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螺旋体不同血清学检验方法的应用分析论文_张洁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南京 211500)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不同血清学检验方法完成梅毒螺旋体检测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4月~2016年06月收治的梅毒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临床准备展开血清学检验,分别选择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方法、RPR (环状卡片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方法以及TPPA(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方法有效完成。对最终的检测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临床分别选择ELISA方法、RPR 方法以及TPPA方法针对所有梅毒患者展开血清学检验,对最终的梅毒血压检验报告进行分析发现,临床选择RPR方法完成检验后,最终检验结果显示为阳性的患者85例;临床选择ELISA方法完成检验后,最终检验结果显示为阳性的患者119例;临床选择TPPA方法完成检验后,最终检验结果为阳性的患者123例;在检验阳性率方面,ELISA方法以及TPPA方法优于对照组梅毒患者非常显著(P<0.05)。结论:对于梅毒患者在实施血清学检验过程中,有效选择ELISA方法以及TPPA方法,最终表现出的检测阳性率较高,从而对于梅毒疾病可以做到有效确诊,进而为梅毒疾病临床治疗方案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ELISA;TPPA;RPR;血清学检验

梅毒作为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因为患者出现了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情况导致,并且近几年,患有梅毒疾病的患者例数呈现出逐渐增多趋势,对此在对梅毒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确定特异性较高的方法进行诊断表现出显著的价值【1】。为了确定最佳的方法对梅毒螺旋体展开血清学检验,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分别选择ELISA方法、RPR 方法以及TPPA方法对梅毒螺旋体展开血清学检验,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04月~2016年06月收治的梅毒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男101例,女23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5岁~59岁,平均年龄为(39.25±2.99)岁。

1.2 方法

对于RPR检验方法以及TPPA方法,全部选择日本瑞比株式会社,对于ELISA方法,全部选择上海科华有效公司。有效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展开相关操作,并且要求在有效期之内完成使用【2】。

结果

临床分别选择ELISA方法、RPR 方法以及TPPA方法针对所有梅毒患者展开血清学检验,对最终的梅毒血压检验报告进行分析发现,临床选择RPR方法完成检验后,最终检验结果显示为阳性的患者85例;临床选择ELISA方法完成检验后,最终检验结果显示为阳性的患者119例;临床选择TPPA方法完成检验后,最终检验结果为阳性的患者123例;在检验阳性率方面,ELISA方法以及TPPA方法优于对照组梅毒患者非常显著(P<0.05),见表1。

讨论

作为慢性传染病的一种,梅毒疾病的出现,主要因为出现了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情况导致。梅毒螺旋体在进入到人体之后,会立即表现出两种抗体,分别体现为抗心磷脂抗体以及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在对梅毒患者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RPR方法以及TRUST方法。对于疑似疾病患者以及献血人员在实施梅毒螺旋体检验过程中,主要以上述两种检验方法为主。临床在实施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TPHA方法以及TPPA方法,最终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能够有效确诊【3】。

临床在实施ELISA血清学检验的过程中,主要利用梅毒螺旋体基因工程技术有效完成,属于近几年逐渐新兴的一种血清学诊断方法,利用选择TM-PA包微孔板双抗原夹心法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实施检测,此类方法均有效选择基因工程技术加以完成,最终的检查结果表现出较高的纯化度,对于梅毒患者临床检验的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可以有效提高。

对于梅毒患者,选择ELISA方法以及TPPA方法进行检验,均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检验特异性,临床针对梅毒疾病患者完成诊断后,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成功率,可以有效避免出现疾病误诊以及疾病误治的情况。临床在选择TPPA方法对梅毒患者实施疾病检验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检验过程较为复杂,并且试剂盒的经济费用较高,无法有效实现自动化检查的效果,从而无法于临床实验室检查过程中,大范围推广,从而在大规模疾病筛查过程中,使得此种方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而对于ELISA方法,临床表现出操作简单以及操作便捷的特点,能够有效实现自动化检测的效果,最终可以获得准确的诊断效果,因此于疾病大量筛查过程中,此种方法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对于梅毒螺旋体在实施血清学检验期间,合理选择ELISA方法以及TPPA方法,最终获得的特异性均较高,最终可以获得准确的诊断效果,为梅毒疾病临床治疗方案的研究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钟小芬,毛凌哲.不同梅毒血清学试验联合运用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2016,31(3):217-219.

[2] 杨安芳.梅毒血清学检验中不同方法检定结果的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9(1):169-169,171.

[3] 张亚兰,王建利,王静利等.梅毒血清学检验中不同方法检定的结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6(19):2227-2228.

论文作者:张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  ;  ;  ;  ;  ;  ;  ;  

梅毒螺旋体不同血清学检验方法的应用分析论文_张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