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容易并发肝硬化,同时由于开腹手术的创伤大,因此目前腹腔镜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首选方案。研究证实[1],多数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已受到影响,当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治疗时,会进一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为此,本研究即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连续收集2016年4月-2018年10月38例普外科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1-66)岁,平均年龄48.84±5.71岁。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两组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腹部超声明确胆囊结石;腹部CT明确肝硬化。排除标准:心肺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2研究方法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化验,保证患者无手术禁忌症。术中监测心电图及生命体征。腹腔镜组在全麻条件下行腹腔镜微创治疗,开腹组全麻条件下行开腹手术治疗。1.3 观察指标比较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等。同时于术前,术后1d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含量。1.4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 结果2.1 两组术中及术后差异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术中及术后差异比较 因素 腹腔镜组(n=19) 开腹组(n=19) t值 P值 术中失血量(ml) 161.54±52.65 241.54±135.54 3.124 0.000 手术时间(min) 93.15±23.76 134.33±33.85 5.652 0.000 术后引流量(ml) 276.71±123.34 421.56±122.54 2.124 0.021 术后引流时间(d) 2.36±1.41 5.74±1.83 3.624 0.000 术后排气时间(d) 1.33±0.78 2.73±1.36 3.652 0.000 住院时间(d) 8.46±1.26 11.52±3.24 2.756 0.013 2.2 两组免疫水平差异比较术前两组免疫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d两组免疫指标均有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d腹腔镜组CD4、CD8、CD4/ CD8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两组免疫水平差异比较 免疫指标 腹腔镜组(n=19) 开腹组(n=19) t值 P值 CD4(%) 术前 42.32±4.65 42.44±4.12 0.192 0.734 术后1d 33.25±2.12 28.22±2.71 3.542 0.000 CD8(%) 术前 29.33±2.47 29.43±2.11 0.133 0.822 术后1d 19.42±8.92 14.24±2.53 2.234 0.016 CD4/ CD8 术前 1.44±0.55 1.46±0.44 0.112 0.8771 术后1d 1.12±0.26 0.74±0.31 4.142 0.000 3 讨论研究已证实[2],肝硬化可以导致血管发生扭曲,进而引起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因此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时不易手术。但医学的发展,使腹腔镜设备更为精密,腹腔镜技术更为精湛,因此腹腔镜已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中。本研究分析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疗效发现,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俞阳等[3]进行类似研究发现,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00.6±24.9)ml,显著少于开腹组的(139.6±38.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时间为(53.9±18.6)min,显著短于开腹组的(76.2±23.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为(28.4±8.6) h,显著短于开腹组的(50.6±13.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为(5.8±2.9)d,显著短于开腹组的(10.0±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可见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分析其可能与腹腔镜治疗可以调整CO2气腹压[4],因此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风险。临床上无论腹腔镜还是开腹手术均可造成机体创伤,对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可能更大。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术前两组免疫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d两组免疫指标均有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d腹腔镜组CD4、CD8、CD4/ CD8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对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作用更低。其可能与腹腔镜组患者进食早,因此可以更好的恢复肠道功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5];亦有研究认为[6],腹腔镜术后12h机体T细胞表达明显增加,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同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赵义军,耿小平. 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J]. 肝胆外科杂志, 2018, 26(1): 71-73. [2]赵爱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合并肝硬化胆囊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22(14): 1933-1934. [3]俞阳,陈中皓,廖作富 ,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8,21(3): 364-367.[4]祁军安, 李宗芳, 王志东, 等.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特殊人群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18, 7(1): 30-34. [5]王存生, 周树理, 张晋岗, 等. 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回顾[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47(21): 2591-2592.[6]魏亮, 李永秀, 左海涛, 等. 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难点和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68): 31-32.
论文作者:张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肝硬化论文; 腹腔镜论文; 术后论文; 免疫论文; 统计学论文; 差异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