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则指导下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艺术性创编研究论文

新规则指导下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艺术性创编研究论文

新规则指导下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艺术性创编研究

王 蕊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摘 要: 随着艺术体操发展,国际艺术体操界的评分规则不断更新。解读新周期新规则下对于艺术体操编排影响,能推动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艺术体操编排艺术性发展要更加重视音乐动作和谐性、身体表现、舞台表现力、动作连贯度及空间合理使用能力、编排更有逻辑性。

关键词: 新规则;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艺术性创编

随着艺术体操的发展,国际艺术体操界的评分规则不断更新。每个周期评分规则都是该项目发展的重要指导,是成套动作编排风格、内容难度、新颖度与艺术性等方面指导文件。我们解读新周期新规则下对于艺术体操编排影响,就能更好推动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尽管艺术价值关注度并未有较大的改观,评分规则、标准内容上已有较大提升。2007版的规则从难度上降为14个艺术价值被独立出来,作为评分的风向标。2013版的规则重新降低了难度分值,对于艺术评判的体系有了进一步的完善。这些都影响到我们在训练过程中能否更好地去编排成套动作,能否在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方面做出有效应对。竞技性艺术体操编排是完成动作取得好成绩的根基。自1975年西班牙艺术体操世锦赛开始,国际艺术体操比赛中就取消了规定动作内容,取而代之是各种编排类节目。艺术体操规则明确表示团体项目编排完整,个人项目编排为7分,完成率3分。艺术体操编排决定着个人成绩,一套动作质量高低也取决于编排的水平。艺术体操编排的顺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纵向上各个部分先后顺序,第二种是横向上如何将单个动作组合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使动作乐曲舞蹈有效结合起来。明确了编排目的和流程就能较好地理解动作要领,有重点突破练习难点,使动作音乐间配合更为流畅,从而有效提升个人表演能力和比赛成绩。

1 新规则指导下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创编原则

新规则指导下,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编排原则包括合理性、独特性、新颖性、艺术性等几个方面。

1.1.2 试验地概况 2015-2016年连续2年试验在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试验基地(宁夏永宁县王太堡)进行,试验地属引黄灌区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7℃,夏季各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无霜期平均167 d,早霜始于9月25日左右,年降水量为201.4 mm。地势平坦,肥力均匀,灌溉方便。

1.1 注重项目创编的合理性

合理性是指在艺术体操的编排过程中要将编排的动作与技术指导规则指南有效吻合。规则要求无论是技术的内容方面、艺术的表现力方面都要有效与规则相吻合。同时,也要考虑到多样化类型动作,如何在运动场地上实现动作和乐曲及个人表演是否能够符合总体要求。只有通过全盘考虑其合理性,才能让动作编排具有一定可操作性。

1.2 强调项目创编新颖性

创新是艺术体操竞技体育的题中应有之意,多年发展让艺术体操创新不断加速。尤其是,随着现代传媒技术发展及社会艺术文化更新,艺术体操与现实社会融合更体现出其独特魅力。在新规则指导下,艺术体操动作编排也要紧跟时代潮流、地域特色和民族性,也要加大时代特征、运动员风格、乐曲器械等方面创新,从而让艺术体操整体美感得到彰显。

1.3 突出项目创编独特性

国际体操联合会制定的新评分规则是未来几年国内外艺术体操动作编排指引路径。新版评分规则变化较大,难度和完成部分中都有新的改观。比如,在完成评判中包括技术与艺术错误两种扣分规则。新规则中对艺术部分要求更细致,更完善,对于艺术价值评判已经提升到与技术动作同等重要的地位。其目的就是为了凸显艺术体操的艺术性、音乐评判、增加了空间使用身体表现力方法,并对相关的评分细则进行了说明。具体来说,当前艺术体操新规则中将重点放在了身体表现力、空间使用、动作音乐融合、编排一致性等方面,并对每个方面都制定详细严苛评分细则。对于出现错误扣分项相应地予以增加权重,更加重视音乐动作和谐性、身体表现、舞台表现力、动作连贯度及空间合理使用能力、编排更有逻辑性。

新规则指导下,艺术体操编排程序主要分为3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表演阶段、完善阶段。

2 新规则指导下的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创编流程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这说明了在我国今后的发展中,经济并不是唯一指标,政治清明、文化自信、社会安定、生态和谐、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目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是方向。这就是对物化社会的彻底性变革,就是要破除对物的崇奉,

新版规则对于艺术体操的编排首要的要求就是通过艺术体操动作和音乐配合,塑造完整艺术形象,展示具有逻辑性故事情节。这就要求艺术体操的编排必须具备鲜明主题思想。艺术体操通过动作反映社会现实,塑造艺术形象,凸显个人情绪和情感意蕴。为彰显主题思想,就必须在创编时进行缜密构思。作为一种审美艺术和抒情的表达方式,个人动作的编排上就是要在个人表现力上寻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抓住最具有艺术表现力的瞬间,用凝练感人、唯美音乐和动作创造出极富艺术感染力艺术形象。因此,在艺术体操编排上要寻找动作一致性,提炼出艺术形象与音乐有效融合,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表达丰富真实感情。这就要求运动员无论是从肢体动作还是音乐理解、面部表情上都要融入对人物理解和故事情节展现,着力通过动作来表达感情、塑造人物。另一方面,动作流畅是对艺术体操评判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因素。尤其是当前艺术体操规则变化下对难度的要求更高,动作舒展流畅是关键性因素。新规则强调了编排是技术艺术和情绪融合。在音乐伴奏下要实现动作间有效衔接过渡,通过运动强度变化,反映音乐强弱对比、动作是否合理、流畅地过渡到下一个动作。考量运动员对艺术体操熟练程度和对音乐艺术理解能力。动作之间要流畅、巧妙、紧凑,无论是从动作创编上,还是在个人演练上都要强调连接的巧妙性,移动为主,以静为辅,做到动静皆宜,停而不断,用流畅的动作塑造出一副完整的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尤其是,新规则中规定“成套动作时间是一分15~30s,中间必须有一个8s的舞步组合。 舞步组合加入体现了艺术体操艺术性重视,对于流畅度的表达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周期内个人动作编排要在考量运动员个人气质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加入文化积累和民族特色高分值难度系数动作有效串联,体现出艺术体操项目地节奏感和韵律性。

2.1 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准备阶段

完善阶段就是要考虑整体动作演练时是否符合规则要求、是否科学合理,整套动作完成质量及熟练度如何、受众反应如何。通过不断练习和反复演练保证艺术体操运动员能够真正熟悉并记住动作,动作熟练后设计符合音乐情节面部表情,从而让艺术体操的整体表现力更为多样更加灵活。

2.2 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编排阶段

编排阶段是艺术体操整体项目从构想落实到纸面的重要阶段,主要有动作编排、音乐选择、整体框架搭建和分段编排演练等4个方面。在动作设计上,既要考虑难度也要注重艺术性,还要将器械音乐等进行准确的衔接组合,从而让动作技术结构更为科学和合理,体现出个人风格。尤其是要注重队员个人素质,注意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要考虑现代艺术创新发展,在新颖度、动作容量、创新价值方面突破。注重巧妙表达,不要照搬他人动作,要结合自身特点,灵活地运用器械音乐。在音乐的选择上,可以借鉴专业性音乐理论创新,在创作基础上选择并确定音乐,让成套音乐与艺术体操运动员表现力和动作效果有效融合,体现出个人风格也感染受众裁判。在此基础上,确定整体音乐之后分段进行演练,把音乐融入难度动作中去,让音乐与动作更好衔接。在整体框架搭建时,要注重难度系数分布,均衡考量动作方向、路线,明确多样化发展方向和变化路径。在此基础上把成套动作分成小段,逐段根据乐曲节奏旋律编排身体动作、器械动作及衔接点,让动作和音符性质情绪吻合。在此阶段,既要注重旋律和效果音乐,努力进行细节推敲,完善典型动作,也要在小的连接上用上心思,花费精力让衔接更为顺畅、自然、舒展。

2.3 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完善阶段

艺术体操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在准备阶段对于艺术体操属性、个人运动员的能力以及民族特色时代发展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才能动作编排上取得创新和发展。相比国际上发展较好国家,我国艺术体操项目起步较晚,仍然有一定差距。近几年,随着艺术体操项目编排内容难度不断提升,动作要求、器械上变化和配乐更为灵活多样。要想在高质量的动作上取得突破,那么就必须从创编人员到运动员都有较为扎实理论功底和充分实践训练。这就要求在准备阶段充分研读我国艺术体操特点、世界艺术体操发展方向及艺术体操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熟悉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身体、特点、技术、动作、能力等表现力、个性特征等方面特点,有地方安排和制定符合其自身特质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让准备工作更为扎实有效。

3 基于新规则艺术体操编排艺术性发展趋势

独特性与新颖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强调表现力上唯一性,越是具有特色艺术表演表现形式越能赢得受众关注,也能够在国际比赛竞争中取得成绩。而艺术体操独特性就体现在借鉴舞蹈与自由体操等方面动作,但保持了自己属性。从学科属性来说,艺术体操不能够简单生硬体操化,而是要符合其本身特点,实现体育和艺术有机整合。艺术体操编排过程中艺术性追求,涉及规则指定各项明确标准。在此基础上,也考验着项目舞蹈类型编排者,在审美能力、审美情怀、艺术造诣方面能力。只有创编者充分考量艺术体操独特审美属性,结合当前大众审美发展路向。在规则允许范围内融入民族性、地域性特色,加入时代性个人性风格,让艺术体操艺术审美品质得到有效提升,从而给观众带来更高审美享受,让艺术体操艺术性特征和属性尽致表现。

3.1 基本动作编排动作流畅主题鲜明

4.多给孩子讲点对联故事,多给孩子推荐一些对联故事书,多开展一些“读联、诵联、背联、写联、议联”活动,对联习练会更加情趣盎然。

3.2 动作与音乐完美融合,有效传达情感

艺术体操的属性决定了音乐性、艺术性和动作性表演风格整合。在音乐选择上,要重视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和技术风格,通过具有感染力的音乐来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感染受众引发共鸣。新规则中“允许动作中使用话语伴奏和嗓音伴奏”,这对于艺术体操动作编排提供了更宽泛内涵,也增加了更为广阔选择空间,能够让音乐有效表达,带动受众和裁判进入音乐所塑造艺术空间。在新规则中,要求“动作要与音乐呼应,通过身体和器械来表现音乐的特点和情感”,音乐特色上有效融合乐曲转换流畅、乐曲风格和理念自然融合。对于个人而言,运动员在表演时要踏准音乐的节奏,把握音乐的节拍,了解曲调的重音,有效融合音乐旋律,借助音乐极富感染力语言表达艺术形象丰富情感,从而反映出整体动作身体表现上要全面参与充分地进行演绎。新的评分规则中,对于面部表情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新的评分规则中更加强调了“面部表情贯穿始终,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表情只有与音乐和动作有效的融合”,让观众视觉焦点与动作表演有机结合,通过真诚表情和充沛体能赢得受众和裁判认可。在新规则下,身体表现力仍是最为成套动作最为关键因素所在。传统意义上的面部表情还要求手、腿、躯干、头部、肩膀等都全面参与其中。运动员在展示艺术体操的动作时要充分地表现出个人音乐素养以及扎实舞蹈功底,通过对身体各部分的有效控制,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并济。此外,运动员还要在身体表现力上加强加入对于音乐理解高难度的动作还是高分值的动作,都要有足够的身体控制能力,让动作的完成更为优雅。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自然地流露出内心的感受和音乐的情感,动作的力度、速度、幅度及方位变化实现与音乐的有效融合。

8/所含的维生素A不仅对眼睛好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有效促进健康及细胞发育,预防先天不足。促进骨骼及牙齿健康成长

3.3 空间使用方面强调多样性与丰富性

新版的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中,首次加入了“空间使用”这一细则。对于艺术体操的价值空间要求,明确指出必须使用不同的水平位置,确保身体和器械动作移动形式多样。显然,艺术体操编排和展示拓展了空间的要求。基于全新的评分规则,在空间使用上。个人成套动作要在13mX13m的场地中完成场地空间上有超高空、次高空、高空、中空和低空5个类别的划分。根据不同空间层次,运动员可以选择不同的器械进行配合。器械的多样性、身体动作的多样性及空间提供的多样性,让个人项目中艺术体操展示更为灵活多样。这也要求运动员必须充分利用场地和时间变换、动作移动路线和方向,确保整套动作布局合理,运动流畅符合音乐情感和情绪变化,也充满直线、曲线、斜线运动及高低起伏空间变化。个人动作上可以适度地发挥个人魅力,在场地4个角、中间、边线都加入移动路线编排,从而让艺术体操编排空间属性最大程度得到彰显。

4 结 语

为了达到体育基础上的艺术性表达,国际艺术体操项目地规则对艺术追求有提升和演变。新规则指导下,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编排原则包括合理性、独特性、新颖性、艺术性等方面。艺术体操编排艺术性发展要更加重视音乐动作和谐性,身体表现、舞台表现力、动作连贯度及空间合理使用能力、编排更有逻辑性。

参考文献:

[ 1 ] 徐芬芳.浅析如何提高高校艺术体操教学效果[ J ].内江科技,2016(6):67.

[ 2 ] 邵军,张慧琴,郑霓,俞静秋.提高艺术体操科学训练实效性探析[ 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0(3):45.

[ 3 ] 史晓惠.提高艺术体操专项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 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10):12.

[ 4 ] 周茜.关于高校艺术体操教学方法及其应用的思考[ J ].运动,2016(9):23.

[ 5 ] 花楠,刘培庆,杜旭.艺术体操与健美操运动项目的比较分析[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5.

中图分类号: G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51X(2019)02-026-03

doi: 10.3969/j.issn.1674-151x.2019.04.012

投稿日期: 2019-01-13

作者简介: 王蕊(1979—),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师范生体操、健身操教学。

标签:;  ;  ;  ;  ;  

新规则指导下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艺术性创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