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外语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当代西方外语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郑秋贤[1]2000年在《当代西方外语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一九九一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的英语协会第五届大会上,提出了当代英语教学发展三个阶段的不同主题:即:七十年代是:教什么?(What to teach?);八十年代是:如何教?(How to teach?);九十年代是:谁来教?(Who shouldteach?)。这从中可以看出外语教育界从对改革外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关注发展到了对外语教师教育的关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外语教学的重点几乎全都放在了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上。人们很自然地将外语教学成败的原因(至少是绝大部分原因)归结于教学法问题。正如资深外语教学家H.Stern在论及外语教学理论时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语言教师和教育家们一直想企图仅仅通过集中注意教学法的研究来解决所有的语言教学问题。” 试图用对教学法的研究来解决外语教学问题的努力固然没有错,然而仅凭对教学法的关注并不能真正解决外语教学的所有问题。外语教学法是连接外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个中介桥梁,离开了对教师因素的分析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再好的教学法也会显得苍白无力。不合格的教师会令最好的教学法徒劳无用。在这里我无意去忽视外语教学法对外语教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只想引起人们对外语教师教育的关注。因为没有良好的教师系统的支持,再好的外语教学法也不会对学生的外语学习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基于这种考虑,笔者试图将外语教学法的研究纳入到广泛的外语教师教育 的视野中来。从整体的外语教师培养的层面来探讨改革当前外语教学传统局面 的新尝试。希望借此能对外语教学和广大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尽一份绵簿之力。 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对当代西方外语教师教育的基本范式进行了阐述。包括对影响外 语教师教育的四大教师教育传统进行纵线条的回顾,以期能对影响外语教师教 育具体改革措施的理论大背景形成清醒的认知。学术传统的教师教育强调将教师教育为师范生设置了广泛的学术课程,以期使他们掌握渊博的人文知识与专门知识。在它的影响下,外语教师教育致力于为师范生设置广泛的学术课程,旨在培养学术型的语言专家,而忽略了作为一名语言教师所应该必备的教学能力;社会效率传统的敦师教育坚信对教学的研究能为教师教育的课程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人们尝试将教学分割为一些元素,用技术化的分析来构建教师教育。在外语教师教育中,将对外语教学的微观研究看作是主导外语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因素便是此种传统的直接产物;进步传统的教师教育起源于本世纪初的儿童研究运动。它认为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儿童自然发展顺序的基础上来促进他们的发展。教师教育在它的影响下二逐渐将注意力集中于帮助师范生对教学对象学习过程的了解。从而使外语教师教育将对外语学习过程的研究也纳入了视野;建构主义传统最基本的原则就是通过实践来学习而非通过观看来学习。外语教师教育在它的影响下,逐渐改变了师徒传艺型的传统模式而转向更高意义上的反思模式。在四大教师教育传统之下,本文又横向探讨了当代外语教师教育的四大模式。通过对技艺模式、校本模式、应用科学模式、反思模式的阐述来探讨当代外语教师教育的发展状况。技艺模式反映了一种将外语教师的培养看作是技术训练的视角;校本模式旨在克服大学为本模式的理论高高在上之弊端,而将外语教学实践放在外语教师培养的核心地位;应用科学模式与校本模式恰恰相反,它反映了一种外语教师教育的学术化取向;、反思模式则反映了一种将师范生的主体反思能力放在核心地位的新趋向。实际上,这几种模式是很难严格区分开的,正如技艺模式与校本模式彼此相辅相成,应用科学模式与大学为本模式彼此依靠。模式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抽象信息,而对几种模式的划分也是人为形成的。几种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对外语教师教育的基本看法。 论文的第二部分阐述了当代西方外语教师教育在实践上的一些新实践、新尝试。虽然从教学思想上看,传统的以师徒传艺思想为核心的“技艺模式”在实践中仍占据一席之地,但此一思想所代表的将外语教师教育看作一种职业训练的视角己为更广泛的“教师教育”的思想所取代。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外语教师教育出现了一些新实践、新尝试。其中包括:(一)教学方法的转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外语教师教育中,由于受到“技艺模式”和“应用科学模式”的巨大影响,课堂讲授,师徒传授几乎成为唯一的教学方法。然而,随着“反思模?式”的日益被接受,外语教师教育中也开始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这其中包括:合作学习、微格教学、和观察法。(二)研究方式的转变。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外语教师教育的基本从对语音学和语法理论的研究转到了为外语教师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这其中包括:教学语法研究,谈话分析,第二语言获得研究,课程设置研究,及语言测试研究。外语教师教育逐渐摆脱了语言学研究限制,而将自身的理论基础置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

邹心胜[2]2013年在《大学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全球化、后现代主义和国际化等思潮日趋升温并深刻影响社会发展走向的背景下,外语教育俨然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和文化软实力的隐形标尺。外语教育在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沟通和交流的桥头堡之同时,也承载着促进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而且,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民族身份认同、协调社会和谐发展以及达成国际理解中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教育是一块转播知识、追求真理、捍卫正义的精神净土,可是在当下的文化逻辑里面,教育逐步失去其固有的本质和理想。外语教育同样地“异化”其本来面目,正逐步陷入因追求教育工具价值所营造的功利主义泥坑中,其结果就是培养出一批善于考试、徒具文凭的“面具人”,外语教育失去自己的特性,成为知识的奴隶,从而丧失了人的尊严和自由。大学外语教育若要赢得尊严和体面,就必须真切地关注理论的建构和梳理,致力于外语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教学理论的建立,重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找出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不适和距离,关注实践领域出现的各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而规范教育实践中的行为和举措。本文引言部分即导论主要论述和交代选题的缘由、价值和思路,同时介绍本研究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意义和可能的创新等问题。本研究将以语言(外语)教育与教育哲学的内在关联为线索,从将传统的语言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单纯的语言的教育到强调语言教育的丰富内涵应包括对人自身的教育,成功的语言教育应该建立在成功的对人的教育基础之上,外语教育也因此得以具有在人文主义视域进行探究的可能和必要。第一章是整个研究论题的出发点和基础,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本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厘清及界定,具体有语言、语言教育、外语教育、教育及教育哲学、人文主义及人文精神等方面;二是将论文整体立论的理论基础推出,即为何将语言教育的问题放置到教育哲学的视界中进行探讨,以及二者赖以贯通的共同理论支撑何在。具体介绍哲学上的本体论、目的论及认识论倾向及受各种哲学流派影响的语言哲学及语言学研究趋势;从而揭开对以“人的教育”为媒介而缔结起来的语言教育与教育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的探究序幕。第二章则分别从本体论、目的论和认识论的哲学高度考察当前教育哲学中有关人的发展教育理念的实然所在。具体阐述外语教育的语言性和教育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外语教育的其它特性,比如说,人文性和社会性。为此系统、完整地追述外语教育的历史进程及外语教育流派。第三章是本论述的重点章节。主要论述外语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从论述“人的形象”入手,抽丝剥茧地解析外语教育之于人的发展的关联,说明外语教育的过程就是人的主体不断充实和丰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从语言的获取是天性就具有的还是后天环境所致?是学得还是习得?是教育方法还是教育理念重要等命题出发,厘清困扰在外语教育过程中对于人的发展关系。以此同时,本文进一步分析语言或外语是人的成功的外在和内在的标杆,这也是本文的亮点之一。第四章是从本体论、目的论和认识论的元哲学方法论层面检视语言教育的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系列问题。通过对现存的外语教育的拷问和审视,厘清外语教育到底是知识教育还是能力教育之问题,分清外语教育与技术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同时,通过对外语学科理论和现实中出现的不和谐杂音或者说杂乱的局面的解剖,升华了人们对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认识。第五章回应着第四章提出的问题。既然外语教育中出现诸多问题,何以得解?答案就是,在教育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导向下,构建一种合乎语言逻辑及教育本质的语言教育新理念和新途径。那就是,外语教育应当回归于人的教育,必须在外语教育实践中运用人文主义教育观丰富和指导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余论:在分析和探讨中国外语教育的种种实存的面貌和现象后,外语教育将走向何处?本文认为,无论是从语言学角度,还是从教育学角度,从根本意义上讲,外语教育的未来“场域”必定走向多元。

袁燕华[3]2013年在《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趋频繁,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英语已经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英语是作为一门外语来进行教学的,语言环境的缺失使得课堂教学成为英语学习者接受语言输入和技能培养的首要来源。因此,承担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无疑成为影响我国英语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如何构建开放、有效的教师教育体系、实现教师的持续专业发展已成为我国英语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而作为教师教育中重要一环的在职教育也日益成为我国英语教育研究中的一项首要课题。本研究针对我国目前英语教师在职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交流与互动缺失、教师的认知与反思关注不足、培训工作缺乏后续跟进等弊端,以英语教师校本教育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发展教师反思能力为目标的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并以这一模式在一项初中英语教师校本教育实验项目中的具体运用为个案,探讨其在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方面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一模式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中运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为英语教师在职教育模式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拓宽教师教育的研究思路,努力探索一条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的英语教师在职教育途径。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讨:1.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包含哪些互动形式?各种互动形式对于提高英语教师的反思能力有何作用?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2.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是否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英语教师的反思能力?3.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包括自我反思、师生互动、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四种互动形式,其中自我反思是核心,是教师反思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师生互动为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提供反馈,同伴互助构建载体,专业引领创设支架,四者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共同促成英语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在理论论证的基础上,本研究又将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运用于一项为期三年的初中英语教师校本教育实验项目中,以探讨这一模式在实践中运用的具体途径及其在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方面的有效性。研究者根据学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实验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需求,分三个阶段(平台创设阶段、支架创设阶段和组织创设阶段)对模式进行了具体实施。从实验教师的教学日志和工作总结、实验班学生的周记、研究者与实验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访谈可以看出,三年的校本教师教育使得教师在教学探究与专业学习两方面的反思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研究者将这些成绩归于多元合力教育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求与情感的关注和支持性的外部环境四个主要因素。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针对模式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了修正并对其在具体实施中遇到的四大主要问题—专业引领和教师自主之间的度、教师学习共同体创建、教育体制与教师发展之间的矛盾和模式的普适性与推广性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在此基础上从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师生互动和自我反思四种互动形式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尽管本研究只将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在一次特定的校本教师教育中进行了运用,研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我们相信它将会为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后续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提供经验与启示,从而更好地完善与充实这一模式,改善我国英语教师在职教育现状,提升我国各阶段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我国英语教育的整体水平。

杨延从[4]2017年在《闽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文中指出闽台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台湾与闽南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它的结构具体包括了民俗、方言、戏曲、宗教信仰、民间艺术等方面,并包括了崇儒重教、重乡崇祖、重义让利、爱拼敢赢以及山海交融等特征。“海峡两岸本同根,血脉相连一家亲”的历史写照彰显了闽台文化同根同源的特点。闽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凝聚海峡两岸民众的感情,是破解台独分子“去中国化”和“文化台独”图谋的利器。闽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是以文化认同理论和国家、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精神为指导,由翔安区教育局教研中心牵头,课程专家、校长及实验师生共同参与,发挥该区域对台湾教育与文化交流的地缘优势,在辖区三所高中校将闽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机融入到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规划、构建、实施、评价和体系完善的全过程。首先,在前期调查阶段,以定量的整体性调查研究与定性的个案性田野考查进行实验前测试与现状调研。在理论分析阶段,厘清闽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这两个阶段旨在查找当下闽台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症结所在,进一步明确研究背景、目标和方法。其次,在理论研究阶段,深入研究并构建了闽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多元立体”开发模式和“五大维度”开发体系,构建其结构模型和课程体系。一是校本课程要做到开发主体多元、达成目标多元、内容选择多元、实施方式多元、评价方式多元;校本课程的影响因素立体、组织过程立体、实施过程立体等创意研究。二是“五大维度”开发体系涵盖了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与保障体系的系统研究,并开发出一些有价值的量表。最后,通过实验后测检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一是高中生对闽台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在教学前后的态度偏好差异显著;二是高中生在学习闽台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产生了积极的态度变化。总研究思路体现了 “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有多好→成什么”的“实事求是”模式研究路线。为了保证闽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校本课程既有助于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又能促进高中生的英语能力的发展,该研究认为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要重新审视英语课程的独特价值与英语教育的人文性价值,再次研究与完善闽台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活态传承的途径与方法,要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并在学科“立德树人”模式上实现创新。

佚名[5]2008年在《第三章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大问题。因此,必须在保证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从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要不断进行回顾反思,总结经验,提高技能,不断改进。并要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求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吴学忠[6]2011年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语言交际环境日益多样化,它打破了单一的语言交际模式,对我国的语言教育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环境之下,人们必须学会适应各种不同交际背景下的环境,制定相应的策略和应对措施。全球化趋势对我们的语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既要有保护母语的意识,又要积极应对外语的强势渗透,合理制定语言教育策略。因此,理性地审视语言教育就具有了必要性和迫切性。当前,受到传统教育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滞后的教学内容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外语教学还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不能很好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较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以及语言的运用。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合理地利用教科书,还应该积极地利用其他课程资源来积极地改进外语教育,使我们的语言教育能朝着国际化的、能培养跨文化交流人才的目标发展。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它既能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又能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宇宙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之日起,音乐就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交流方式。同时,音乐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比起一般的语言来更具有感染力。它既是一种情感的符号,一种激情的宣泄,也是一种诉诸形象、能够引起人们心灵悸动、能够冲破民族和区域界限的人类可以共享的特殊语言。音乐跟语言的表达方式及物质手段是相同的,二者都以声音这个物质外壳为手段,或者根据人的发音生理器官,利用音高、音长、音强等物理因素,按照特定语言的语音系统和语法规则构成语言,或者依据音高、音长、节奏的变化,按照乐曲旋律结构规则构成音乐。同样,语音的声调与音乐的乐调都有一种可以量化的音值关系。“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尚书。尧典》),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歌曲,都是自己民族文化的直接反映,而每种语言的歌曲又都是其语言高度提炼后的精华,作为语言和音乐结合的英语歌曲尤其集中的体现了英语语言的特点。歌唱中,音乐浸润着语言,语言又溶解着音乐。音乐的魅力在于来自与人们对音乐的理解,来自于其对内容理解的深度、广度、程度等因人、因经历、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不同,正是这种理解上的差异才使人们对音乐产生永久的迷恋和追求,同时也为我们把音乐运用于外语教学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想象空间和理解上的差异,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歌曲的力量来自其语言的节奏,在于它的音值长短和音高变化,以及与歌词有关的重音、弱音、停顿、切分节奏等音乐元素的变化能直接的满足人们欣赏和情感满足的不同需要,当然歌词本身就能最直接地唤起人本能的兴趣和力量。正因有了这些共通性及其独特的功能和内涵,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作为各国文化一个组成部分的歌曲和音乐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外语教育手段和理想的教学工具,用来达到某种特殊的教育目的。由此,将外语歌曲引入外语教学不仅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可能性,而且还隐含有巨大的语言学价值和独特的发展优势。古人云‘教无见趣,新不乐学’。首先,把英语歌曲用于英语教学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有助于学生记忆单词、句子、句型,能大量增加并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直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同时,有目的地把英语歌曲用于英语教学,还有利于学生熟习课本、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和课本之外英语语法知识、句型、俚语、语法结构,能大踏步的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其次,英语歌曲的魅力不仅来自其优美的歌曲旋律,而且来自其诗一般优美的歌词,鲜明而起伏跌宕的歌唱性节奏。它们在表达了词、曲作者的动机和思想的同时,也通过演唱者饱含深情演唱的二度创作,赋予了曲调和歌词以全新的生命。英语语音的水平高固然受到方言和个人模仿能力强弱问题的影响,但若把英语歌曲带进课堂,用于英语教学,把人与生俱来的模仿音乐和歌曲的能力充分调动起来,那些平时不太习惯的发音,如连读、弱读、失爆等语言要素通过课堂内外某些歌曲的欣赏、跟唱、表演演出等系列教育活动,可以直接帮助学生逐渐熟悉英语语言的韵律节奏,充分感受英语语音在歌唱及其在语流中的变化,学习者就比较容易习得较为自然、真实的英语语音和英语语感,从而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打下一个良好的语音基础,进而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活跃学生身心的同时,大大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将来英语语言更准确、地道、优美的表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再次,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而歌曲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看成跨越国界、疆域的文化使者,它们常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也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的喜怒哀乐、文化习俗。同时,不同风格的歌曲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其歌唱的内容也无不深深的打上了时代和文化的烙印,所以,外语歌曲还能够促进学生对外语国家的了解,促进跨文化学习。借助英语教学中英语歌曲的教育和教学,学习者易于接触、理解、融入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习俗文化,可以从英文歌曲的学习中挖掘出大量的他民族文化的瑰宝,缩短汉语与英语之间的文化“时差”距离,扩大学习者的文化视野,逐步消融不同文化之间的障碍,启迪学生的智慧,最终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所需的跨文化交流、交际能力的能力;另外,当代脑科学、神经生理学以及大量的临床医学研究也进一步表明,人的大脑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是音乐和感情的脑,听、唱英文歌曲能刺激大脑,引起右脑神经的高度兴奋,与此同时,又可激活主管抽象思维和语言的左脑,这样左右脑交替兴奋,不仅使思维与语言引起共振,而且可以大大开发大脑的潜力,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感。同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也证实,听、唱英文歌曲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起学生的兴奋点,使其迸发出潜在的能量,能为学生轻松松接受知识奠定心理基础。同样,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及外语的二语习得理论在教学领域内的研究和实践也进一步证实了音乐对英语技能发展的有效性。实践证明,歌曲是学生在课堂以外最容易、最乐意获得的语言资源,同时也是许多学生借以抒发情感的最真实语言,因而它最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尽管歌曲具有如此显著的语言学价值,但是如何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合理、科学的运用外语歌曲,这其中还有很多现实问题有待于我们去解决。本研究分析了美国纽约州宾汉顿大学在汉语教育中运用中国民歌这个音乐元素来推动汉语言学习的教学案例,总结了它的成功经验,并以这些经验为指导,分析我国在外语教学中应该如何充分运用外语歌曲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推进我国的外语教育向务实、高效、科学的方向反展。论文不仅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也从实践上提出了详细的对策,以图切实提高我国外语教学的质量,使外语歌曲成为实现外语教学跨文化交往目的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共分为十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总体说明本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概述本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第二章,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界定本研究的范围和主要概念,包括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跨文化教育以及民歌等;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第二语习得理论、跨文化教育理论、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心理学理论以及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理论为基础。第三章,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我国外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人才培养观念需要转变以及语言教学指导理论需要更新。总体而言,我国外语教学有效性低,大部分教师不能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教学内容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不理想,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薄弱。第四章,我国外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本章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分析了外语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教学理念的偏差、教学内容选择上的失误、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策略不合理、语言环境缺乏,交流缺乏以及文化教学严重不足等原因;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分析了外语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对对不同文化因素的差异缺乏了解、直接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移植到英语表达中以及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等。通过这种分析,引出对音乐与语言教育关系的探讨;第五章,将歌曲引入语言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全面梳理“歌曲与语言教育”相关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语言教育及其特点,歌曲和音乐与语言在很多方面具有共同点以及歌曲能够辅助语言教学等观点。进而分析将歌曲引入语言教育的必要性,从民歌的艺术特征、歌曲的语言教育功能、歌曲运用于语言教育的可能性以及歌曲运用于语言教育的重要意义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将语言教育中运用民歌的可能性以及重要价值。第六章,语言教育中运用音乐的案例及分析。概述语言教育中成功运用音乐的案例,并重点分析美国汉语教育中运用中国民歌的案例,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过程、课程评价等多方面分析美国案例,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并指出其不足,以期能够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参考;第七章,将音乐引入我国外语教学的对策(上)。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等宏观角度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第八章,将音乐引入我国外语教学的对策(下)。从具体的教学策略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并运用具体的案例详加说明;第九章,总结与展望。反思本研究的不足,展望将音乐引入外语教学的未来。第十章,结论段落。

李波[7]2005年在《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科学教育专业是我国新世纪之初国家倡导设立的一个以培养承担中小学综合科学课程教学的师资,科学教育的专门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和科学普及与传播人员为基本任务的教师教育专业。在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尚属于一个新兴的师范专业,目前还处于试验性开设阶段。 科学教育专业兴办以后,怎样进行专业建设这一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尤其是专业建设的理念、思路和课程的设置问题亟待探讨。其中课程设置将是一个核心的课题。 本文正是基于此,着重探讨了下列问题: (1)论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历史上科学教育专业产生的背景,包括以美国为首西方发达国家师范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对科学教育专业的影响,和我们国家科学教育专业发展的概况包括科学教育专业开设的必要性和现状。 (2)讨论了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制定问题:包括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定位,培养的规格,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构建以及学位类型和特点。 (3)探讨了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理念和原则,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相关性。 (4)论述了科学教育专业设置课程的类型和功能。 (5)在上面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我国现行的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归纳为三种模式:仿分科教育课程模式,平台加模块课程模式和科普教育课程模式。并逐一分析了这些模式的构成和特点,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和适应性以

张晓晨[8]2017年在《当代中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教育与宗教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均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二者的关系大体上经历了教育与宗教合二为一、宗教主宰支配教育、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三个阶段。虽然教育曾完全受控于宗教,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的发展带动了人性的解放,把人从神的压迫禁锢中解救出来。伴随着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教育也逐渐摆脱了宗教的统治,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最终走上与宗教相分离的道路。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也成为现代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无论和平还是战乱,宗教从来不曾在中国有着绝对的领导权。但是,晚清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建立了大量的教会学校,试图操纵中国的教育领域乃至思想领域,从而为他们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奠定基础。为了禁止宗教肆意干涉教育领域,夺回教育主权,近代中国就出现了对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实践探索。因此,可以说当代中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其思想渊源于近代西方社会,其实践渊源于自近代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近代西方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际问题,对宗教垄断教育进行了现实批判,并对教育与宗教相分离进行了理论构建,提出了实现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现实途径,并经由苏联开展实施,为当代中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贯彻提供了思想指引和经验借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中国确立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法律基础,加强了宗教问题的研究。在民族宗教方面,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民族与宗教的关系又比较密切、复杂,中国不仅废除了封建制度,全面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还妥善解决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入党问题,从而推进了民族宗教革新运动,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非民族宗教方面,中国在倡导非民族宗教革新的同时,也进行了教会学校的接管,收回了教育主权,有效抵御和防范了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宗教渗透。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于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认识更为全面,在工作的方向上更为明确,处理具体问题的措施、办法更为完备,在全面推进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法治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深化发展了当代中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理论,推动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实践进程,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国民素质的提升和人才的培养。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大,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存在着一些负面因素,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教育领域实施的渗透活动频繁发生,大体上可以概括为校园传教和文化宣教两大类,均呈现出形式多样、手段现代,人员专业的特点。这些情况给当代中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带来了诸多的现实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当代中国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一是要利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扩大优秀文化和科学精神的阵地,教育引导大、中、小学生把个体的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二是要加强课堂教学、科学研究、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形成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校园宗教工作体系,健全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工作机制,有效阻断校园传教、文化宣教。三是要依法处理从事校园宗教渗透活动的各类组织和人员。四是要提升学校领导干部以及相关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具体工作方面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能力素质,从而使教育与宗教相分离贯彻至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落实到教育体系的各级组织和单位中去。

何明霞[9]2012年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二十世纪80年代Henry Holec正式提出“学习者自主”概念以来,自主学习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尤其在外语研究领域,学者们开始将研究的重点由传统的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向研究学生如何“学”。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二十世纪90年代,国外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引入中国,引起我国教育界和外语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和极大兴趣。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启动,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自主学习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被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教学要求》所言:“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学习者自主也是21世纪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并非意味着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学习,而是在教师、学习同伴和教务管理部门等外部力量介入下的“自我导向、自我计划、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本文是以国内外自主学习相关理论(如认知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研究成果为基础,在湖北经济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以自主学习监控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的现状与必要性、并围绕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目标、监控类型及原则,自主学习监控内容、自主学习监控策略等内容展开研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多元监控体系的构建设想,即由学生、教师、教务管理部门、教学督导及网络技术监控等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多元监控体系。为论证该监控模块的有效性,本文通过问卷和实验研究的方法探究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与英语学业成绩相关关系。其实证研究结果论证了以下几个研究假设:(1)学生英语学业水平与元认知监控水平正相关;(2)情感调控策略(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自信心、学习态度、焦虑等情感因素的控制与调节)与英语学业水平正相关;(3)教师监控、同伴监控及其他外部监控(教务部门、督导、班主任、网络技术监控等)与英语学业水平正相关;(4)自主学习监控(含自我监控和教师的积极介入)与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阅读水平及听力水平正相关。通过本文的研究,作者得出结论:(1)培养学习者自主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2)“自主”与“监控”并非“悖论”,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生态学意义上的“动态和谐、协调发展”的生态共同体;(3)积极适度的自主学习监控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业水平;(4)构建“五位一体”多元监控体系是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5)为提高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效果、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加强监控策略培训对于英语学习者和教师来说同等重要。

陆挺[10]2014年在《追求诗意的人生境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当下市场经济带来的人心浮躁、物质欲求膨胀带来的失衡环境,引发大学生人格缺失、创造力匮乏、心理失衡等诸方面问题。这些似乎均与今天大学重以艺术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人文教育的缺失有关。教育的本质在于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人,即通过文化来实现人文化成,由此决定大学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本,实现人自身的全面成长。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如何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如何接续中华优秀的教育传统?可谓任重而道远。近年,国家乃至全国各大学已经开始重视包含艺术教育在内的人文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但是,以为艺术教育仅是技巧的教育,并未突出艺术教育的人文内涵的弊端尚未得到明显改观。特别是面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尚缺乏统一的规划领导,缺乏自上而下的设计,缺乏“受尊重性”乃至被边缘化,未能形成制度化的规范运作模式。而在研究领域,处于专业教育和师范艺术教育之间的大学非艺术专业的普通艺术教育长期少有人进行专题研究,研究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博士论文目前尚处于空白。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经验的调查和总结,结合自身从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多年的实践体验,从大学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特点与高等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出发,提出回归大学教育文化本质的根本命题,试图重构中国大学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艺术教育理念框架与实践机制,将最终落脚点定位在帮助学生追寻诗意的人生境界。研究理路是:以教育实践调查与基础理论研究为基石,以“自下而上”的实证研究与“自上而下”的理论思考结合,进行理论观照下的现实研究,采用案例研究、访谈观察、文献搜集、比较分析以及调查统计等多种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并且探究制度策略建构,从而为中国大学特别是以理工科大学为背景的综合大学推进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艺术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可操作性经验。研究结论认为,大学教育应回归中华文化传统,学习西方经验,坚持中国气派,办出大学特色,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完善人生,追寻诗意的人生境界,完成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历史使命,使伟大中国在激烈的文化冲突中得以“安身立命”。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在大量翔实的调查研究资料和自身工作实践体验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始终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的问题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重建和新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思路适合中国大学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 当代西方外语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 郑秋贤. 陕西师范大学. 2000

[2]. 大学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 邹心胜.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 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D]. 袁燕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4]. 闽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 杨延从.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5]. 第三章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C]. 佚名. 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 2008

[6]. 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吴学忠.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7].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李波. 四川师范大学. 2005

[8]. 当代中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晓晨. 北京科技大学. 2017

[9]. 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理论与实践研究[D]. 何明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10]. 追求诗意的人生境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陆挺. 东南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当代西方外语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