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位置过度倾屈上环术的临床探讨论文_蒋春红

(北方工具厂职工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位置过度倾屈上环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6例子宫位置过度倾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实施子宫复位,根据上环类型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三组,其中8例患者采用T形环,为A组,9例采用圆环,为B组,9例采用爱母环,为C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放置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的放置成功率为100%(8),B组患者的放置成功率为88.89%(8例),C组患者的放置成功率为100%(9),三组数据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仅B组出现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与A组、C组数据比较不具有统计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位置过度倾屈患者在实施子宫复位术后采取上环术置环成功率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节育环,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子宫位置过度倾屈;上环术;子宫复位

节育环是现代较为常用的一种避免方式,一次性上环可使用多年,避免了使用药物避孕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但实际的应用中,上环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部分患者子宫位置过度倾屈,上环存在一定的难度[1]。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通过实施子宫复位术后再行上环,可有效的提高置环成功率,且不受节育环类型的影响。为了对子宫位置过度倾屈上环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我院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6例子宫位置过度倾屈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6例子宫位置过度倾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实施子宫复位,根据上环类型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三组,其中8例患者采用T形环,为A组,本组患者年龄28~38岁,平均年龄(34.5±1.1)岁,含哺乳期妇女2名;9例采用圆环,为B组,本组患者年龄27.5~39岁,平均年龄(35.2±1.1)岁,含哺乳期妇女2名;9例采用爱母环,为C组,本组患者年龄27~38.8岁,平均年龄(34.5±1.4)岁,含哺乳期妇女3名。所有患者均为自主选择节育环类型,并签署了治疗同意书,本研究获得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详情见表1。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已婚已育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子宫宫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倾屈表现。

排除标准:排除生殖系统存在病变的患者;排除患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和对节育环排异的患者。

1.2方法

本次所用节育环类型有T形环、圆环和爱母环三种,手术方式如下:术前做好各项检查,确认患者具备上环条件,明确子宫位置、倾屈度和倾屈方向,保持探针与子宫方向、位置、倾屈度在同一水平,而后进行操作,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用探针顺子宫位置探测宫腔深度,使探针顺利通过,增大宫颈和宫体间弯屈角度,保持宫体和宫颈在90°以上,调整放置管前端弯度,使节育器与管前端保持120~160°的相对位置,而后沿子宫方向送入节育器至宫底部,上推管芯上,实施固定,而后撤放置管。

1.3评价指标

术后12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宫内妊娠,查看节育环是否出现脱落、移位等情况,统计并发症案例,如出血、腰腹部坠胀。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表示,以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使用t值检验,P<0.05表示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患者的放置成功率为100%(8),B组患者的放置成功率为88.89%(8例),C组患者的放置成功率为100%(9),三组数据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仅B组出现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与A组、C组数据比较不具有统计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宫内放置节育环这一避孕方式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成熟,但实施上环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应注意节育环类型的选择;其次,应主注意节育环材质的选择;最后,需要重点关注不能实施上环术的患者,如生殖器官存在炎症、月经量大、经期不调、生殖器肿瘤或患有全身性疾病的女性不适宜采用节育环避孕[2]。节育环作为一种低成本的避孕方式,一次放置可长期避孕,安全可靠,放环后,由于体内出现异物,因此患者本身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3]。

针对子宫位置过度倾屈患者,在放置节育环时很难实现有效固定。造成患者子宫位置过度倾屈的原因包括妊娠分娩、子宫宫腔炎症等因素,使得患者子宫位置和方向出现过度改变,在放置节育环时,受子宫位置影响,穿孔时可能损伤子宫,或是穿孔位置不在同一水平,这给节育环的固定造成了困难[4]。

因此,在实施上环术之前,应采取子宫复位,纠正子宫过度倾屈问题,在穿孔时,就可以保证探针与子宫方向、位置、倾屈度在同一水平,上环的准确率有效提升,同时也更加便于节育环的固定。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放置成功率为100%(8),B组患者的放置成功率为88.89%(8例),C组患者的放置成功率为100%(9),三组数据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仅B组出现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与A组、C组数据比较不具有统计统计学意义(P>0.05)。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在上环术前,通过实施子宫复位,纠正子宫的倾屈度、位置和方向,能够保证上环的准确性,保持节育环固定牢靠,且不易对子宫造成损伤。

而在梁玉荣[5]的研究中指出“子宫位置过度倾屈上环术前实施子宫复位,上环成功率为100%,但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20%”,其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可能是受到病例数或患者个体因素的影响,但均说明子宫复位的实施可以保证上环成功率。

综上所述:子宫位置过度倾屈患者在实施子宫复位术后采取上环术置环成功率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节育环,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淑凤.哺乳期子宫上环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1):4928-4929.

[2]马淑娟.环宁安冲汤在治疗上环后诸证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294-295.

[3]吴碧芳.上环术后月经过多应用宫血宁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28):132-134.

[4]王子衿.乳期子宫上环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9):130-131.

[5]梁玉荣.子宫位置过度倾屈上环术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6):148-149.

论文作者:蒋春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8

标签:;  ;  ;  ;  ;  ;  ;  ;  

子宫位置过度倾屈上环术的临床探讨论文_蒋春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