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岭南建筑空间特色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设计论文_邓卫俊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各类科技产业园区不断涌现,许多的科技园规划设计存在同质化问题,很多科技产业园区建筑造型特色不足,形象偏商业化,未充分表达当代科技创新公司特征。基于此,本文结合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项目,就如何打造出一个具有岭南建筑空间特色的科技产业园区进行了一些分析和研究。以期可以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点参考,更好的促进科技产业园区规划与设计的进步。

关键词:岭南建筑;空间特色;科技园;规划;设计

科技产业园区的有效建设能够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相关设计人员来说,要提高对于科技园区的设计研究能力,本文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设计为主,在有效的分析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设计工作过程,要重视融合岭南建筑空间特色,不断提高产业园区设计水平。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分析能够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1 区域环境和工程概况

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几何中心位置,广州、深圳、香港的黄金走廊腹地,规划控制总面积达103平方公里 。莞深高速由南北方向穿过园区北部工业区,常虎高速也紧靠园区南部。距东莞城区约22.5公里,到广深铁路东莞东站只需要15分钟车程。市域轨道R1和R3线在建,交通完善便利。该地区所处的自然环境较好,园区内的湖水清澈、蜿蜒,周围以绿植覆盖,山峦连绵有序,与湖景相映成辉。整体自然景观形成的画卷式环境,成为该区域的核心优势。对于新区域的开发建设,将信息技术、教育、文化有机融合,因此该园区被看做是极具特点和潜能的优质地区。

图1:项目区位图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及中部地区C12地块项目位于松山湖核心区域,紧临新城大道和大学路,距松山湖规划建设的地铁口500米,北侧即为松山湖大学创新城。项目边界距大学路和新城路直线距离均约100米,规划设计内部道路与新城路连接。本项目基地东西展开约175m,南北展开约270m,总用地面积约32405m2。基地区域内是岭南典型的丘陵地形,为北高南低丘陵地势,原为果林种植地。根据用地规划要求,项目基地北部有5000㎡为保留自然山体。项目基地北侧及东南侧邻城市道路。北侧即为松山湖大学创新城,南与规划的东莞市研究生培育基地为邻,东西两侧为景观水体。

2科技与山水共一色——设计理念

园区最初的设计理念便要求工业建设要以维持原有生态环境特征为宗旨,通过巧妙的技术方式将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条件紧密融合,同时形成园区独有的生态特色。对此,园区设计人员应将设计方向定位为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性方面,而非单一追求建筑本身的艺术特色。理想的园区设计应将所有后天实施的建筑手段有机融合与先天的自然环境中,使其在风格、艺术性等方面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实现最高的总体性效果。因此具体实施建筑设计时,要紧密结合建筑的实施地理位置和条件,使其成为周围山水环境的一部分,从而最大限度削弱建筑手段在自然环境中的突兀感,使整个建筑群体与环境和谐共融。设计人员应以此为指导思想,充分结合项目实施的具体地理条件,发挥和彰显岭南地区的地理地貌、文化和气候等方面的特征,并寻求其与建筑艺术的共同点,从而使建筑也能够传递出地域文化和地理特色,实现天人合一的效果。

图2:项目整体鸟瞰图

3 融山、水、园为一体——总体布局

岭南水资源丰富,周围江河遍布,区域内也具有较为密集的湿地等资源,其中以东莞为代表,山、湖、海将城市围绕其中,形成了地区独有的地理风貌和环境氛围。因此科技园的建设更需以地方环境条件为依托,充分彰显地域自然风貌,将建筑布局与山水精致融合为一体,借助自然资源的衬托彰显园区的生态化优势特征。

本项目在建筑布局中,尽量减少建筑对保留山体的包围和视觉上的遮挡,让保留山体更大范围显露于周边环境中。建筑结合地形散布。建筑体量跌落 适应现状地形,从城市剖面看,限高调整后增加了城市天际线起伏的层次和城市空间变化韵律,还解决山地科技园的分区与联系问题。

在园区的设计理念中,要侧重结合松山湖的自然资源发挥创新思想,充分借助建筑周围的环境特点,构建密度适宜、区域范围科学的多个院落,从而形成以宁静的山水包围的繁华经济盛景,给人以独特的现代感体验。项目的东西两边主要为自然景观,因此在实施设计时,需基于实际的自然环境条件开展构建。首先要按照已形成的地理特征科学确定建筑位置,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减小工程实施规模,还能够最大限度保存地理环境的原貌,将自然精致的感染效果发挥到最大。其次需根据建筑的具体要求适当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这种更改并不意味着要使自然环境依附于建筑风格进行重新构建,而是致力于增加环境与建筑的融合度,从而实现园区建筑与环境的最佳融合效果。

园区内设置的水体、绿化、花园等多种类的景观,构成了景观整体的层次性效果,园区内部不仅是静态的精致和建筑,也能够显现出较为灵活的生机。理想的园区设计是营造集环境与服务为一体的经济区域,使人们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充分放松,同时也是休闲、交流的最惬意的场所。

4 交往空间营造

图3:景观视野

“可园”是岭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优质园区,园中对亭台、楼宇及回廊的设计迂回错落,与山水环境相互映衬,充分体现了现代工业与自然精致的有机融合,彰显出难得的文化氛围与意趣。本项目在定位设计理念时,便参照了可园的设计思想,充分依托建筑地域的环境特征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群,使之成为传递地域文化的典型园区。本项目内建筑体量跌落,不仅适应了现状地形,同时也获得立体的屋顶户外活动平台,与周边公共景观形成空间互动。留出保留山体的视觉通廊与可达路径,以保证山体公共开放性,场地东西两侧为主要景观面,争取建筑与景观的空间互动。根据山势,由南向北层层抬高,减少土方开挖;东西两侧高出山体结合台地景观。使建筑群落与山体得以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将基地内保留山体优美的景观引入园区中心;并注意提高建筑内部与两侧水景的开放性,整个基地内建筑都可以拥有良好的视觉景观。

园区集中了地区具有创新特征的活动,能够提供研究、交流等多项服务,是以经济和学术交流为主体的城市空间区域。其建筑目标主要是以人的需求来确定,构建满足需求的步行区域和专门的开放式空间,成为城市各类活动的首选聚集地。此外其设计手段参照岭南园林的设计特征,将各个散落的建筑单体有机联合,形成各自独立又有整体性的服务空间,极大增加了建筑间的层次感。人置于建筑中,可明显感觉到位置变换带给人的视觉冲击,每次的位移都会出现不同的精致,也体现岭南的地域特色。最后,对不同部分和区域的组合和分类,可营造分散和统一的和谐效果。整个园区的建筑在自然景致的包围下,呈现出景色与建筑相互衬托、相互映衬的完美氛围。

5 立面及平面节点设计

岭南地区处于南亚热带,日常气候特点为温度、湿度较大,日照时间长,以东南风为主,且风力不大。可见,困扰建筑设计者实施设计的主要问题便是提升建筑的隔热和通风效果,这也是该地区所有建筑需要追求的目标。

本项目中跌落户外平台上部设计出挑与架空,吸取传统岭南建筑特色代表-骑楼空间的特质,有效应对当地气候,创造丰富宜人的场所。同时在建筑中部引入通高绿色庭院,增加自然通风和采光,成为会呼吸的绿色生态建筑。

图4:出挑与架空

本项目中附属办公和配套用房立面采用,空心陶土板,这种材料可以有良好的通风、隔热性能,抗冲击型性能极强。可以垂直、水平、独立悬空安装,适合外墙立面分割变化,给外墙面带来立体视觉和光影效果。办公建筑的幕墙体系,有好的采光、通风、隔热性能。可以垂直、水平安装,造型简洁现代,给外墙面带来立体视觉和韵律感受。

在建筑物的顶端安装棚架或者花园设施,不仅不会阻碍建筑的空气流通,还能有效降低阳光造成的高温,为人们营造更为适宜的环境。此外,应运用专业的绿化系统对周围环境、屋顶及室内等多地区的绿化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对屋顶及空中进行绿植规划,不但可明显优化环境,还能提升建筑本身的隔温效果,从而为人们创造更为舒适的环境。

6 结束语

在当前的科技产业园区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当避免科技产业园区建筑形式的同质化和城市空间趋同问题。要想做好此类项目,应当对当地区域环境和文化历史背景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可以打造出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空间环境。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就是依托岭南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特色,从园区整体规划、外部空间环境、建筑空间构成以及立面形式进行了一次有益尝试,希望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延续建筑基于岭南地域特征而来的创作传承与创新。希望本文可以给相关工程项目提供点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何镜堂,王扬. 当代岭南建筑创作探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7):65-69.

[2]周畅,袁培煌,王建国,等. 从岭南建筑到岭南学派——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作品研讨会[J].新建筑,2008(5):20-27.

[3]肖毅强. 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现代性”思考[J]. 新建筑,2008(5):8-11.

[4]梁志超,罗建河. 游憩空间与城市交通的整合设计研究——以珠三角旧城滨水地段为例[J].南方建筑,2001(5):47-49.

论文作者:邓卫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20年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7

标签:;  ;  ;  ;  ;  ;  ;  ;  

融合岭南建筑空间特色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设计论文_邓卫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