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丽清
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 要】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激烈,其市场竞争力日益激烈,很多企业为了谋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不重视建筑质量,频繁出现质量不合格甚至是出现建筑倒塌的问题,其根本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地基处理不符合要求所致。因此,作为建筑企业,必须做好岩土勘察工作,才能对建筑施工的当地岩土的性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以此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与其相适应的建筑策略,从而保障地基的质量和整体建筑投入使用之后的寿命。因此本文将从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探讨出发,来分析如何通过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来对建筑施工存在的缺陷予以解决和改善。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地基处理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事业的发展开始从规模和数量上在不断上升和递增,这就使得建筑施工对地基基础的设计从技术上也开始产生了变化,不断有了更高的设计标准,其中岩土勘察成果在整个基础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也是进行建筑设计的根本依据。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呈现复杂多样化的特点,所以在建筑施工中通过岩土勘察来对地质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的了解和掌握,才能保障整个施工的质量。一旦忽略了施工前期对岩土勘察的工作环节,那么就可能造成建筑进行图纸设计时的参数缺乏科学合理性,并对施工的效果也产生了阻碍作用。因此,做好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与地基技术的处理,才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1.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的内容概述
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的工作环节是有效保障建筑质量的关键部分,其工作开展的阶段主要是在施工开始前来完成。在实际的岩土勘察工作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来完成,并按照施工的流程顺序来严格执行,先勘察才能根据其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对建筑的质量予以保障。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了好几个方面:第一,绘制整个待施工的建筑物的整体平面图,绘制的过程要严格按照勘察的结果和情况作为参照和依据来完成,并注意在勘察过程如果发现土质或者地形异常情况,要及时将情况汇报给上级,或相关部门,让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减少在建筑施工中因为土质问题而产生对建筑体质量的影响;第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而且地形复杂,还有部分地震带的存在,因此如果在这部分进行施工时,必须综合考虑到建筑物的质量要符合抗震级别。通常岩土勘察工作的进行主要是集中在对土壤特点的分析以及地面抗震强度情况;最后则是在进行岩土勘察工作时,要有效与地下水勘察的工作进行密切结合,以此达到勘察的最佳效果,使得勘察更加具有科学性,地下水勘察内容包括了地下水位的确定、对施工场地周围渗透性等问题进行确定。
2.当前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跨越级别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问题
当前,勘察行业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同时作为政府部门在监管方面的力度也较为薄弱,整个市场监管执行力度也较差,企业竞争存在一定的混乱性,没有按照规范和市场原则来做到良性竞争。部分勘察单位也没有有效履行法律规定的资质来进行对应的操作,这就导致不少企业出现跨越级别来承揽工程项目的问题屡见不鲜。这就容易造成勘察的结果在数据上有一定的不真实性,而且相应的给后期工程设计带来数据上的差异,进而产生后期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是影响建筑体的质量安全,严重威胁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2主管对岩土勘察缺乏重视力度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竞争让建筑企业的质量成为最根本的竞争优势。但在具体建筑施工中,其仍然存在施工中因为地基而产生安全事故问题,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岩土勘察所导致的。部分建筑的业主为了尽可能降低建设支出的费用,忽视了岩土勘察工作,而且作为勘察单位为了达到中标,而对竞标报价进行胡乱压低,在竞标成功之后,为了获得企业工程的最大经济利润,对施工现场的勘察环节进行了缩减,使得建筑工程的整体勘察工作主要是表面形式,而没有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来进行实地的勘察,而且还存在勘察完全被忽略的现象,用虚假勘察资料作为图纸设计的参照,这些缺乏真实性的数据所设计出来的图纸,会导致地基设计出现误差甚至施工的成本投入浪费,进而造成对整个工程进度的延期和无法保证最终投入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勘察单位缺乏与设计单位之间的技术交底达成一致
目前勘察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与设计单位之间没有非常紧密的互通联系,工程的基础设计离不开岩土勘察的数据参照,其将关系到设计图纸的合理性与否的问题,所以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作为一个整体,必须与设计单位统一协调起来,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这两者并没有进行资料数据上的互通交流,或者是基础设计仅仅通过岩土勘察的资料作为参考数据,而缺乏深入实地之后的调研和勘察,这就使得地基条件相关情况缺乏真实性,使得理论与实践之间有着一定的出入。为此,作为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应进行相互沟通交流,做好技术的交底工作,并做好各自团队的建设,不仅要加强对岩土勘察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要处理好施工项目发展与地基技术之间的协调紧密性问题。
3.软土地基的特点分析
软土土质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海洋、河流、湖泊、洼地等沉积之后所形成的特殊土壤,并因为地质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等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软土的特性与一般土壤的区别非常大,尤其表现在它的含水量高、易压缩、土质更为疏松但承载力非常弱。一般常见的软土包括淤泥的形成,还包括了部分压缩性非常强的饱和粘性土。淤泥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因为缓慢的水流使得土壤逐渐所沉积而成,其中含有非常丰富的有机物质,而且其含水量也高于液限。目前我国土地上所形成的软土因为地域的不同以及形成年代的因素,由生物化学形成的软土与一般土壤在厚度和特性上有着一定的区别。
4.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
4.1强夯法
强夯法的技术主要是通过重物击打力来在地基土上加上基土来达到夯实的目的,从而使得地基有着更为强大的承载力。最为普遍存在的地基处理就是地基的夯打的过程就属于这种方法,这种技术处理的效果非常突出,所以当前在地基处理技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这种地基处理技术最大的弊端是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这就要求在使用这种技术时要注意考虑周边是否是居民区,如果因为实际情况必须使用这种技术,那么最好做好隔离噪音的措施,并合理安排夯打时间。
4.2垫层换填法
垫层换填法主要针对的是软基非常浅层的处理方式。利用这种技术所采用的填充材料主要是碎石和泥土为主。这种垫层换填法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对固体坚硬物质含量少的土层在填充时使用。在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地基处理时,主要通过人工和机器作为辅助的工具来进行,其具体的使用原理是通过人工或者机器的辅助来把较浅的泥土先抽取出来,然后把碎石等较为坚硬的物质填埋在其中,达到换填的效果。但在换填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填埋的深度在一米以外时,此时为了达到这种垫层换填法的效果,就需要另外加一层土工布等物质。这种换填的方法其实质主要是为了房屋建筑的需要所实施,使得房屋的建筑承压能力更强。另外,这种地基处理方式还可对于地基出现冻胀问题的房屋进行有效的解决。
4.3砂石桩法
砂石桩法的技术实施可让地基密度和抗剪力强度得到强化,所以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适合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如果所施工的地基地质是砂石和杂填土,那么就要通过砂石桩法予以解决。在砂石桩法的应用过程中,首先是确定当前的地基类型,并注意提前做好处理饱和流塑地基前的预压,但若地基属于软地基,此时则要提前做好地基置换的处理。以此来加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4.4高压喷射注浆
高压喷射注浆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钻机对土层进行钻孔,让注浆管深入到确定的位置,并通过高压设备进行浆液高压射流喷射出来,这就形成一种对土层的高压喷射。这个过程一些土料会随浆液浮到水面,剩下的部分则在多重作用力下与浆液充分分离,然后有规律的按照浆土比例重新排列。待浆液冷却凝固会形成复合地基,稳固建筑的地基结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的岩土勘察是建筑质量的根本保障工作,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建筑施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通过多种不同的地基处理技术来更好的保障建筑物地基的稳固夯实性,才能真正的使得建筑得到质量的保证,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民华.浅谈城市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信息,2011,11(5):322,337.
[2]陈红宾.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4,24(9):167-167.
[3]李祖川.浅析城市建筑工程的地质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J].科学时代,2015,12(8):161-161.
[4]赵远方.浅析城市建筑工程的地质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5,34(5):47-48.
论文作者:邵丽清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地基论文; 岩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