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论文_田慧生

(来安县中医院中医科;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目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法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4例,随机分组,给予甲硝唑、柳氮磺胺吡啶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剂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效果观察,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4%(40/42)与对照组80.95%(34/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的同时给予半夏泻心汤甲减治疗,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明显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药保留灌肠;半夏泻心汤;效果

作为临床常见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多见于好结肠黏膜,远端结肠、直肠均可能受到影响,以里急后重、脓血便、腹泻与腹痛等为症状表现。临床治疗中,一般强调灌肠治疗方法,对帮助改善患者病情效果明显。本次研究将就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中药保留灌肠法配合半夏泻心汤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男49例,女35例,年龄28-64岁,平均(42.5±6.5)岁,病程1-7年,平均(4.5±1.5)年。入选标准:①病理检查、纤维乙状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②无肠结核、肠道肿瘤等情况,且患者均无灌肠治疗禁忌症;③对于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签字知情。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治疗中,每日3次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每次1g,取100mL浓度为0.5%的甲硝唑保留灌肠。保留灌肠操作要点,做好常规灌肠准备工作外,体位选择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将治疗巾、胶单垫于臀下,臀部抬高10cm。灌入中保持150-250ml灌入液量,药液温度保持39-41℃。具体灌肠中采用点滴法灌肠,维持每分钟30滴速度,灌肠结束后药液保留1晚。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其中中药保留灌肠方剂,包括:白芨、败酱草、白头翁与黄连各20g,槐花15g,蒲公英、五倍子、紫花地丁与金银花各10g。取400ml水与浸泡后的方剂药物煎30min,提取200ml汁液,再次加入200ml水,提取100ml汁液,过滤后备用,灌肠操作与对照组相同。另外,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治疗,方剂包括:大枣、人参各20g,半夏15g,炙甘草、黄岑与干姜分别10g,黄连6g。结合患者症状,如阴虚症状,取玉竹、石斛加入,气滞症状,取陈皮与木香加入,湿浊蒙蔽症状取佩兰、藿香加入。采用水煎服方式,每日1剂,早晚服用。

1.3观察指标

取《中医外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为参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效果评价:①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粘膜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视为显效;②纤维结肠镜检查,有部分假息肉情况,或粘膜轻度炎症,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视为有效;③粘膜症状无变化,且仍有明显溃疡性结肠炎症状表现,为无效。取其中显效、有效例数做有效率计算。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治疗有效率采用数(n)或率(%)表示,数据结果组间比较通过 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效果观察,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4%(40/42)与对照组80.95%(34/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类型,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主要受饮食、感染、免疫、精神等影响,有久治不愈、复发率高特征,若未及时控制治疗,可能引起结肠癌以及其他严重疾病[2]。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方法以西药控制为主,尽管对症状缓解效果明显,但长期用药下可能有副作用情况,需适时做肝肾功能、尿常规与血常规检查,许多患者因此放弃治疗。对此情况,考虑引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法,其实施的要点在于待中药汤剂浓缩,取直肠滴注方式灌肠给药,粘膜吸收药物后,将达到灌肠治疗目的,同时该种灌肠方法下局部血药浓度维持较高,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性较低[3]。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取半夏信心汤加减配合,更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如半夏泻心汤中的成分,包括黄连、黄芩等,有清热和胃功效,半夏成分在散结消痞效果上明显,同时配合其他如大枣、炙甘草与人参,对脾胃运化有极大帮助[4]。本次研究中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起到的治疗效果明显。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的同时给予半夏泻心汤甲减治疗,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明显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易安.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17,24(04):436-437.

[2]蒲伟.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6(22):23+25.

[3]徐庆,吕波,朱源北.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2):52-53.

[4]王华.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05):224-225.

论文作者:田慧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论文_田慧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