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材的对抗储藏养护法论文_沈燕飞

浅谈中药材的对抗储藏养护法论文_沈燕飞

(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 浙江嘉兴 314200)

【摘要】中药材在种植、采收、加工、储藏等过程中,受自身因素及环境条件的影响,极易发生蛀虫和霉变等现象,会降低药材的质量,从而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对抗储藏法是中药材传统的养护方法之一,主要是将两种或多种中药材共同储存,利用中药自身挥发出化学成分来抵抗药材生虫霉变。本文根据各类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阐述了几种常用的中药材的对抗储藏法。

【关键词】中药材;对抗储藏;蛀虫;霉变;中药养护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352-02

中药材因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在种植、采收、加工、运输尤其是储藏过程中,极易受其自身内在因素(化学成分、含水量等)和外在环境条件(光照、温度、湿度、微生物等)的影响而染上微生物,进而霉变产生真菌毒素,不仅影响药材的质量造成巨大的浪费和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中药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给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1]。

对抗储藏也称异性对抗驱虫养护,是中药材储藏养护的传统方法之一,利用不同品种的中药所散发的特殊气味、吸潮性能或特有驱虫去霉化学成分的性质来防止另一种中药发生虫蛀和霉变等现象。

中国医学古籍中早有对抗储藏的相关记载,明代医学家陈嘉谟在其著作《本草蒙筌》的“藏留防耗坏”篇章中记载:“凡药藏贮,宜常提防。倘阴干、曝干、烘干未尽去湿,则蛀蚀、霉垢、朽烂不免为殃……麝香宜蛇皮裹,硼砂共绿豆收。生姜择老砂藏,山药候干灰窖。”[2]这些中药储藏的经验方法简便适用,又成本低廉。本文根据各类中药材所含的不同化学成分,将几种常用的对抗储藏法介绍如下。

1.含油脂的中药

柏子仁、郁李仁、苦杏仁等种子类中药含脂肪油较多,保管不当易出现泛油现象。由于脂肪类物质在空气、日光的作用下氧化,使药物颜色变深,失去原有的气味;或是药物受潮或未干透就堆放在一起而发热,促使氧化酶活性加强,油脂分解。

药物储存时应避免在阳光下直接曝晒或烘烤,不宜重压,宜在阴凉处晾晒,干燥后,用95%乙醇均匀喷洒,放入缸坛内,在缸中心放置能透气的长圆形篾制筒,顶端露出药面,在药物中放丝瓜络,加盖。药物不能压得过紧和装得过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缸置于温度不超过28℃,相对湿度在65%~70%的通风库房内[3]。

2.含蛋白质的中药

动物类中药富含蛋白质易生虫,不同动物类药物生虫的部位也不同。如蛤蚧、壁虎的尾巴最易虫蛀,有时内部被蛀候只留一层薄皮;蕲蛇、乌梢蛇等全体都易受虫蛀,严重时将蛇肉全部蛀尽,仅留头骨部分;狗肾、紫河车等在缝隙深处有虫害。

储存用铁皮桶或铝箱等坚固容器盛放,在容器内四角和药物的上下面,放入花椒、吴茱萸、细辛或大蒜瓣,密封放置阴凉干燥处。药物贮放前的干燥,对防霉防蛀也很关键。

3.含糖的中药

含糖量高的药材,如党参、天冬,遇热受潮易发霉、泛油,走糖及生虫,可选用一小型广口器皿,内盛95%乙醇,瓶口用纱布包扎好(10kg中药饮片放置95%乙醇25mL)置于密封性较好的容皿底部,让乙醇挥发形成乙醇蒸气,防止药材发霉生虫。

4.含胶类的中药

阿胶、鹿角胶等胶类中药在夏季高温或受潮时易软化、粘连,甚至发霉,与适量蒲黄炭相间存放,可避免其软化、粘连。

5.贵细类中药

5.1 人参

把人参放进瓷坛内,在坛中心放上盛有95%乙醇的杯子(每lkg人参用10mL乙醇),杯口用纸封牢,并在纸上扎孔数个,封严坛口置阴凉处保存。能使人参不生虫、发霉,并保持其原有的色味和重量。另将细辛与人参两药同存也可防止人参被虫蛀。

5.2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与藏红花同储于低温干燥处,可使冬虫夏草久储不坏。此外,冬虫夏草在装箱时,先于箱内底端正置放用纸包好的木炭,再放些碎牡丹皮,然后在其上放冬虫夏草并密封,即可防止霉蛀的发生;另外,用95%乙醇(每1kg药物用20mL乙醇)喷洒于干燥冬虫夏草,装入坛或箱内密封,置于干燥处也可防冬虫夏草蛀虫[4]。

6.其他中药

6.1 泽泻、山药与牡丹皮

泽泻和山药易虫蛀,牡丹皮易变色,三者交互层层存放,或泽泻与山药各分别与牡丹皮同储,既可使泽泻和山药不虫蛀,又能使牡丹皮不变色。

6.2 蜂蜜与生姜

在夏季蜂蜜易“涌潮”(即发酵上浮),可将生姜洗净,晾去水分,切片,撒布于蜂蜜上(每50 kg蜂蜜用生姜1.5 kg)后盖严密封,可防止发酵,“涌潮”上涨时也可用生姜压汁滴入坛内使“涌潮”低落,然后在蜜上再放些姜片,贮于阴凉处,可防“涌潮”再起。

6.3 麝香与当归

麝香与当归两药一起储存,当归的挥发油能抑制麝香成份的挥发,并可保持麝香湿润。储存时,先把当归切片晾干,麝香用薄皮油纸包裹数层,把当归放入陶瓷罐内,麝香包埋其中,密闭置阴凉干燥。处此法忌用火烤日晒,以防变色和失去香气。

6.4 桂圆或肉桂与蜂蜜

桂圆富含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在高温和霉雨季节容易发霉生虫变色。可将晒干不粘手的桂圆放入容器中,加适量的蜂蜜拌均,倒入陶瓷缸内密封,置阴凉干燥处储藏。此法储藏保管的桂圆能安全度过两个夏季,且色味完好。同理,可保持肉桂色、香、味不变[5]。

6.5 陈皮与高良姜

陈皮与高良姜均含有不同的挥发成分,并有一定的吸潮作用,两者在同一密封容器中储藏,可以互相防止生虫和发霉。

6.6 金银花与干木炭

金银花放入缸内或木箱内,再放入用纸包好的干木炭数枝,然后密闭,可以防潮、防变色。

6.7 毕澄茄驱除黄曲霉素

医学研究证明,黄曲霉毒素是诱发人体癌症的物质之一,为了防治黄曲霉的污染危害,可用毕澄茄(即山苍子)芳香油来抑制驱除中药和食品中的黄曲霉素及其他霉菌,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6]。

7.展望

采用对抗同储法,最好在生虫发霉季节之前,将一些易生虫霉变的中药材进行烘烤、日晒或熏杀等处理后效果更佳[7]。也要注意防止药材之间的掺混和串味,如人参不宜用冰片、樟脑、薄荷脑等药材同储。

中药材对抗同储法是传统的中药材养护方法之一,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简便易行,尤其适合于中、小量药材的储藏,多用于保管名贵中药材。其他传统的中药储藏法,如化学养护法、冷藏法、脱水干燥法等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局限[8]。同时,对抗同储法采用的是用中药材养护中药材的方法,中药的有效成分在环境中自然释放,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目前对此研究还不多,制约了其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燕君,孔维军,胡一晨,等.植物源抑真菌剂在中药材养护中的应用前景及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9):3729.

[2]陈嘉谟.本草蒙筌[M].周超凡,陈湘萍,王淑民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

[3]薛伟,吕超,杜德刚.浅谈中药的“对抗法”贮藏[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5):74-75.

[4]应光耀,赵雪,王金璐,等.“药对”技术在中药材防霉养护中的应用与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5):2764-2473.

[5]王雪梅.论中药的对抗储藏[J].山东中医杂志,2001,20(7):427.

[6]王明穆.几种中药对抗同贮养护经验介绍[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31.

[7]刘春农.中药材对抗同贮法[J].中药材,1989,36.

[8]韩群鑫,陈杰林.中药材对抗同贮法研究进展[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4(3):59.

论文作者:沈燕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  ;  ;  ;  ;  ;  ;  ;  

浅谈中药材的对抗储藏养护法论文_沈燕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