔,让课堂主题得到升华,这次交流不仅使我在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对我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名师们展现出的个人魅力和教学风采都触及了我的灵魂,带给我更多的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才会走向名师之路。

论文作者:孙敏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  ;  ;  ;  ;  ;  ;  ;  

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记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的收获论文_孙敏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