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论文_崔新风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论文_崔新风

喀什锦源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喀什 844000

摘要:如今,科技发展翻天覆地,水利水电建设技术水平持续上升,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了水利水电建设新技术,同时分析了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应对方案,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水利建设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新技术;环境保护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新技术

1.1GPS定位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建设和发展,特别是GPS定位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新技术。传统的地面定位技术不仅精度低,而且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新时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发展中,GPS定位技术突破了传统技术的创新,满足了新时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需要,提高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缩短了施工周期,其优势非常明显。

1.2钢筋连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钢筋混凝土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国家出台了很多文件,且都明确规定了钢材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操作标准。但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中钢筋连接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偏差,但只要偏差在规定范围内,钢筋连接技术施工的最终效果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要注意单、双钢筋焊接的数量和焊接面积的百分比,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焊接方法。钢筋连接技术施工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1.3超级真空抽水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基坑排水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超真空抽水技术是保证工程抽水效果和施工质量的一项新技术,它也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周期,最终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超真空抽水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其排水效果远高于传统排水技术,能有效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在规定期限内完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超真空抽气技术成本低,实用性强。

1.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大型工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巨大的蓄水压力,因此对构件的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高承重要求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施工细节,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水化,这也是混凝土材料吸热反应的反映。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施工队伍应严格掌握施工温度,特别是混凝土内外温差,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有序实施。

1.5计算机制图辅助工具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中,计算基制图辅助工具也在施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较为常见的是Auto CAD 制图软件,可以将传统工程中的平面图纸转换为三维的工程图模式,不仅让工作者更加直观地全面地了解工程图,还能将复杂、艰涩难懂的专业专业技术简单化,为所有翻阅设计方案的施工人员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Auto CAD 制图软件替代了传统人工经验绘图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技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而且保证了施工的效率。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中,我们要积极地挖掘计算机制图软件的应用价值,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环境受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不良因素影响

具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常常受到一定影响,出现浮动,而水面上下浮动不仅会使地面不平,而且还会造成沼泽化,进而对施工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比如道路受阻,甚至延长施工工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在引用新材料新技术后,其混凝土材料中的灰尘粉末影响空气质量,材料搅拌期间,会向周围环境扩散很多杂质,对周围空气质量、生态环境都造成不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因周围地基情况发生改变,极易导致地面塌陷,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区域常常选择水源处较多的地方,这样,施工区域地质很容易出现松动不实问题,进而引发塌陷事故,不仅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延长施工工期。

3.水电工程施工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

3.1增强施工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来增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使其从思想上、行动上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制定环境保护奖惩机制,这样可以更好地规范每位工人环保行为,具有一定约束力。确保施工工人具体作业过程中,深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落实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发生损坏环境的事故。此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会间接影响到工程实施效果,因为,有必要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这样,更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

3.2施工监理的环境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监理单位也是实施环境保护的重要单位。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理组织体系。建设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合同和招标文件中的环境保护条款,积极落实环境管理的监督管理责任。此外,针对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完善监理制度,优化监理程序,对具体部门和人员落实环境管理责任,实现责任分工,更好地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对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检查,不断优化完善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确定监理的主要内容,检查环保工作是否全面落实,环保工作质量是否达标。验收阶段,监理单位应全面检查环境监理报告书,组织相关部门验收。环境保护工作验收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保护、施工区生活用水水质、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监测、排污口水质等。此外,还包括有毒气体、噪声、固体废物等。最后,有必要开展公共卫生、文物保护等方面的验收。

3.3施工单位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

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对施工活动和施工人员的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环境保护条款的要求,指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具体施工方案,制定与本工程同步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及时检查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尽量保持施工区外植物、树木的原状,防止工程施工对施工区附近环境造成污染,加强开挖边坡控制,防止水土流失。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碴、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改善和恢复施工区的良好环境。此外,环保、林业、土地、文物等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和有关法规,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毁林占地、水土流失、噪音污染、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景观破坏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实时监测。对于出现超标或影响环保的不良行为,及时整改,严重者应追究法律责任,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效落实。

结束语:

迄今为止,我国都非常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并且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在此背景下,要想不断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切实保护好周围生态环境,只有不断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提升施工团队环保意识,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才能切切实实地保护好周围生态环境,整体提升施工质量,促进水利水电行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J].吉林农业,2014(18):50.

[2]庄伟,鄢旭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探析[J].科技风,2014(10):142.

[3]周拥军,刘明,丁善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J].科技与企业,2013(14):203-204.

[4]徐振瑜.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5):209.

[5]张传新,戴克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4(5):162-163.

[6]陈文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J].吉林农业,2014(07).

论文作者:崔新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8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论文_崔新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